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510093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设计思想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紧密联系生活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编写思路”。本教学设计中紧紧地抓住这点,通过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化学的乐趣和奥妙。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组成成分及模块教学要求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

2、式。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必修2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实质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与学习法指导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估计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时会感到吃力,我准备先让学生回忆酸性化合物和

3、碱性化合物的概念,然后再引出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个是在探究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不够准确;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当然,这部分问题的克服是一项重要且长期的工作,也是我在备课工作中必须深思的问题,所以我会坚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和动口,提高他们分析、表述和归纳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代表,掌握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概念和化学性质;(2)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3)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2

4、、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示法和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通过

5、回忆金属铝的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从而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新知识的学习:(1)以生活作为背景设置问题,并由学生讨论后归纳出氧化铝的物理性质;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总结氧化铝的用途。(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2)以铝片与酸和强碱溶液的反应现象展开讨论,通过自主讨论、分析,氧化铝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从而得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及Al2O3是两性氧化物,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3)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主要是氢氧化铝的制备,从给定的药品中设计实验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备;另一种是用Al2(SO4)3溶

6、液和氨水来制备。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了解哪种方法合适,明确Al(OH)3可以通过铝盐溶液和弱碱反应来制备,而不用强碱,因为Al(OH)3能溶解于强碱。教师演示Al(OH)3与酸与碱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介绍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的例子,以及Al(OH)3受热分解等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引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拓展延伸:通过新闻导读(即1998年江西特大洪水),了解明矾净水原理,氢氧化铝的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练习:通过相关练让学生习体验成功,同时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7、,把握重点知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1)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与酸与碱的反应)及两性氧化物的概念;(3)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与酸与碱的反应),加热分解;(4)明矾净水原理。七、说板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铝1、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与碱反应: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Al2O3是两性氧化物。二、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的制备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2、氢氧化铝的两性与盐酸反应:与NaOH反应:3、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 Al2O3+3H2O4、

8、明矾净水原理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1)整节课我重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重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比如关于氧化铝的性质,我是通过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去归纳氧化铝的性质;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我是通过探究活动“氢氧化铝能用氢氧化钠和铝盐制得吗”来开展,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并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验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另有一点得到认可的是我整节课紧紧地联系生活,从铝锅煮水、红宝石蓝宝石、胃舒平、1998江西特大洪水等事例来引入知识,突出了“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目标,也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2)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认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这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对每个活动都力求让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把以往的机械操作变为活的思维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