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05404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中国现代诗歌是现代文学园圃中绚丽的花朵。它乘着想象的翅膀,喷发着火山般的热情,放射着奋斗的光辉,诗人们用多彩的画笔将生活点染成五彩缤纷的梦想,浓缩成爱的颂歌,阐释成人间的至道。闻一多走来了,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美好愿望,将利剑刺向了黑暗与丑恶的现实;徐志摩走来了,他将一腔的真情,留在了魂牵梦萦的康桥;艾青走来了,他用片片洁白的雪花装扮出妖娆的祖国;食指走来了,他用自己的笔挥洒出了心中的郁闷与哲思;舒婷走来了,她用炽热的青春将勇敢的精神焊接在历史的断裂处。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诗,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赏美文选择的诠释卢锡铭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一泻千里

2、,除了它有深厚的积聚之外,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千里良驹闯进迷谷,急需的不是在断崖绝壁上的左冲右突,而是冷静地分析山路在何方。撞了南墙不回头,勇是勇了,但这实属不堪称道的匹夫之勇,人何苦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现代人应该学会选择。看见别人下海,游得那么舒坦那么潇洒!你想跟着,下海前,首先了解一下海的深浅和自己是否是只旱鸭子,人到了抵抗不住诱惑时,往往忘掉最起码的常识。从众心理亦是一种可怕的惰性,看见别人都往同一条路上拥,自己亦拼命往那条路上挤。其实,如能果敢地另辟蹊径,寻找一条适合自己潜行的小路,最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你比别人早到目的地。只要心中有奔突的内火,哪怕前面挡道的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冰山,

3、亦可以把它熔掉。人到了别无选择的时候,只有高擎力量和智慧的火炬勇敢地突围。机遇,像一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向任何人都敞开着,只要你准备好舟楫,你随时可以荡起你那希望的双桨。至于你能否闯出那八卦图般的迷阵,到达理想的彼岸,这就不仅要看你划船的功力与毅力,而且要看你选择航道的本领了。选择,不要奢望一次成功,这要有赖于漫漫人生路上感性的积聚与理性的升华。感性的积聚使人聪敏,理性的升华使人睿智。这种积聚与升华到了家,那梦想成真便不是一句海市蜃楼般的空话。【课内挖掘】1“我下决心:用痛苦来作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这是被称作“新诗第一人”的食指

4、写下的豪壮誓言。诗人经历过插队、参军等生活辗转的磨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诗人无法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愿望,被无情的现实抛弃在坎坷的生活之路上。但是他从不埋怨,从不失望。他用自己的诗,用真情,用他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力量,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信念热爱生命笑对磨难永不言弃2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是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不惧恐吓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用殷红的鲜血彰显了他直面民族

5、苦难的勇气。艾青也是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为时代立言、为百姓请命的勇者。面对日寇的入侵,他奋笔疾书,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诗篇,表达了他对一个苦难民族的悲悯情怀。可运用到直面苦难、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勇气、正义等立意的作文中。精彩运用1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生命,我们才有可能拥有其他的一切。虽然每个动植物的生命对于大自然来说都是非常渺小的,但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生灵,大自然就会暗淡无光。对待生命正确而严肃的态度,那就是热爱。只有热爱生命,才不会在困境中跌倒,不被暂时的挫折打败。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生命,只有自己的生命不被夺走,我们才能得到其他想要得到

6、的东西。换句话说,你如果不热爱自己的生命,失去了生命,你还能做什么呢?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轻地翻开诗人徐志摩的诗集,我仿佛徜徉在春天的绿色里,心里满载着清新与恬淡,眼前是豁然开朗的明丽。我喜欢安静地呆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享受着冬至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静静地品味着那一行行思念的诗句,荒芜的心灵在书的世界里寻觅,寻觅,搜寻着童年的点点滴滴 (高考作文找童年)【课外运用】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宋晓杰有一种别离无声无息,唯有渐行渐远的切肤之痛。从梦的边缘醒来,隐约听到车轮穿过夜雨的声音,穿过清晨的声音,或者也穿过往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场甘霖潸然降临,默

7、默地滋养与浸润。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沉郁着,似闲愁无边无际。忘记了最初的来路是朝向哪个方向;忘记了是晴着,还是阴着;忘记了惊鸿一瞥怎样找到了绿洲;忘记了第一个牵系命运的手势怎样匆匆挥就。我在最后的一片云中,看到了殷泽的离去;在最后的一滴雨中,看到了你犹疑的泪滴。 静悄悄的别离是怎样的不朽,我始终不懂,是谁在暗处操纵着记忆的列车穿过时光的隧道,轰鸣着远去。当周遭恢复了往日的沉寂,在路旁众多的树木中,会不会有一枚早慧早熟的叶子,忍不住伤心地坠落,其余的树叶仍毫发无损地沉默着,岁月的尘埃纷纭落定。平凡的一生,往往因为一束平常的目光,或者一个跳跃的念头而改变。无意,也是有意。静悄悄的别离是雨后空寂的林间

