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510539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电气时代”的到来课程标准:1、理解新能源“电”的出现及电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4、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巩固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2、理解电能的出现及广泛使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及主要表现。4、通过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收集、展示一定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认识到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

2、。2、采用分组学习、学生备课讲课的方法,提高主动收集、分析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一定的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大量的史实认识到,电气时代的来临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2、学习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精神。教学过程:一、引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导言,了解电力新能源的出现。二、新课:1、新能源“电”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人类从认识电到广泛使用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开始进入到电气时代则由发生在19

3、世纪下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大门的。那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时间里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点拨学生充分运用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师生共同归纳:当时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从而使人们有条件潜心研究科学,使自然科学有了新突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自然科学有了新的突破,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电力的应用与影响提醒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电力的应用方面及其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

4、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明确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和亮点。3、“发明大王”爱迪生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为突出。爱迪生是同学们很熟悉的一个发明家,他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同学们

5、给介绍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指出,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却对人类贡献这么大,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的发明创造都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他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开展讨论)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师生在讨论中加深认识:爱迪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创造性才能和他所依靠的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努力才有回报。三、教学小结:教师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迅速地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政治制度稳定,经济繁荣。 人们潜心研究,产生新技术革命。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特点: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