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资料.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508358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教育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文教育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文教育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文教育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文教育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教育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教育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教育资料一、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文教育一词现已用得十分普遍,然而,如果要问什么是人文教育,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1)学校不再局限在培养神职人员,而是为了培养懂得世俗学问、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和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有些学校甚至把培养具有资产阶级事业家的品质,有礼貌,仪态端庄大方,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绅士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2)相信知识、学问和文化在促进道德提高、社会改良与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3)拉丁文、希腊文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古典文学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地理被列入学校课程表。有些学校,将数学和洗染

2、科学作为重要学习内容。(4)把游戏、体育视为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提倡人的身心健康发展。(5)宗教道德教育逐渐解体,开始提倡人道主义、乐观主义、热爱自由、追求和平等以及合理享乐等新的道德观。尊重儿童和反对体罚成为一些教育家的强烈要求。(6)古代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的主张被重视,并逐渐付诸实践。(7)理论联系实际,向大自然学习,利用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等思想被提出并在实际中运用。(8)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最初提出。二、人文教育的定位关于成人的教育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

3、,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教育(包括大学教育)中抽出的,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正因为如此,人们不断地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但是,对于加强什么样的人文教育,我们却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定位。一般来说,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表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是关于成人的教育。下面是这三种表

4、达的基本含义。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这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然而,由于其历史的局限和随后发展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越来越注重于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当时以及以后欧洲的教育也产生过一些不利影响。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

5、。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其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著,人文学科教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同时人文学科教育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上也常常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这对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应有的障碍。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

6、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近代以来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当然,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关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面对上述三种人文教育概念的表达,这里将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定位于第三种,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如果我们注意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性,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而不是分离性,并吸收前两种人文教育表达的基本精神,

7、那么,人文教育就是成人的教育的观点则更显示出教育的意义与现代的高度。三、人文教育的界定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人文教育作如下尝试性界定: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人文教育可以

8、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第一层面是人文主义教育,第二个层面是人文学科的教育,第三个层面是“成人”教育。首先,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事实上,关于成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较完整的人,即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这就是一种基本要求。而孔子所说的则是一种高要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

9、成人矣。 关于人性的善恶,历史上争论不休,实际上,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有失偏颇,人性既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就此而言,也许正因为有前者,人才需要教育,需要不断改造自己,也因为有后者,人才可能教育。可以肯定的是,人性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教育抑恶扬善,以至于止于至善,一直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就是说,人性不仅有善和恶之分,而且其境界有高下之别,我们的教育应当把引导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本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

10、肢解成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其次,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确定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上,而不是培养专业工作者,是一种非职业性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和充实人文精神,而不是停留于获得有关的人文知识。知识的获得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达到人性境界的提升。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人性不断提升

11、的精神,而不是把人性降格为兽性或动物性。事实上,一旦人没有了人性,其所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我们今天讲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最后,这一界定是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的,而不是仅就人文文化而言的,也不仅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考虑的,基于此,界定中提出了人文教育目的的达成过程,它是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通过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

12、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内在生长过程,也不是纯粹的文化化成的过程,当然,更不是一个知行脱节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四、相关误解长期以来,教育认识与实践中有一种误解,以为人文教育就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毫无疑问,人文学科教育是重要的一面,但不是全部。如果只限于此,那就不仅窄化了人文教育的内容,而且误解了教育本身,是在人的教育中置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专业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于无所作为的地步,也把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中一些重要的文化经典著作置于阅读范围之外,致使人文教育的对象缺少了必要的滋养成分,也使人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广大教师的支持,其结果对人文教育的开展极为不

13、利,也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实效。我们必须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中扩大教育的视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其中,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五、核心学科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诚然,这里将进行人文教育的视野放在整体文化观上,即不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而且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仅限于人文学科,而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所沉淀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思想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而且所有这些,都要透过其层层外壳而深入到内核去吸取其中的精神养分。这是前面已经讨论过的。这里单列一个问题要讨论的是:从学科上讲,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什么?答案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但就学科范围而言,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