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06478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视镜设计基础知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知识 汽车后视镜知识讲座Tags: 后视镜一、关于后视镜的基本介绍; r- ; D3 v W8 M; c1、后视镜是一种由镜片、保持部分、支持安装部分(包括缓冲机构)等几部分组成的,能在规定的视野内,映出汽车后方清晰图象的装置。4 H% S2 u, b2 . IJ# Y2 ; I; b. 2 K: yg2、关于后视镜的常用分类。8 z8 o3 h6 ! _* 3 M4 PA、以安装位置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H: v2 j! O- ( B# h$ S. _2 B/ O0 rB、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2

2、J! r8 u # JC、以镜面结构分,不同的镜面结构用途不一样。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根据光的反射规律,这种镜面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0 q# ; T) & 轿车及其它轻型乘用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大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和大货车)一般装配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9 M) D, S2 F2 f( n$ p/ h U% ?( v+ 9 Q8 I7 f( o3、关于后视镜的视

3、野问题。$ / u9 ?. / Z4 P- m后视镜有一个视野的问题,也就是指镜面所能够反映到的范围。业界有视野三要素的提法,即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和后视镜的曲率半径,这三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1 F& T, W) M$ Y. V) j& YA、当后视镜的距离和尺寸相同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当镜面的曲率半径相同时,镜面的尺寸越大,镜面反映的视野越大。但是,事物总有两重性,虽然镜面的曲率半径越小视野范围越大,但同时镜面反映的物体变形程度也越大,这有些像“哈哈镜”,往往会造成驾驶者的错觉。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有一个映像失真率的问题。行业标准规定,平面

4、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凸面镜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要求不能反映有歪曲变形的实物图像。因此,镜面的曲率半径就有一个限制范围,行业标准规定外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R1200,内后视镜的曲率半径为无限大(平面镜)。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出现了既能尽可能扩大视野又能保证主视区的失真率不至于过大的双曲率镜面。1 m- |! s& y1 v8 w, R- f7 O关于双曲率:我们称其为“双曲率”,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变曲率镜面,它是在普通球面镜面的制造过程中,利用局部成型技术,制造出来的凸面镜。这种镜面内侧约3/4面积是普通固定曲率曲面(即主视区),而外侧约1/4面积是由普通曲率向一

5、个更小曲率逐渐圆滑过渡的曲面。现在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应用也最广的是德国的双曲率镜面(如下图)。7 6 k7 K4 R$ m+ i1 d( n1 : B% O 镜片截面曲线的计算公式(轿车): + s- X* D* i( Q对于单曲面区域: 9 ! U: z& Z. Y3 w+ k对于变曲面区域: $ , i% i6 B. - Q+ u/ q其中:Rc=2000;14006 n9 V& q6 J4 V c# L5 H. U9 u y: ?6 I, X. h; H3 + Q3 6 ma=190% r7 l. D: t7 w6 C4 U1 e9 P+ |K= $ G9 d+ W7 r: p* x,

6、Bn7 Q, R由于双曲率增大的那部分视野是利用变曲率区域来实现的,因此这部分视野的失真率较高,已不符合上述行业标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鉴于此,新版的行业标准中删去了对镜面失真率的要求。. I( Z5 a! 5 t+ o# ?2 N& : k A* C1 S1 K * KB、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也就是后视镜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后视镜的视野、清晰程度和汽车轮廓尺寸,对行车安全很重要。因此后视镜的安装位置在达到行业标准的视野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靠近驾驶者的眼睛,应方便驾驶者观察,头部及眼球转动尽量小;应安装在车身上下振动最小的位置上。以现在的轿车为例,外后视镜主要装配在前车门上。 l/ #

7、 l: K, F( H/ s5 C Q- Z. $ * _9 |$ Y6 y: OC、后视镜视野的测定。这个视野指的是驾驶员双眼所见的总视野,通常的测定后视镜视野的方法是,在驾驶员眼点处设置大功率的光源,通过后视镜反射后,检测垂直监视屏上的反射光。6 K+ H: 1 S6 c驾驶员眼点的确定:通过驾驶员的设计乘坐位置中心(即驾驶员座椅的对称中心位置),作一个平行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0 k* : Z: _9 B) a下图所示为针对轿车

8、的后视镜视野要求。1 m6 a- j4 B; w8 s- 4 FY6 v- X/ s# c5 G: L8 Z* l( v视野测定时的障碍物要求:7 a2 N$ Z8 t5 R测定内后视镜视野时,允许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和加热元件等不见遮挡部分视野,但遮挡部分的总和应占所规定视野的15%以下。4 l; e rz8 x9 测定外后视镜视野时,只要车身结构和门把手、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后保险杠两端和后视镜反射面清洗装置等部件所遮挡部分的总和占所规定视野的10%以下即可。/ E/ L- . Q7 B1 E+ 5 h& 2 Q) j4 q4、关于后视镜的反射率。/ o( H% _! m, D9 b

