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而不是重建.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066304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越而不是重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越而不是重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超越而不是重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越而不是重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越而不是重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越而不是重建 有感于王崧舟老师四次擦去板书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小学:戴士龙邮编:236134 电话:13635585471 2014年3月21日,我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市参加了“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践行课程标准理念”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讲授的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去年的树这篇课文。 上课了,王崧舟老师板书课题之后,就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待充分肯定学生的朗读后,王老师直接要求学生读第一小节课文,在读书中王老师把“一棵树和一只鸟可能在什么时候唱歌”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对这个问题显然是有话可说的。此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天天”这个词的出现,创设出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感悟大树和小鸟的深

2、厚情感,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当王老师出示“树长得( ),鸟长得( )”的小练笔时,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王老师一边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练笔,一边把学生的作业板书在黑板上:高大、粗壮;美丽、小巧。我感叹在这里王老师把句子的拓展落到了实处,这种拓展文中语句的方法我也可以学会。接下来王老师的做法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让学生把自己的拓展课文片段和原文对比,在对比中看出原文中并没有学生笔下的修饰语,王老师果断地擦去了刚刚写上的板书后,留给学生一个问题,即作者为什么不写外貌。我觉察到在课文开头部分的教学王老师是下足功夫的,但现在结果好像又回归到了原点。这是王老师指导学生的第一次练笔,。第二次练笔出现在角色对话的修

3、饰语部分,王老师把本组课文中巨人的花园中有感情描写的旁白拿出来做例子,指导学生写出本课中有感情,有心情的旁白出来,这样才能读出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次学生做得更好,想到了“依依不舍地说、心急如焚地说、难过的说、焦急地说”如此等等。王老师再次把学生的练笔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感悟,可以看出尽管是四年级的小学生,都能清清楚楚体会到大树和小鸟之间的深厚情感。接着王老师要求学生走进课文,问学生是作者不会在课文中写表情吗?为什么不写表情呢?王老师又一次擦去了自己的板书。王老师指导学生的第三次练笔在课文的结尾处,引导学生写出小鸟看着灯火会说出什么话语,王老师耐心地写出学生的扩展词句,体验此时小鸟

4、自责、伤感、思念、疼爱的复杂心理。还是如同前两次一样,王老师认真写出学生的练笔作业又一一擦去,让学生体会作者是不是写不好心理活动。 课文讲到最后,我们看到尽管王崧舟老师一节课没有停止写字,但是黑板上只剩下除课题之外的“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情”这几个字了。王老师告诉学生课文中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情,并不是作者不会写,而是这种平淡的课文恰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王老师最后又把这几个字也擦掉了。王崧舟老师告诉学生读童话,不能陈腐于文字的局限,要放飞想象的翅膀,走到文字背后,这才是最可贵的。王崧舟老师把当下语文老师教学中为了语言的运用而生硬地运用的现象称为“语用焦虑”,强调老师要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语文教学要基于语境,在语境中,为了语境,还原到课文的语境里,把学法指导放到语境中。听王崧舟老师的讲课和讲座,我懂得了语文教师要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把握好“准确”这个底线之后,把教材变成自己的教材是可以做到的。超越教材而不是远离教材的重新建构新的教学内容。王崧舟老师的这节语文课虽然黑板上没有留下板书,但是我相信学生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是深深地留在了心中的。学生今后面对去年的树这类文本时,他们一定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自我,达到语文学习的新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