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105685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位:怀远县古城乡三巷小学 姓名:王 标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这几年从事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细微观察,我发现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失去对学习的激情,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个别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严重者逃学等现象。厌学现象的存在给农村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厌学问题尤其以高年级较为严重,以我校六年级为例,班级部分同学已产生厌学情绪,个别同学已退学。针对此问题我校展开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老师、家长、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厌学现象已有明显改善,部分学生又重新热情的投入学习中。厌学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普遍存

2、在的问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下面我做以下几点分析。一、传统观念广大农村地区农田面积广,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田地,有的地区因为地多人少或某种特殊原因,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劳动力,传统家长认为自己家农田多,即使孩子不读书以后也能过上富裕的日子。孩子不想读书退学以后可以直接加入自己的队伍中,可以暂时地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农闲时跟随自己外出务工增加家庭额外收入。这样封建的传统思想给学生传达错误的信号,在孩子思想里不自觉会产生不论自己读不读书,自己父母都不会责怪自己,从而造成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一旦失去学习的兴趣,就会萌生厌学的想法,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有的同学被错误的思想熏陶后,还在

3、同班同学中进行传播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对学习的态度,容易引起其他学生也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存在封建陋习现象,孩子还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早早地结婚。农村小学生普遍读书迟,部分同学因为特殊原因中途休学、留级,当孩子到高年级年龄14周岁左右。这样的年龄在小学读书周围的环境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邻居会时不时会送给孩子一两句风凉话,孩子潜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偏激的家长经不起婚姻的诱惑主动劝其孩子放弃学业。孩子接受这样的思想,时间长心中的堡垒就会被攻破,产生一系列厌学现象。以上两种封建传统观念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二、留守儿童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壮

4、大,城市劳动力缺乏大批年青力壮的农民工涌进城市,留守家中是老人和孩子。孩子长期离开父母的陪伴变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给学校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已成为学校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渐渐地疏远与父母的情感,但因爷爷、奶奶年纪较大疏于管教或孩子根本就不听从管教,加之个别爷爷、奶奶的溺爱,孩子的思想性格发生变化。有的孩子先前活泼可爱、开朗、懂事,突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辞、自私自利难以相处。以上的种种原因动摇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厌学现象也不可避免。根据最近几年学校情况显示,每年每个班7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给教学工作提

5、出更高的要求,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的产生后任课教师难以及时与父母沟通,只能通过爷爷、奶奶沟通,但有些监护人不支持老师的工作,一味地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他们只负责孩子的生活。因为监护人的懈怠,很多本该解决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孩子渐渐地失去对老师、监护人的信任,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行为随之产生。有些留守儿童长期被监护人溺爱整日生活在温床里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像一只圈在笼子的小鸟不敢单飞。一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困难就畏畏缩缩不敢积极面对,甚至轻言放弃,缺乏拼搏进的勇气,导致成绩一点点下滑,最后一泻千里沦为后进生,往日辉煌变成背影,厌学就不言而喻。有些

6、留守儿童离开父母后不愿和监护人及时沟通,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当遇到困难时,不敢及时地向老师、家长反映,把所有问题都埋藏心底,长期积压让他们渐渐自闭,成绩下滑厌学也跟随而来。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得到各方的重视。三、课程单一、学习单调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薄弱,学生活动场地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片属于学生活动场地,学生只能呆在四周冰冷的墙壁里不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教师比例失调,师资力量不足,音体美教师严重缺乏。农村小学大部分学校只有语数两科教师,学生每天面对都是两位熟悉的面孔、呆板的知识,很难找到一位适合自己的老师。他们只能被迫接受,硬着头皮去学,时间长厌学情绪就产生了。长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失去

7、学习的兴趣,其实孩子的心里希望有自己爱好的学科,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努力获得老师、同学的称赞,在学习中无限享受存在感、幸福感,从而带动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四、基础差、进步慢根据我校六年级的实际情况,学生整体基础差,学生成绩大部分在及格线徘徊,他们平日里也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学习也比较努力,但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进行单元测试,他们的成绩与努力往往不成正比。这时候有些同学会说“反正也学不好,不如还像以前那样”,他们学习生活也随每一次检测发生变化,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前言不搭后语等厌学情绪。因此从基础做起步步为营,给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自信的动力,不断取得学习的进步。厌学现象已成为农村小学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高年级教师,我深感责任的重大,解决厌学问题绝不是哪一位老师可以完成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每一方面都要主动担负起职责及时地交流,提供彼此的宝贵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快乐的学习环境。作为老师我有责任采取措施帮助孩子们摆脱困境,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天地,在前进的学习道路中不断拼搏,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做一只雄鹰翱翔于未来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