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10512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课间音乐更好地发挥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 摘要: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调节剂,是学生在校心理放松和减压的重要途径。课间音乐,在给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丝活力的同时,也对调节学生情绪、减缓心理压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发挥课间音乐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课间音乐 学生情绪 调节作用 在应试教育仍然占有突出地位的今天,学生每天都要花费十多个小时在校园紧张而忙碌地学习。他们不仅要背负升学带来的压力,还要承担来至社会、家庭带来的压力。虽然由于竞争带来心理压力是必然的,但是大多数学生感觉校园的学习生活太沉重、太辛苦,他们的

2、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长期在这种心里压力下,学生自然出现了厌学、自卑、迷恋游戏、追星、考试焦虑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医生认为,倾听音乐有助于忙碌的现代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是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重要的调节剂,是学生在校心理放松和减压的重要途径。而课间音乐,在给沉闷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丝活力的同时,也对调节学生情绪、减缓心理压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间音乐都是由学生会广播员负责,学生由于繁重的课务,也没有时间精心设计,随意处理。使得课间音乐播放的时间过满,音量较大、效果差,音乐类型单一、多为流行音乐。使学生在课间不能得到应有的放松、休息,甚至影响了校园宁

3、静的环境,加剧了学生的心烦气躁,使课间音乐失去了它应有的功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神奇的音乐用它那美妙的旋律来刺激大脑感应从而唤起听赏者相应的情绪体验,激发和释放内心积极的情感,宣泄消极的情感。让人的身心都得到适度的发展、释放。音乐还能吸引和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变或抑制现有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 让音乐缓解内心的压力,纾解心中的烦恼,抚慰浮躁的心情,增强竞争的自信,增添奋斗的力量。课间音乐是个不可忽视的主阵地,精心设计和安排好课间音乐,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学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呢? 一、课间音乐类型的选择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音乐是人类情

4、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美妙动听的音乐使人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热情欢快的音乐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安谧宁静的音乐使人心平气和、安定沉静;博大宏伟的音乐使人变得刚毅和坚强;气势磅礴和豪迈奔放的音乐鼓舞斗志,催人奋进。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力量。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影响年轻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见,音乐艺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课间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学生的感染性和模仿力特别强。首先,选择一些格调高雅的世界名曲,比如:夜曲蓝色多瑙河等。利用音乐给学生感染和熏陶,使学生在情操、

5、品格、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从而提升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平和的心态,将艺术的高雅融会贯通到个人的气质中,避免浮躁处事。其次,在学校里学生的娱乐活动少,课间音乐成为培养性情、放松身心、获得快乐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95%的学生认为柔软舒缓的音乐对他们的压力缓解是很有作用的,98%学生认为课间听到那种重金属和吵吵闹闹的音乐,会引起他们的心烦气躁。播放一些比较经典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等柔软舒缓的音乐,像莫扎特、班得瑞的音乐恬静而清新,舒畅能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再是,放一些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能让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调查中有同学认为“下课在教室里静静地听着音乐,抒情优美的旋律在心田里流淌;漫

6、步在校园中,耳边萦绕着清新舒缓的节奏,好不惬意!这就是我们的校园,充满人文的校园,美丽的音乐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份浓厚,带来一份情趣,为师生们健康快乐地工作、学习增添一点亮色。” 课间音乐的选择要达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率是基本不可做到的。大部分的经典轻音乐与少数的流行音乐的搭配是较合理的。 二、课间音乐播放形式的多样性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课间音乐对学生的情绪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再好的音乐如果每天播放的程式不变也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努力使课间音乐形式多样化,才能提高课间音乐的效率。如课间音乐可以采用“我是大明星”、“点歌送祝福”、“名曲欣赏”、“校园音乐角”等深受学生欢迎的播放形式和呈现方式。其

7、中“我是大明星”、“校园音乐角”是选用学生自己录制的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不少同学认为,这些很有新意的形式,可以加强课间音乐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得到愉悦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同时对构建和谐校园也发挥作用。 三、课间音乐时段的选择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由于学校课程的阶段性,在不同的期间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在某个时段听到符合心境的音乐更能与音乐产生共鸣,功效更加明显。 考试前后焦虑期的选择。在调查中98%学生认为考试前有紧张情绪,希望在考试前夕,播放一些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在这期间适宜播放恬淡的、温馨的、轻柔的音乐,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安定沉静。如聆听莫扎特、班得瑞的作品。而在考试后放

8、一些青春励志的歌曲更能给予学生青春的活力与学习的动力,振作精神迎接挑战。比如贝多芬的音乐、陆毅的壮志雄心、羽泉的奔跑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歌曲使学生精神焕发。有同学感慨地说:课间音乐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减缓心理压力。当为一道数学题写不出来而苦恼,为物理题想不明白,为一大堆作业而烦躁焦虑时,一曲优美动听的歌会让我们平静,感受到生活的乐趣,重新燃起希望。同时也培养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畏艰难的顽强个性及刻苦学习的毅力,完善人格结构。 课间音乐播放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98%学生认为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因为晚上开夜车,每天的上午第一、二节课间、下午第一课是最感犯困的时段。应选择钢琴曲、轻快而明丽

9、、优雅而美妙的音乐。它既可以抚慰浮躁的心,敲打乏困的神经,平息校园的喧闹声,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也有助于舒缓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合其他人文学科的选择。课间音乐也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相结合,比如:我们播放肖邦E大调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等乐曲,可与语文课本中肖邦故园教学时段相吻合,通过真实的聆听,感受肖邦的感情,把握肖邦的性格特征,和课文学习相得益彰。有的同学说在学过春江花月夜文章后,再欣赏春江花月夜乐曲,虽然诗和曲表现的不是同一内容,但诗和曲互补,更能感受到不同的春江花月夜的多种意境美。 重大时事和学校活动期的选择。在各种特殊节日、重大活动中选择合适的音乐播放,营造气氛。比如

10、教师节播放太阳的祝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爱米兰等与教师有关的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师生关系的微妙,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增强对教师的热爱之情。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音乐本身的美,还从中深深体会到音乐的教育作用,滋润了他们的心田,陶冶了其情操,净化了其心灵。 四、课间音乐音源的处理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课间音乐是以声音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用美妙的声音不仅可以舒缓上课的紧张心理情绪,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校园音乐的播放,音量大小要适中,有利于放松学生紧张急促的上课节奏而始终紧绷着的神经。音乐要保持相对的完整性,不要因时间关系随意掐断,让人感到突兀。最好在上课前留出2分钟左右停止播放,让学生的大脑得以片刻的休息,以崭新的状态进入下阶段的学习,提高上课效率。音源要清晰,否则增加学生的听力负担,加剧学生心里的烦躁情绪。因此,处理好课间音乐的音源,才能真正发挥出课间音乐应有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身心的疲惫和痛楚”。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特别注重用美陶冶学生的性情。音乐是一种清新剂、催化剂还是一种润滑剂。因此,一个充满艺术的校园,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校园环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