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鉴定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510006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鉴定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火灾鉴定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火灾鉴定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火灾鉴定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火灾鉴定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鉴定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鉴定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编号:JDxxxx 鉴 定 报 告委托单位:xx安国特紧固件有限公司工程名称:热处理车间1/6/2/C轴线火灾批 准 人:审 核 人:校 对 人:编 写 人:xxxxx有限公司2009年x月18日xx安国特紧固件有限公司热处理车间1/6/2/C轴线火灾鉴定报告一、工程概况xx安国特紧固件有限公司位于xx市莱山区盛泉东路2号,其热处理车间建于2006年。2009年7月12日11时,该车间1/6/2/C轴线地下室发生火灾,火灾基本情况如下:1、可燃烧物:淬火油及少数电线(缆)。2、燃烧时间:约1小时。3、灭火方式:冷水及少量泡沫灭火剂。4、火灾位置:见图1(图中阴影部分为主要着火区域)。图1

2、火灾平面位置受xx安国特紧固件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技术人员于2009年9月12日14日多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实体检测。在实际检测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后的车间钢构件及混凝土构件进行可靠性鉴定。二、检测内容、方法、仪器及依据(一)检测内容与方法1、采用钻芯法现场钻取楼板混凝土芯样。2、采用回弹法检测构件表面混凝土强度,并检查混凝土表面烧伤深度。3、检查钢构件表面涂层的燃烧残留物,检查钢梁是否存在明显的变形。4、根据现场钢构件表层油漆残留物及混凝土表面颜色、开裂、疏松脱落等情况综合判断火灾温度。5、采用涂层测厚仪检测钢构件表层残留油漆厚度。6、采用焊缝检测尺检查钢构件连接焊缝,并

3、采用金属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焊缝内部质量。7、根据火灾温度及现场检测数据,判断结构安全性。(二)仪器及机具1、混凝土回弹仪(型号:ZC3-A);2、混凝土钻芯机(型号:KF-2);3、金属超声波探伤仪(型号:CTS-9003);4、红外线激光测距仪(型号:Leica Classic A3,改进版);5、涂层测厚仪(型号:T220);6、40型焊接检验尺;7、卷尺、相机等其他检测仪器。(三)主要检测依据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3、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4、建筑结

4、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5、委托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鉴定委托书。三、现场检测(一)燃烧条件检查火灾发生在地下室,通风条件较差,燃烧物燃烧不充分(从楼板、梁柱及钢梁表面附着的黑烟可以看出)。(二)混凝土构件1、表观检测1/6/2/C及1/6/D轴线附近混凝土楼板下部呈浅灰色(略显粉红),表面有微细裂缝。凿除表层后(厚度约为58mm),锤击较响亮,混凝土表面未留下锤击痕迹。其余混凝土构件(梁、板、柱)表面灰青,近视正常,未发现爆裂、剥落及开裂现象,锤击响亮,混凝土表面未留下锤击痕迹。2、强度检测(1)回弹检测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附录 F回

5、弹法检测火灾后混凝土强度”计算回弹修正系数Kcn=0.98。 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采用混凝土回弹仪(型号:ZC3-A)检测混凝土楼板表面强度,检测结果见表1。表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编号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Pa)备注1梁32.5根据Kcn修正2板33.5-3柱34.2-(2)钻芯检测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采用混凝土钻芯机(型号:KF-2)在混凝土楼板钻取芯样,在实验室进行抗压试验,混凝土强度换算值为33.6MPa。3、钢筋检测1/6/D轴线附近混凝土保护层较薄(约810mm),存在下部钢筋外露

