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095714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小学语文年 级四年级教学形式多媒体讨论法教 师何琼单 位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第三小学课题名称S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学情分析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学生从书中的插图当中已能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这一课重点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难点是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了紧扣作者思路,跟着作者一起游览的方法学习课文,这样不但能有效地进行读的训练,而且使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

2、想教育,陶冶其爱美的情趣。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了解分号的用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三、指导学生学习本课 11 个生字,会认 8 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广西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吗??对!桂林山水(板书)。那么,谁去过桂林欣赏过这一美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么?学生自由描述。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一)教师:我们快来读书吧,看看作者陈淼是运用怎样

3、的语言让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这一遍读书,请同学们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没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练一练。(二)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三)指名读通课文。三、学生自读课文,领略美感 (一)教师: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大家预习时读课文了吧,现在又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见解。)(二)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书:美)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要充分领略桂林山水的美,这还远远不够。下面我们该怎样读书呢?(学生自由发言。)(三)教师小结提炼: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我们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句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我们可以欣

4、赏作者的表达手法这就叫做“品味语言”。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段课文,这一遍读书,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咬文嚼字地一边读,一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脑海里再现桂林山水的美丽画面。 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读词。教师:“波澜壮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海水一浪赶着一浪,奔涌向前。)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教师则教学:同学们都根据文中的词句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这也是一种品味语言的好方法。(二)比较句子。看看,跟你们想象的一样吗??看配乐课件,教师旁白:这就是漓江的水,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美吗?那么,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吧(估计多数学生会读第二句

5、)。老师也是一读这一段就喜欢上了这一句,它好在哪里呢?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比较一下?(出示一句就请同学读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多绿啊,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哪一句用在这里比较好?好在哪里?(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达的。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不仅用上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还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比喻非常具体,生动,形象,使我们一读就仿佛身临

6、其境了)(三)指导朗读。漓江的水美,作者写得也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谁再来读?(教师指名读,教师先指导读好第一句。)这里的“真”是“真假”的“真”么??“多么”在这里是感叹、赞美的语气,该怎么读?大家都练练。教师再一次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大家都读得这么美,我也忍不住想读了?(画面出示,教师范读。)大家觉得美吧!那么就练一练。(学生再自由读,又指名读。)(四)指导背诵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已经来到了漓江边,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导游来跟我们讲解了,谁来当导游?要当好导游,当然不能拿着稿子,请你准备准备,记一记导游词。(点名声情并茂地讲解。)小结:读到这里,你明白了这样的水是什么样的水了吗??静、

7、清、绿。(板书)五、课堂小结,练写生字(一)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漓江的水美,下节课,我们还要去看看桂林的山。(二)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六、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二)朗读全文,背诵第二自然段。板书设计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作业或预习一、请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景观把它写出来。二、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三、朗读全文,背诵第二自然段。自我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采用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然后进入分段研读,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描写句子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句、排比保句学

8、生的找得非常准,因为本文的词汇丰富,句子优美,除了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理解外,还仿照例句写话,如仿写“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尤其是用身边的事物进行练习:如:我们的操场真大呀,大得,我们学校的花园真美呀,美得学生兴致盎然,思维也格外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大胆举手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有趣。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结合课文,我相机指导,让学生仿照写例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很好地运用在排比句中。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