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50551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字音字形总结复习:常见错字128例.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错字128例“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 “黯然”不能写作“暗然”。 “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 “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

2、,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 “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 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 “表率

3、”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

4、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 “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

5、。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 按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蜂拥”不能写作“蜂涌”。 “分”与“份”。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

6、则,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 “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 “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 “复”与“覆”。原简化字总表把“覆”简化为“复”。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了“覆”的规范字资格,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

7、盖”、“覆灭”等,不用“复”。 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 “伏法”是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是指服刑。 “竿”与“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 “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

8、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观摩”与“观摹”。“观摹”指照样子写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观摩”则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观摩大会”等不要误用“观摹”。 “该工厂”、“该学校”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的写法。 “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一些。 “国是”与“国事”。“国是”的“是”,有“正确”的意思,使用范围比较窄,如“共商国是”。“国事

9、”指国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语,如“国事访问”;也可作宾语,如“关心国事”。 “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寒暄”不能写作“寒喧”。 “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 “合龙”与“合拢”。“合龙”特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因为施工中的桥梁或堤坝的中间一段称作“龙口”,所以这种接合工作叫“合龙”。“合拢”可指堤坝、桥梁以外一般事物的闭合。 “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 “候”与“侯”。“侯”字只有

10、两个义项:()姓;()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 “笔画”与“笔划”。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 “化妆”与“化装”。“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 “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 “荟萃”不要写作“荟翠”。 “竟然”不要写作“竞然”。 “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11、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简朴”与“俭朴”。“俭朴”只指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 “接合”与“结合”。“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 “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 “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 “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 “即

12、”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 “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 “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说常用的是“忌妒”。 “家具”不能写成“傢俱”。 “请柬”“柬贴”的“柬”不写作“简”。 “精简”一般不写作“精减”。 对“空穴来风”,有的

13、词典解释为有根据、事出有因;有的则说是表示子虚乌有、没有根据;有的词典干脆把两种相反的解释一并列出。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辑组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几年来使用这个成语的实例分析,发现当代使用“空穴来风”表示“事出有因”的还未遇到,因此只取了“没有根据”这一个义项。 “厉害”与“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 “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 “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连”和“联”。“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

14、”、“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 “瞭望”不能写作“了望”。 “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 “啰”与“罗”。按国家语委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啰嗦”的“啰”不要简化写成“罗”。 “练”与“炼”。“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炼”与火、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与炼丹有关。“练字”是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体育锻炼”不能写作“练”。 “澜”与“斓”。“波澜”不能写作“波斓”。 “迈”是“英里”的音译词,不是指公里。 “谜团”不要写作“迷团”。 “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 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