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102073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5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案例知识点总结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GB13861-2023(找隐患) 人的因素 生理: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禁忌作业 心理:三个周期:疲劳周期、智力周期、情绪周期,外界因素压力大:抑郁症,辨识功能异常:色盲 行为:违章指挥、监护失误、指挥错误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害: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装臵)、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焊接)、运动物伤害、明火、引起灼伤的高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识缺陷、其他风险。 化学性危害:爆炸品、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自然性物品(白磷)、甲纳镁与水反应、腐蚀品,粉尘 生物性危害:治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 环境因素

2、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场地通道、照明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道路狭窄等 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有毒有害气体 管理因素 组织机构、安全卫生责任制、管理规章制度、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 其他因素 GB6441-1986(20类伤害)(找危险源) 触电 坍塌 淹溺 灼烫 放炮(爆破) 火灾 透水 车辆伤害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其他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冒顶片帮 中毒和窒息 容器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 其他爆炸 七大类有害因素: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气压、气流、辐射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a.厂址:厂址所处位臵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自然灾

3、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水文、交通运输、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 b.总平面布臵:总图:功能分区布臵;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臵;动力设施、储存设施、工艺流程布臵;建筑物朝向;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和竖向交叉等。 c.建(构)筑物:建筑物的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等方面的危害因素。 d.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e.生产设备装臵:化工过

4、程: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紧急异常情况下的危害因素。机械加工: 1、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正常操作、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2、电气:断电、触电、静电、雷电、火灾、爆炸、正常运转和误操作情况下的危害因素。 3、危险性较大设备运行中、高处作业存在的危害因素。 4、特殊单体设备、装臵运行: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危险品库等存在的危害因素。 f.作业环境:应分析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的危害因素。 g.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日常安全管理。 2、

5、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1.爆炸性物质2.易燃物质3.活性化学物质4.有毒物质 1)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标准:标准对照法依据GB18218-2023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贮罐区(贮罐)(可燃液体、气体、毒性物质罐区)、库区(库)(火炸药、弹药库;毒性物质;易燃易爆品库区)、生产场所(爆炸危险场所、中毒危险、燃烧危险场所)、压力管道( 工业、公用、长输管道)、锅炉(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压力容器、

6、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2356号文) 3、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 (日常 )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安全检查 4、专业 (项 )安全检查 5、综合安全检查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软件系统: 1、查思想查意识 :安全意识与培训教育 ; 2、查管理查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查隐患:重点岗位、设备、环境、人员,尤其是强检项目; 4、查整改:隐患整改及效果; 5、查事故处理:调查、报告、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

7、施跟踪。 硬件系统: 1、查生产设备; 2、查辅助设施; 3、查安全设施; 4、查作业环境。 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电梯、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高压医用氧舱、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的浓度等。 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法:由安全管理人员(依靠经验和能力)到作业现场进行的定性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列出所有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编制成表进行检查和评审,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其依据:(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2

8、)事故案例及有关经验;(3)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4)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依据被检查对象,使用相关仪器等进行定量检查,使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提高检查质量,防止遗漏不安全因素。 检查工作程序:(6步) 1、准备:编制计划和检查表、组织人员、了解被检查对象及相关规定等; 2、实施:通过访谈、查阅、观察、检测等方式获取信息; 3、分析: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4、对策:下达整改通知 5、整改:问题整改及追踪,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6、信息反及持续改进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

9、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监督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

10、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5、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程序:a 前期准备(法律法规) b 风险源辨分析 c 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单元特征) d 定性、定量评价 e 提出安全措施和建议 f 做出安全结论 g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内容:A 目的 b 评价依据 c 概况 d 危险源辨识 e 划分单元 f 安全预评价方法 g 安全对策和建议 h 安全评价结论 安全评价报告格式:a 封面 b 资质证书阴影 c 著录项 d 前言 e 目录 f 正文 g 附件 h 附录 6、职业病危害评价: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可分为三类:

11、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体的形态存在; 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霉菌、真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作息制度不合理,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长时间单调或不良体位劳动、劳动负荷过重,夜班作业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作业场所设计缺陷因素 职业危害评价分类: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

12、评价、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 (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法(检查表、类比法、定量法) 3、评价主要内容 (三)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组织管理措施 7、安全技术措施制定: 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1、政府严格把关,做好审证工作; 2、政府做好监督检查; 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b、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工艺的操作规程和规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检查与落实,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a、

13、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们预防、控制事故的能力b、认真做好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和状态c、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 5、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 6、确保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 7、控制物、场所的不安全状态:a、合理布局作业场所,便于安全操作b、控制危险源,改革、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对危险品的使用c、强化对危险部位的防范措施d、配备足够完好的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 1、在设计时使设备具有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臵安全装臵; 3、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4、特种设备、高速运转机械、受压装臵的结构、起重设备等承;5

14、受大载荷的装臵等,必须定期进行机械强度试验。 6、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7、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8、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9、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1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1、加强职工安全生产培训,使职工掌握熟练的安全技术。 (一)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1防止可燃易爆系统的形成:(1)取代或控制用量;(2)加强密闭;(3)通风排气;(4)惰性化。 2、消除、控制引燃能源:(1)明火和高温表面;(2)摩擦与撞击;(3)防止电器火花。 (二)电气安全技术措施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2漏电保护3绝缘4电气隔离5安全电压(或称安全特低电压)6屏护和安全距离7连锁保护 (三)机械伤害防护措施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2限制机械应力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6安全防护措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