6、锈蚀现象,其余钢筋混凝土构件未发现钢筋外露现象。(三)钢构件1、表观检查1/6轴线间钢梁表面大部分呈黑色,上下翼缘表面附着黑烟,涂层完好,无脱落,采用涂层测厚仪(型号:T220)检测,未发现空鼓。钢梁中部以西腹板局部涂层剥离,未脱落。采用红外线激光测距仪(型号:Leica Classic A3)检测钢梁整体平直度,未发现钢梁存在明显的挠度变形,钢梁腹板局部轻度残余变形。2、焊缝检测(1)外部检查1/6轴线间钢梁为组合钢梁,采用焊缝连接,焊缝表面锈蚀。采用40型焊接检验尺检查焊缝尺寸,未发现焊缝存在明显的尺寸变形。(2)内部探伤采用金属超声波探伤仪(型号:CTS-9003)检测,未发现焊缝内部存

7、在开裂迹象。四、理论分析(一)火灾温度及区域划分1、火灾温度判断因现场燃烧物燃烧量已不能确定,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附录 B 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判断火灾最高温度约为300。2、区域划分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附录 E 混凝土构件在标准升温条件下温度场实用曲线图”1/6/2/C及1/6/D轴线附近混凝土楼板最高温度约为200,其余混凝土构件温度低于100。根据钢梁现状推断钢梁腹板约为200300,翼缘温度低于100。(二)材料性能折减1、混凝土构件(1)混凝土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

8、:2009)“表H.2 混凝土高温自然冷却后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凝土抗压强度折减系数为0.9,根据钻芯检测结果,混凝土实际强度为33.60.9=30.24MPa(满足设计要求C30)。(2)钢筋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录 J高温时和高温冷却后钢筋强度折减系数”,钢筋强度折减系数为1.0(即不折减,强度无损失)。2、钢梁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附录 L 高温过火后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折减系数”,钢梁屈服强度折减系数为1.0(即不折减,强度无损失)。五、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一)混凝土构件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评级分为初步鉴定评级和详细鉴定评

9、级。1、初步鉴定评级(1)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楼板有大面积烟灰,局部烧伤,混凝土酥碎,酥碎主要为两块,且每块面积小于100cm2,深度为510mm(小于20mm),局部露筋(露筋长度小于20%板跨)。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6.2.1火灾后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初步鉴定评级”,混凝土楼板评为II级。(2)混凝土梁梁局部有烟灰,混凝土基本未变色,未发现火灾裂缝,锤击反应声音响亮,未发现混凝土脱落,亦未发现钢筋外露。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6.2.2火灾后混凝土梁初步鉴定评级”,混凝土梁评为I级。(3)混凝土柱柱局部有烟灰,混凝土基本未变

10、色,未发现 火灾裂缝,锤击反应声音响亮,未发现混凝土脱落,亦未发现钢筋外露。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6.2.3 火灾后混凝土柱初步鉴定评级”,混凝土梁评为I级。2、详细鉴定评级根据理论分析,混凝土及钢筋折减几乎为零,能够满足原设计要求,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6.2.5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指标评级”,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评为II级。(二)钢构件火灾后钢构件评级分为初步鉴定评级和详细鉴定评级。1、初步鉴定评级(1)钢构件火灾后钢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构件防火保护受损、残余变形与撕裂、局部屈曲与扭曲、构件整体变形四个子

11、项进行评定,并取按各子项所评定的损伤等级中的差级别作为构件损伤等级。防火保护受损钢构件未进行防火处理,此项不予评定。残余变形与撕裂钢梁腹板局部轻度残余变形,对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1-1 火灾后钢构件基于防火保护受损、残余变形与撕裂、局部屈曲或扭曲的初步鉴定评级标准”,此项评为II级。局部屈曲与扭曲钢梁未发现屈曲或扭曲。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1-1 火灾后钢构件基于防火保护受损、残余变形与撕裂、局部屈曲或扭曲的初步鉴定评级标准”,此项评为I级。构件整体变形钢梁整体挠度变形l0/400。

