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登上企鹅岛.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5110801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登上企鹅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4、登上企鹅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4、登上企鹅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登上企鹅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登上企鹅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登上企鹅岛教 学 课 题14、登上企鹅岛教 学 课 时2教学节次教 学 目 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3、读懂课文,了解作者在南极洲观察到的关于企鹅的一些情况,激发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出企鹅的样子教学准备及手段含网络资料的运用搜到关于南极景物有关课件,课文挂图、生字卡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一、1、搜索有关南极大陆的景物片段让学生看,这是遥远的南极大陆上彬彬有礼、可爱、活泼的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学生:企鹅)对!今天,我

2、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企鹅的文章。 2、板书课题:14、登上企鹅岛二、组织预习。仔细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在课文中划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质疑问难。三、检查预习效果。1.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各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2.理解下列词语:覆盖 壮观 未成年 彬彬有礼 驱逐 出境 躯体3.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4.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一般放在细读课文时解决。有的问题则可立即解决。比如:“乘飞机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从北半球飞到南半球。”则可马上解决。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2、指定学生朗读

3、,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议论:课题是登上企鹅岛,课文内容主要写什么?(写我在南极洲看到企鹅的情况。)细读课文1、2自然段。 3.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第1自然段,你了解些什么?(1)时间、地点;(2)从北京到南极大陆距离很远。)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4.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

4、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组织议论。 思考题:(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2)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3)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和写“企鹅”有什么关系?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1. 指名读课后练习题1,教师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着重指导明确以下三点:(1)岛上有哪三种企鹅?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企鹅个头是大还是小?(3)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 学生自读第4自 议论。思考题:(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2)(写“我”想早点儿去企鹅岛看企鹅。)(3)(说明企鹅生活在严寒的南极洲。)先带着第1、2问读课文,分小组议论,然后组织全班议论。(金企鹅

5、又叫花脸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帽带儿企鹅,它的颈部有一圈黑毛,它给人们的印象是彬彬有礼的。阿德雷企鹅,它很凶猛,叫声像毛驴。)在讨论过程中顺势解决“驱逐出境”的意思。(写我在企鹅岛看到了三种企鹅。)读后进行议论。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3、边读边思考: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内容是“我”看到的?哪些内容是“我”听到的? 4.学生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边读边议,然后全班讨论。通过看,“我”了解到企鹅的什么情况?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小企鹅换过一次毛就可以下海捕食,换过第二次毛就成了成年企鹅。小企鹅的毛换成光滑油亮的毛就是成年企鹅了。)(写小企鹅换过二次毛后就长成成年企鹅了。)二、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 Ko ch li lin yu q b sh ( ) ( ) ( ) ( )q t q xin mng q zh( ) ( ) ( ) ( )2、写出三种企鹅的特点。1) 2) 3) 板 书 设 计14、登上企鹅岛来 到 南 极 听说企鹅岛 登上 企鹅岛 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企鹅课件存储位置(地址)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