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06999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结构》教学案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落结构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2)、通过学习群落的结构特征,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2.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群落的结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图你可以看出植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交流。进行新课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思考群落结构主要包括哪些类型?什么是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三)群落结构教师精讲:群落中的各个种群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它们相互依存、

2、相互制约,从而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展示图片: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设疑:群落中的植物由高到低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植物的分层有何意义?学生交流、回答:植物分层情况,森林的地上成层结构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草本群落地上部分一般分为上(高草层)、中(中草层)和下(矮草层)三层。植物的分层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总结: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设疑:1.水生群落有分层现象吗?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 群落中的动物有分层现象吗?动物的分层有何意义?学生

3、讨论,交流。归纳总结:1.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含量等因素决定的。2.群落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也很普遍。例如,在森林的灌木层幼林中,栖息着莺、苇莺、和花鼠等;在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松鼠和貂等;而在树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等。动物之所以分层,主要是由于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过渡: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2、水平结构设疑:群落的水平结构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自学并思考交流。归纳总结: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群落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有:地形、光照、湿度、人和动物的影响等。设

4、疑: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这句话对吗?学生讨论 ,交流。教师点拨:群落应该是指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的生物,说动物群落是不正确;即动物群落也会出现,例如由于水份的含量动物也会出现水平方向上的不同的分布。动物的分布依赖植物的分布。(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条件和食物资源,所以因植物而出现水平结构。如草场的边缘与中心地带,湿地生态系统等。)教师精讲: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一般很少呈现局部范围内的片状分布。例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镶嵌性。3、生态位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什么叫生态位?生态位有哪些特点?生态位的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思考,并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例如,栖息在云杉树上的3种雀类因生活习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位。特点:1.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都会占据一定的生态位。2.生态位互相重叠的生物种群之间竞争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间,食性相同的动物之间的生态位完全重叠,竞争尤为激烈。意义: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群落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