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109541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期中试卷(今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钢是纯铁C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D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2、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B丙物质是氧化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

2、化二磷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除去锌粉中的少量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后,过滤D除去水中的少量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滤AABBCCDD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错误的是A铁丝和铝丝一通过测量其密度B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碳粉和氧化铜分别在空气中灼烧D黄铜和黄金一用盐酸浸泡6、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ACO2(CO)通过灼热的CuOBMnO2(KMnO4)加热固体混合

3、物CCuO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DFeCl2溶液(CuCl2)加足量的铁粉、搅拌、过滤AABBCCDD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克的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反应后的滤渣一定没有锌,滤液一定呈蓝色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8、制造汽车各部件的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钢铁外壳B铝合金轮廓C电路中的铜导线D玻璃车窗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和酸反应产

4、生气泡(氢气)的速度就越快。(1)Al、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图所示。图中Y所代表的金属是_(填“Cu”或“Fe”);将一片铝箔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会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由此可知氧化铝的熔点_铝的熔点(填“”或“”或“”)。(2)根据下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的是_(填序号)。AZn、Cr、稀硫酸BCr、ZnSO4溶液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3)写出铬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铁的广泛应用(1)我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蕴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

5、)我国唐代钢铁的冶炼达到了新的高度,生铁经过灼热反复捶打后成为钢。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钢的含碳量比生铁_(填“高”或“低”)。(3)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良好的_性,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锌的质量,取合金粉末10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反应生成的氢气总质量为_g。(2)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_。2、工业上用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冶炼生铁。(1)600t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t。(2

6、)上述赤铁矿石理论上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3、测定某黄铜(铜和锌组成)中铜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黄铜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为3.5g,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0g上述稀硫酸,所需浓硫酸的质量为_。(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列出求解黄铜中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_。(4)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5)将反应后得到的滤液加入54.7g的水后,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6)若工业上制备500t该黄铜,则需要含Cu2S 70%的辉铜矿的质

7、量为_。4、赤铁矿石中主要含有氧化铁(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4g赤铁矿石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氧化铁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1位小数)5、黄铜(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容易以假乱真。某同学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1)该反应产生氢气质量是_g。(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黄铜中铜不与稀硫酸反应)6、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98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该厂

8、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7、工业上冶炼1732t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8、某炼铁厂月产含铁96%的生铁21000t,若用含75%Fe3O4的磁铁矿为原料,至少需要多少吨磁铁矿?9、锌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实验室里用6.5 g锌与足量硫酸完全反应,请计算:(1)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2)可制得氢气的质量和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 (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结果精确至0.1L)。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除了盐以为,铁在历史上也一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

9、国钢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必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工业炼铁工业上以空气、铁矿石、石灰石和_(写名称)为原料来冶炼生铁,石灰石的作用是_。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炼铁厂用赤铁矿来炼铁,其炼铁的主要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铁生锈探究已知某铁锈的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测定其组成。提出问题1铁锈的成分是什么?根据该铁锈的成分推测,反应物除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之外,还有_参加了反应,猜测的依据是_。提出问题2如何确定此铁锈的组成?查阅资料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

10、Fe2O3在300时不分解。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0g/L,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浓硫酸有吸水性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B装置中药品足量)实验步骤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往量气管和水准管里加适量的水,上下调整水准管,若看到_,说明气密性良好。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5.44g。按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连接A、B、C装置,关闭装置A中活塞,C装置读数后,控制A装置在300进行实验。当观察到C装置中有_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相关数

11、据A装置的质量/g55.4453.92B装置的质量/g102.00103.08C装置的读数/mL0244.4问题讨论(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2)量气管中水面上放油的目的是_。(3)分析计算测量的数据,FeCO3的质量为_,x的值是_。(4)下列数据组合能确定Fe2O3xH2O中x的是_(填序号)。A、B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A、C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B、C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拓展请你列举一条生活中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_。2、学校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展开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学习交流)(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_色。(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_(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探索发现)小明同学将Al丝浸入硫酸铜(CuSO4)溶液中没有发现任何现象。纠其原因是没有对铝丝进行打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表面形成的氧化膜_。小航同学选用的是氯化铜(CuCl2)溶液,在做实验时也没有打磨铝丝,却发现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经过反复对比实验后猜测,是C1-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进一步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取两支试管并分別加入等量相同的CuSO4,溶液,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对比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分析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铝丝表面有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