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0665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叙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叙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叙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叙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叙事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学生主动学英语09年3月20号上午,我在为我校七2班上一堂自认为准备充分的英语课,讲得正起劲时,发现有四位学生在看课外书。当时我把所有的书收了上来,还用书拍了他们几个,并罚这几位学生写反思。没想到这几位调皮胆大的学生在反思中写着,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不愿意去学习英语,还说他们的课外书妙趣横生。说真的这几位同学上学期学习劲头还行,但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当时我真是恼火,可我还是理智的去处理这件事。自己看看他们的课外书还真有趣,反省之后找到他们说:“你们不是喜欢有趣吗?给你们几篇有趣的英语短文,下午解释他们哪里有趣?” 没想到他们下午作解释时,讲得头头是道。说那短文真有意思,他们并在全班传阅了。这

2、让我感受颇深。之后和他们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并不是不愿学,而是说英语单词太难记,语法太难懂,学习找不到乐趣,找不到合适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事后我思考,这几位同学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广泛学生群体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处理此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学生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一 教师首先要激活英语课堂气氛。现在回想那节课,虽然知识点讲的面面俱到,但气氛不够活跃。一堂英语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导入简单,找不准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抓不住他们的心理,是产生学生看

3、课外书的外因。以后应更好地利用多种教学技能,形象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次要多了解学生, 及时抓住学生的需求,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特别感兴趣,开始还都是愿意学英语的,只不过后来产生了畏难情绪,出现气馁现象,做老师的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多鼓励。二 让学生首先要多读英语趣文。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同时绝对是记忆单词的一个很好方法。结合情景记忆还能记牢单词。 一谈到阅读,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苦读”。教师让学生读点英语材料,就像给他们吃中药,需要捏着鼻子硬灌下去。自然效果也不会好。 阅读英语应当轻松愉快,要做到这一点,阅读材

4、料的选择是首要的。也就是说,要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材料。这类书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可读性很强。二容易读,不大会产生阅读障碍。三、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至于阅读的方法,我主张一口气读下去,即便有个别单词挡道,只要不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就不必停下来查词典,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子停下来就抄。因为那样会打断思路,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语言吸收上的“潜移默化”,在于获得语感。其次,要让他们多讲。很多学生抱怨 缺乏英语环境,用英语机会少,学过的东西很容易忘记。学生不愿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练习口语,以为这样会对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学生离开课堂

5、之后,不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际,如何巩固所学的知识,如何提高口语技能?其实,用英语的机会很多,只是缺少发现.比如说,自言自语,在公共场合演讲,和同桌谈天说地,都是练习口语的好方法。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展现自己的缺点而错失良机;也不必奢求和老外练习口语,那样的机会毕竟很少。再次,让学生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多学生每天为自己定目标,今天要记住几个单词,朗读和记住几个常用句子,明天又要记住多少.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进度持怀疑态度,不断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结果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学习障碍心理障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最后,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感悟学习。这时必须涉及记忆及读写方法方面,有如何快捷记单词背诵课文的,有如何记语法点的,可以讲是面面俱到。这样的经验介绍涉及面广,能够面向多角度的学生。当经验介绍结束后,要学生立刻写感想及列出今后怎样做。如果做到这一点,学生学英语的气氛就会变浓,学生的英语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从那事发生以后,我上课都在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指导学生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让他们有充分的信心,在愉快的心境下更好地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利辛二中: 车彩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