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05643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word版)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滚动循环”教学“10+30+5”模式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 作者: 胡志民 一、实行10+30+5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意义本模式给了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在课上学习的整个过程亲历、亲为,完全参与其中,有目的、有方向、有兴趣、有成就感。把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

2、力,责任意识为终极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二、10+30+5的解释 10+30+5是指课堂时间的分配,老师讲解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30分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时间,5分钟是目标回顾,成果检测。三、10+30+5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本本的不同,传统课堂是“先讲后学或“只讲不学”,像老师站在讲台上凌空泼水,底下的人能接多少算多少,而本模式是“先学后讲或“只学不讲或“边学边讲,是老师在领着学生找“水源”,学习的重心是学生,老师只起到设计-本模式下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在学生合作、展示的过程中极易拓展和衍生出许多新的学习目标,在时间把握上没有传统课堂的精确性,往往难以完成教学任

3、务.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有大时间观念,本课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衍生出的新目标“滚动”到下一节课,在一周或一个单元形成一个闭合循环.六步,一论坛”教学法教准备工作:各教研组,每小周安排半天的集备时间,讨论研究本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好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准 班主任协同科任老师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将全班学生均衡分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8-10人)每组定出12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本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老师工作前置,把老师在课上的“讲功”移到了课前的“备功”,大量的工作体现在老师的备课上,由过去的以备知识为主转为重点备学生、备预设、备指导、备标准,要为学生准备

4、好科学的、梯度适中的导学案。一、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设置,各学科主任组织设计,报教导处,基本要求是格式大致统一,按着“三型、六步的要求编写,做到步骤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典型例题,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备好集体备课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扶优扶强。二、集体备课些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

5、专业发展。(一)集体备课的安排1时间:每教研组每小周自行确定半天的集备时间,报教导处.2参加人员:教研组全体老师,没极特殊的情况不允许请假,学校抽查,如不参加按旷工一日处理。3组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的时间,在本教研组参加集体备课,准备好参考资料,主备教师(上次集备定好的)带已准备好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学科主任要参与指导,并填写好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集体备课结束后,组长要把记录单交教导处,存档备查。(二)集体备课的内容1研讨教学内容 研讨下一教学周(备课日的第二天至下一备课日)的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时间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

6、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题目选编内容、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三型的实施方法。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交文印室印刷,预习展示课上交给学生。2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再下一教学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一教学周里根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做准备。3确定标兵课商定下一教学周,一至二节标兵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内容。标兵课必须是在本组本学科充分听评课的基础上推出,标兵课的排序,将代表本学科组,本

7、年级组一周教学排序.各学科根据老师情况,要自行排出顺序。每周的标兵课,要是不同的人。(三)备课纪律1严格遵守时间。语数外集体备课时间基本定在下午;体音美,物地生,政史定在上午.备课时间一到,老师要准时到办公室签到,不准代签。2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控,不能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3年级主任负责督察,学科主任亲临指导,教导处抽查,结果计人月评比。三、个人备课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反复拆合、总结规律、提炼方法。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备标

8、准按照“三型、六步、一论坛”教学法的课堂评价标准备课。四、上课(一)预习展示课本模式最重要的是“预习展示课”,它在三课型中占有主导地位。预习课达不到学案设计的目的,后面的两个课型将无法进行,预习展示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12节课,必须让学生在学案的基础上完成A、B、C三类目标,对D级目标,要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做为“提升展示课的目标。本课型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学案的作用,利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在老师深入指导的前提下,教学目标基本完成70一80。“预习展示课中展示的内容要少而精,要对“提升展示”有指导和铺垫意义。预习展示课要注意几点:1老师一定要制定好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而有梯度的目标。

9、2学生在独学时,目标往往是最易完成的,自己要深入其中,深入思考,投入度要高。3学生要动笔,不能光看不做,那样效果不好。4对学时,两个或几个人要充分发表意见,形成统一的内容,达成几个人的共识。5群学时,组长需发挥组长的作用,让每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但组长要有确定权,最后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将每个人的疑问汇总,解疑质疑。6教师在独学、对学、群学中要深入学生之中作具体的指导,要注意从方法上指导,不能单单去说问题的答案。 7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可随展随学,方式要灵活,需要展示的时候就展示,不能一成不变.(二)提升展示课“提升展示课旨在对“预习展示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组间质疑,提升学习的目

10、标,拓展出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此课型中,重点在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提升展示课最重要的几点: 1展示的聚集问题展示课的聚集首先是课型的需要,其次“聚集”能最大限度发挥本课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最快地在靠近自己的板面,展示本组的“展示内容,达到课堂大容量的要求。聚集的要求是:(1)动作要快,过程中动腿不动嘴。展示的同学要照顾到全面,迅速进入“角色”,展示开始。(2)聚焦时避免教师站在聚焦处,要关照学生按要求运动,自己要站在便于指导,点拨的学生位置上。(3)聚焦时要避免

11、学生“平行站位,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最佳位置,不影响听课。2展示时的学生要求: (1)“展示”的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组展示评价完,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展示时,要手持教鞭,身子不挡板面。 (2)展示时,要求学生声音宏亮量脱稿或牛脱稿。3展示时的老师要求:(1)展示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倾听,随时记录,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2)教师要及时点拨。此种课型中最显老师的“功夫”的地方是“点拨。老师的“点拨要及时,“含金量要高”,在学生无法达到的“地方”一语中的,引导学生到达本课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三)巩固展示课“巩固展示课”是在前两种课型的基础上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落实

12、的环节。在此课型中,彰显的是老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求老师根据目标的需要设计出梯度、难度适中的练习题,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独立合作”完成,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此课型的展示在于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和表现,要让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总结规律、归纳方法,达到最佳的求知状态。要求:1对巩固练习题目要动笔完成,先独立后合作.2要设置附加题,引导优生提高。3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理顺知识脉络,不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四)“一论坛”此种课型,最大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的弊端是学习容易浮浅,表面的热闹掩盖了知识的扎实

13、,最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单元论坛”的设置,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以扎实知识为第一要义,要求是:1每单元授课结束后,老师要对本单元知识结构做一整体梳理,与学生一道利用1-2节课,举行“论坛的方式,师生共同展示,为本单元建立“知识树”,揪住问题不放,直至解决为准。2在此环节要充分发挥老师的“精讲作用,对本单元授课环节中挖掘不到的问题,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补充”,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3在本环节要安排单元检测,检测结果当堂公布,对存在问题决不拖到下一单元.4“单元论坛”要求学生单独设置笔记,长期保存,作为初三复习时的第一材料。设置“单元重点”、“自我认识的难点”、“共同存在的易

14、错点及“我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自我学习评价”等项目。五、下课就不能进步。”课后师生做好后续工作,才能巩固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效益。(一)教师1老师要对课堂进行教学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2教师要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归类。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要通过巩固展示课解决。(二)学生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得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本学习

15、小组的成功做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2对本课的内容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对子组,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不留“后遗症”.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是学生的知识“背囊”,是期末和初三复习的最佳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的体会、感悟,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生沉浸于“我能学好”的喜悦中时,必然会产生更强烈的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plenary session, each ses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problems have been arranged, you can concentrate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s. Previous plenary session is often branded with a central leading collective, often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