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079347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水 一、教材分析水是水和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每天都有接触水,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初步知道水的特点,并以此对物体分类之后初步接触固体、液体和气体科学概念,又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往往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小组合作,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物

2、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过程与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利用网状图总结对事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4个分别装有水可乐、水、淡盐水、白醋的透明塑料瓶,4只纸杯,实验记录单。学生自带:书本、笔、橡皮等 教师准备的材料:冰块、课件。 七、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4分22分4分3分5分2分(一

3、)创设情境导入1.台风“菲特”给浙江多地带来了水灾。但在我国一些地方旱灾严重。出示旱灾三幅图,了解水与我们的关系。2.教师拿出一瓶不知名的液体,问:这瓶是水吗?追问:你敢喝吗?公布答案,板书:水。3.学生说说水是什么样的。(二)探究水的特点,给物体分类1.老师不小心把一瓶水混进了这些不知名的液体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说说方法。教师指导:扇闻 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尝2.出示“挑战活动一”记录表,学生说说探究方法。科学实验观察记录表第 小组观察方法水可能在几号瓶中我们的理由1.不打开盖子,看一看因为水是( )的。2.打开盖子,扇闻因为水是( )的。3.打开盖子,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尝一尝因为水

4、是( )的。4.想一想它们颜色、气味、味道不同,它们相同的地方是( )。 3.讨论探究注意事项(1)你会提醒同学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2)出示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 不要急着打开盖子看。 分工合作,分步观察。 记录员及时记录,并记录完整。 重点讨论“我们的理由”。 填好观察表,上交实验用品后, 组长到老师这里领取“挑战活动二”。 听到音乐声响起,马上安静坐端正,比比哪组最棒。4.学生分组探究,在学生完成“挑战活动一”后,下发“挑战活动二”:我们会把桌子、橡皮、水、可乐、空气分成三类。(学生继续探究)我把 归为一类,理由是 。我把 归为一类,理由是 。我把 归为一类,理由是 。提示:摸一摸、

5、捏(ni)一捏它们,感觉一样吗? 它们都有固定的形状吗? 它们都看得见吗?5.交流探究情况:部分小组将实验记录单拿到前面利用大屏幕展示介绍。7.小结水的特点水的特点颜色气味味道是否透明是否流动有无固定形状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水的特点吗?(三) 找一找:地球上哪些地方会有水?刚才我们研究了水,那水会在哪些地方呢?1.学生自由发言。2.出示图片找找。3.地球上有这么多地方存在水,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联系课始的三幅图和中国重点缺水地区示意图说说。4.倡议节约用水。(四)课堂巩固(智力闯关)1.辨一辨(1)因为水会流动,所以没有固定的形状。( )(2)橡皮泥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状的物体,没有固定

6、的形状,所以它是液体。( )2.选一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水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冰是( ),水是( ),水蒸气是( )。 A.固体 B. 液体 C.气体 (2)你能用什么方法辨别水和白醋( )【可多选】 A.闻 B. 看 C.摸 D.尝(3)与冰相比,水的特征是( ) A.摸得到 B. 比较重 C.会流动 D.不确定(4)沙子属于() A.固体 B. 流体 C.液体 (五)课堂总结1.学生说说收获。2.利用网状图总结3.课外:上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水的秘密。(六)水是有生命的 看这是两滴水,这两滴水取自同一个地方,右边这滴水的取水人取完水后说了一声“谢谢你”,左边这滴水的取水人取

7、完水后说了一声“混蛋”,结果就这样了。水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惜水,珍惜水,水也懂得人的感情。联系生活,知道水与我们密切相关。了解学生对水已有的认识,了解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知道可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在学生探究之前引导学生分析记录也是十分需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的进行记录,使记录的内容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注意事项自己更能做到。注重学生记录习惯。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应用各种感官进行辨别、探究。这三点提示有利于引导学生能按“固体、液体、气体”给物体分类。学生的发现、想法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利用表格总结,直观展示水的特点。使学生

8、知道全球淡水资源缺乏,从小增强珍惜水的意识。设计作业,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巩固。网状图可以很好地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知道水也是有生命的。八、设计意图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物体,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体,但是学生看到水,不一定可以说出水的特征。观察水比较简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不同的观察手段,得出不同的结论。1.有层次地观察。在设计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观察方法比较单一,所以用了一些引导,逐步有层次的进行观察。从看到闻到尝,层层递进。最后总结,学生很自然就得出水的特点了。2.讲究材料的选择。在试教的时候,进行到“水中哪个袋中”我让学生分步观察七种分别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的物体,即

9、石块、木头、树叶、醋、水、可乐、空气。因为醋、可乐它的气味具有穿透力,扎紧的袋子没破,但气味一闻就闻到了。也谈不上分步观察了,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选择了四个分别装有可乐、水、白醋、盐水的瓶子,让学生分步观察找出“水”,同时知道水是无色、无臭、无味的。3.重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分步观察,知道扇闻,知道不可以随便尝不知名的液体。选择的材料是非常安全的。白醋、盐水、可乐、水都是安全的材料。4.进行长时探究。水中哪个瓶中、给物体分类两个活动贯穿在一起。一个小组完成“挑战活动一”后,教师发放“挑战活动一”任务单,任务单上还有“提示”,便于学生完成。两个活动预留给学生至少22分钟时间,学生有充足时间观察、记录、展示、研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