四年级科学(下)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12204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下)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下)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

2、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7、多媒体课件等。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

3、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5、提问:你

4、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 (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12、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13、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14、小结:骨骼是

5、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1)队列训练运动;(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7、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8、安全教育。四、作业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2、

6、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3、请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样的?选一根吃过的骨头带到科学课上。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1、活动:分组组装人体骨骼模型,说说人体的骨骼由哪几部分组成。2、思考:人体的骨骼系统有什么作用。二、探索:了解骨头的特点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1)各组学生从老师处领取一根煮熟的鸡腿骨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鸡腿骨;(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鸡腿骨的表面;(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5)洗干净手,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交流。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骨

7、和石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活动: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建议用多种方法描述骨头的特点)三、观察:了解骨头的结构1、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2、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3、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4、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四、巩固拓展1、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2、补充:了解人体内

8、的另一种骨头软骨。(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2)鼻尖中含有软骨。(3)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手的X光照片)(4)小结:当人停止发育后,大部分的软骨被骨组织完全代替。当然,还存在少部分软骨,除了鼻尖的软骨外,在我们的膝盖处还有软骨。2、关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能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比较人体上各种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理。知识与技能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知道有了关节,

9、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鞍状关节,球状关节等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关节在人体各种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3、课前去菜场购买部分猪蹄,去肉排骨等作为观察关节连接的材料;4、学生课

10、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何连接的。5、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 (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 (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

11、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

12、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汇报。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5、学生交流讨论。6、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列出完成每一

13、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四、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3、肌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能够借助于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

14、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教学准备:1、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个完整的鸡翅膀解剖后供学生观察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用;2、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3、手臂活动模型;4、人体肌肉的

15、相关电教资料片。5、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 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 为什么 2、讲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肉的特点。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5、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6、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 哪里的肌肉最少 三、观察体验:肌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