12、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1-2 火灾后钢构件基于整体变形的初步鉴定评级标准”,此项评为I级。(2)钢结构连接火灾后钢结构连接的初步鉴定评级,应根据防火保护受损、连接板残余变形与撕裂、焊缝撕裂与螺栓滑移及变形断裂三个子项进行评定,并取按各子项所评定的损伤等级中的最低级别作为构件损伤等级。防火保护受损钢结构连接未进行防火处理,此项不予评定。连接板残余变形与撕裂连接板未发现残余变形与撕裂。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2 火灾后钢结构连接的初步鉴定评级标准”,此项评为I级。焊缝撕裂与螺栓滑移及变形断裂焊缝表观完好,未发

13、现撕裂,亦未发现螺栓滑移及变形断裂。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2 火灾后钢结构连接的初步鉴定评级标准”,此项评为I级。2、详细鉴定评级根据理论分析,钢构件材料性能不进行折减,能够满足原设计要求,根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表 6.3.6 火灾后钢结构构件(含连接)按承载能力评定的可靠性等级标准”,钢构件承载能力评为I级。六、鉴定结论综合以上的检测与分析,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252:2009),xx安国特紧固件有限公司热处理车间1/6/2/C轴线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为b级,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下限水平要求

14、,尚不影响安全,尚可正常使用,宜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七、建议1、混凝土楼板凿除1/6/2/C及1/6/D轴线附近楼板酥松混凝土至密实层,采用混凝土修补料或者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2、钢梁对钢梁及连接焊缝进行除锈后,重新喷涂防锈、防腐及防火涂层。八、鉴定人员项目负责人:xxx参 加 人 员:xxxxxxxxxxx编 写 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2009年x月18日 肂芃葿螆羈节薁羁芇莁蚃螄膃莀螆羀聿荿蒅螂羅荿蚈羈羁莈螀袁艿莇蒀肆膅莆薂衿肁莅蚄肅羇蒄螆袇芆蒃蒆蚀膂蒃薈袆肈蒂螁蚈肄蒁蒀羄羀蒀薃螇艿葿蚅羂膅蒈螇螅肁薈蒇羀羇薇蕿螃芅薆蚂罿芁薅袄螂膇薄薄肇肃膁蚆袀罿

15、膀螈肅芈腿蒈袈膄芈薀肄肀芇蚂袆羆芆螅虿莄芅薄袅芀芅蚇螈膆芄蝿羃肂芃葿螆羈节薁羁芇莁蚃螄膃莀螆羀聿荿蒅螂羅荿蚈羈羁莈螀袁艿莇蒀肆膅莆薂衿肁莅蚄肅羇蒄螆袇芆蒃蒆蚀膂蒃薈袆肈蒂螁蚈肄蒁蒀羄羀蒀薃螇艿葿蚅羂膅蒈螇螅肁薈蒇羀羇薇蕿螃芅薆蚂罿芁薅袄螂膇薄薄肇肃膁蚆袀罿膀螈肅芈腿蒈袈膄芈薀肄肀芇蚂袆羆芆螅虿莄芅薄袅芀芅蚇螈膆芄蝿羃肂芃葿螆羈节薁羁芇莁蚃螄膃莀螆羀聿荿蒅螂羅荿蚈羈羁莈螀袁艿莇蒀肆膅莆薂衿肁莅蚄肅羇蒄螆袇芆蒃蒆蚀膂蒃薈袆肈蒂螁蚈肄蒁蒀羄羀蒀薃螇艿葿蚅羂膅蒈螇螅肁薈蒇羀羇薇蕿螃芅薆蚂罿芁薅袄螂膇薄薄肇肃膁蚆袀罿膀螈肅芈腿蒈袈膄芈薀肄肀芇蚂袆羆芆螅虿莄芅薄袅芀芅蚇螈膆芄蝿羃肂芃葿螆羈节薁羁芇莁蚃螄膃莀螆羀聿荿蒅螂羅荿蚈羈羁莈螀袁艿莇蒀肆膅莆薂衿肁莅蚄肅羇蒄螆袇芆蒃蒆蚀膂蒃薈袆肈蒂螁蚈肄蒁蒀羄羀蒀薃螇艿葿蚅羂膅蒈螇螅肁薈蒇羀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