9、4 f& ) * 后视镜有一个反射率指标,反射率越大镜面反映的图像越清晰。: b. p, a$ e. M+ P5 |# X反射率的大小与镜面反射膜的镀层材料以及镀层位置有关:镜片外表面镀膜,一般用铬为材料,反射率较低,最小反射率为40%;镜片内表面镀膜,一般用银、铝为材料,反射率较高,最小反射率为80%。: e* s; |0 E( b; Y1 W( U, i g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大灯的照射下,经内后视镜的反射会使驾驶者产生眩目感,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内后视镜一般采用棱形镜,虽然镜面也是平的,但其截面形状是棱形,它利用棱形镜的表面反射率与里面反射率不一样的特点,

10、达到无眩目要求。白天采用反射率为80%的银质或铝质里面反射膜,晚上则用反射率只有4%左右的表面玻璃。为此,晚上只需略为将白天位置的内后视镜转动一下角度就行了。3 / Z! g2 r! Z4 Z目前有一种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有一面含有光化学物质的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两个光敏二极管分别设置在后视镜的前面及背面,分别接收汽车前面及后面射来的光线。当车后面跟随车辆的大灯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时,此时后面的光强于前面的光,此反差被两个光敏二极管感知并向电子控制器输出一个电讯号到后视镜导电层上,致使后视镜镜面电化层颜色变深,此时再强的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也不会反射到驾驶者眼睛上,不会晃眼

11、。8 M# X& H# e2 s防眩目后视镜固然能防眩目,但在从车库倒车出来时由于车后面的光线较强而车前光线弱,此时后视镜如变暗就不利于倒车时看清车后情况,因此一些汽车便设计成当汽车挂倒挡时能自动取消防眩目功能。如没有自动取消功能的也会设计有手动取消防眩目功能。& o/ 1 y$ 4 i5 L5 r# x# H0 X/ 9 f& Z5 m) Z5、对于外后视镜的基本要求。0 r1 3 6 b9 P$ g# - V! I$ D外后视镜外形轮廓不但影响到车身的外观,也影响到车身尺寸,行业标准有轿车外后视镜的安装位置不得超出汽车最外侧250毫米的规定。同时,由于一般轿车的速度提高,风阻和噪声是一个重

12、要问题,因此外后视镜外形轮廓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用园滑的线条尽量减少风阻及风噪5 Fj( 7 A w A外后视镜的控制方式有电动式和手动式。电动式外后视镜的镜片后面装有驱动机构,它由小型可逆式直流电动机、减速齿轮、电磁离合器组成,驾驶者在车内控制开关对外后视镜进行上下左右调整,调整范围30度以内,并可以折叠。手动式外后视镜多采用杠杆式,也有软轴式。驾驶者在驾驶座上摆动车门上相应的小手柄,即可上下左右调整镜面角度,这种手动后视镜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装配在经济型轿车上。( F) C, I2 Q0 v; R- p; m# ?+ B6 D. y9 J7 p( Q1 ?1 二、关于后视镜的正确使用位置。)

13、 X2 v; l; K* E4 M9 j! 0 X4 7 c# 6 W1、内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b/ j/ _; M6 P5 |# C- l& S$ C ?6 E( 0 y& P2、左侧外后视镜:上、下位置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1 H4 y) O1 X6 * L$ 9 O5 L3 n4 i3 l: G2 ?3、右侧外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

14、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6 Q6 F) K# i* Z* ?1 g9 E5 p Q i& a2 0 V4 _ C4 z! P G三、关于行车视野死角问题。, Y7 u7 p1 x9 S8 ?2 Q所谓行车视野死角,就是行车时人在不回头或转头的情况下,无法看见的部分视野环境。) . S4 Q T, I$ j e$ j0 Z( t; r! k) 1、在正常静止状态下,人的双眼视野可达210度,有150度的“天生的视野死角”。% Y) u) M/ o7 H( J# F2、在210的视野中,真正看的

15、清楚的只有70度。 e Z0 P* ?# ! r3、但是在行车时,人的视角大小是不一定的,它和行车速度是有关系的。2 C2 j0 6 y! o( Q$ z4、就轿车而言,由于车辆结构所限,其前部与侧部的死角是无发避免的,天生的。下图中红色为视野死角,淡蓝色为可见视野。( S+ a! _ S5 ( i c! s5、对于车辆后部视野。! e/ X i4 Q8 e: y/ s未装后视镜时,后部视野全面死角。 7 B9 W7 v, wT- S3 c加装普通后视镜后,仍存在很大的死角。 - N, _; N/ / n加装双曲率外后视镜后,视野死角大大减少,但仍无法完全避免存在死角。 & v y3 v! D5 _% B! 9 M鉴于以上,我们在开车时,应在充分利用后视镜的前提下注意行车视野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