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08459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美术课程人文性和愉悦性的理解人文精神,就是审视人生,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 人类命运进行深层观照。人文精神,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 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它包括 人对完善自已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的同情,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等。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 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 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 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

2、 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炼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 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 代、社会、艺术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美术具 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及美术家的个性。美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 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新课标界定的美术教育的人文性质,对美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美术教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状:美术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 尖,忽视人文知识的广博,忽视全面文化素材的平衡。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牢 固,而人文社科知识贫乏。美术教师要敢于面对现状,及时进行“亡羊补牢”, 从

3、现在开始“正视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鼓励自我”、“发 展自我”。“正视自我”是指客观地、无需回避地审视自我;“分析自我”是 指从职业道德上解剖自已,从知识结构上权衡自身;“总结自我”是指在总结审 视、分析的基础上理出经验、教训和不足;“鼓励自我”是指在总结的基础上所 进行的一种自我奖励,从而激励奋进的信心;“发展自我”是指制定明确的目标 不断发展自已。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自我进修,不断铸就自已 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国际教育思想接轨。从思 想上彻底纠正一个观念一能画几笔的就可以当美术教师。在听尹教授回答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这些定性有什么

4、意味? 这些问 题时,我发现尹教授特别强调愉悦性。在讲义中有这样的内容,美术课程的性质 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 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愉 悦性:将美术课程与学校的一般课程拉开距离,强调学习活动的感性和愉悦,让 学生真正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这一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在教 学的过程也是非常强调这一特点,因为,其他课程可以和学生说:“你不好好学, 将来考不到好的学校,家长会批评。”而我们美术学科却没有这样的立场,我们 只有通过自

5、己不断提高美术课程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在美 术课中找到乐趣,愿意主动积极的准备材料,自己主动的寻找资料。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有一个最制约教学的惯性思维,那就是“教”美术学 习的状态。总思考着这节美术课“教”给学生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是什么,孩子 们能完成一幅怎样的美术作品。正因为如此,在美术课中常常为学生的作品达不 到预定的目标而忧心急躁。重读愉悦性,让我认识到在美术学习里,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给孩子什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因为,美术课堂上,教的状态是灌输技能,美术学习中, 引导的学习场域则是探究。没有自然的学习状态,美术学习就是不好的,就是抑 制学生状态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这样才能产生愉悦心理,使美术课程的愉悦 性目标达成。在制作贺卡这一课中我便只是让孩子们在制作出简单的外形后自己 去装饰,孩子们有的直接在贺卡上绘画,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有的会写上自己 祝福的话语;还有的孩子会在彩纸上剪出自己喜爱的形状把它贴到贺卡上 去,看着孩子们制作的漂亮的贺卡,丰富多样,他们自己心里乐呵呵的,作为教师的我也见着开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学生们最需要的是直 觉的培养。当教师过多的把成人美术的知识和思维强加于学生,便会阻碍学生 美术直觉生发,学生的愉悦性自然也难以产生。由此,寻求愉悦的美术课堂,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