8、小径,铺满金黄的落叶;是大写意的国画,荡着悠远的诗意;是午夜曼妙的乐曲,舒缓自如地淡去;是人与人在逐渐走近,心与心却拉开了距离。一股潮湿的水汽轻烟一样飘散,一种温柔的情愫冰霜一样消融。还不到深秋,可是,我的头脑中却充满了枫叶的粲然、落花的萧飒、青草的凄凄。一种凄楚的美、破败的美、残存的美,一股凝重、沉实的气息。为什么人生的季节与现实的四季不能完全地吻合?敏锐的内心却与现实的丰歉、亏盈有着惯性的联系。还不到深秋,我就看到了收割后空旷的田野,还有我腕上轻飘飘的竹篮。我痛恨我的不谙稼穑。忠厚、朴质的土地不偏袒任何一颗种子,除非有什么挡住了从种子通往果实的道路。月台上,星辉倾泻,凝眸无语;栈桥旁,汽笛

9、长鸣,兰舟催发。一阕阕妩媚婉约的词,一曲曲低回断肠的箫。无处停泊、无处停泊。在悄悄里,烦忧又忘忧;在悄悄里,摄魂又销魂。遥远的今生究竟有多远?我在一路探寻中慢慢离开你的视线,以及你心灵的港湾。夕阳下,柳浪深处,长亭短亭殷勤相送,如流的箫声起于逝水之湄。荡漾,如烟如雾,柔媚中蕴藉着风骨;哀怨,似梦似幻,流连中充溢着果决。注定会有这样一段缥缈的音韵点染冗重的今生。这个结局我清楚地知道。泊走你的那一湾水,明亮了我的一生。赏析:从本文的结构上看,它段落分明,脉络清晰,看起来极富美感。文章步步紧扣、层层展开,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得非常自然,毫无艰涩之态。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精练简洁却极富意蕴,令人深思。从本

10、文的内容上看,它并非是简单地写别离,更是由别离引发了对人生、对感情、对自我的思考:“平凡的一生,往往因为一束平常的目光,或者一个跳跃的念头而改变。无意,也是有意。”“注定会有这样一段缥缈的音韵点染冗重的今生。这个结局我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次的思考,是一次次主题的升华,是文章的意蕴和内涵所在。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篙/枯槁霉菌/细菌聒噪/恬不知耻B憔悴/荟萃血痕/鲜血塑造/追本溯源C巢穴/窠臼家畜/畜养锉刀/愈挫愈勇D双翼/希冀葛藤/和蔼媒妁/真知灼见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go/go,jn,gu/tin;B项,cu,xu,s,C项,cho/k,ch/

11、x,cu;D项,y/j,g/i,shu/zhu。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必须洞察大局,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真不知道他会将大家带向何方。观众们见到了杨洋,惊呼着拥了上去,献花、合影,兴奋不已,但是有个小女孩却面带羞涩,只敢对偶像侧目而视。有些人平时工作不认真,懒惰散漫,上班打游戏、网购时精神抖擞,一旦分配任务他就打瞌睡,同事批评他,他还一脸安之若素的样子。梅长苏经历了烈焰焚身、锉骨削皮的千般苦楚,病愈之后体格柔弱,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其实他心智极坚,是个绵里藏针的谋略家。有的父母说话啰嗦,能把一个小事情翻来覆去说好多遍,孩子

12、每天都要受到他们的“洗礼”,耳濡目染,有的宁愿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也不愿意回家。学生活动的安排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知识学习,而眼下有些课堂学生活动从头搞到尾,热热闹闹,但是知识学习的容量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这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ABC D解析:“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使用正确。“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又愤恨。不合语境。“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使用正确。“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合语境。“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

13、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使用正确。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已成为世博会江西馆的标志,青花瓷不仅是江西悠久灿烂文明的重要象征,而且也是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B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往往喊着干部年轻化的旗号,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无形中等于推行了年龄歧视。C近日,在海拔1 613米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只棕白色的另类大熊猫,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物科研室已把它保护起来。D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齐全,早在1960年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解析:B项,搭配不当,“喊着”

14、改为“打着”或“旗号”改为“口号”,另外“推行”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错误做法”;C项,语序不当,“一座”应放在“海拔”前;D项,成分残缺,“最齐全”后面加上“的院校”。答案:A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犬子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全靠老师您的悉心指导,我内心非常感激。B阁下降尊纡贵,千里迢迢拜访寒舍,鄙人深感荣幸。C毕业时,你送给我的书和照片,我一直惠存着。每当想起你,我都会拿出来看看。D承蒙您老亲自奉书指导,我读后受益匪浅,然因琐事繁杂,未能及时回信,望见谅。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项,“拜访”是敬辞,这里误用,可改为“光临”。C项,“惠存”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

15、“奉书”是谦辞,是说自己给人写信,不能用于别人。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去乡下秦德龙若是真的没人种庄稼,我们以后吃什么呢?董阳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并为此而担忧。他决定去乡下搞一个调研,看看农民都在干什么,分析以后如何解决口粮问题。穿过一片又一片茂盛的玉米地,他的脑子还在想着这个问题。这也申遗,那也申遗,要不要把种植庄稼的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呢?到了一处乡村,只见到几个老人和一群孩子。类似的报道他在报纸上读过,成年人都到城市挣钱去了,村里只剩下些孤寡老人和孩子。那么,是谁种下了那一片片庄稼呢?董阳问村里的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播种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会回来,回不来的,就花钱找人播种。收割的时候也是这样,总不能让庄稼地荒着。董阳又问,花钱找人,能找得到吗?老人肯定地说,能找到。老人又说,总有一些人离不开土地,只要多花钱就是了。董阳继续问,你能帮我找几个留下来的农民吗?老人摇摇头,表示不能。老人说,他们忙着呢,哪有闲工夫陪你说话?停了一会儿,老人说,你过年的时候来吧,能见到许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