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05388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封面、目录、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社会思品精品教案集2011学年第1学期2011学年第1学期初三社会备课组精品教案目录1.改革开放的年代陈华2.独立自主,和平共处陈华3.冷战后的“和平”主题.陈明霞4.一道难解的题.陈炯鹏5.资源问题.马文平6.环境问题.陈炯鹏7.看不见的手.徐建波8.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杨利琴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陈明霞10.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徐建波改革开放的年代 原主备教师:陈华 主修改(备)教师:陈华 年级:九年级学科:历史与社会 备注:重编 2011年9月16日一、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时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中国进

2、入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理解伟大成就的取得不仅靠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也是党和国家正确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让学生认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知道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及成就;学会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通过分析讨论成就取得的原因,认识党的战略决策方针的正确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3、拥护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三、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成就。四、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五、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出改革开放。新课讲解:一、改革开放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为什么?(一)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意义。幻灯片展示:时间 内容:恢复了 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选举 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 的伟大决策。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历史新时期,即实现 。(二)图片展示开会的相关场景。二、改革开放的历程(一)改革

4、1、农村(1)提问:改革最先在哪里开始,有什么伟大创举?根据上一课所学说说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什么弊端?(2)回答:改革最先在农村进行,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前大家共同劳动,平均主义,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3)图片展示:小岗村的责任书以及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的变化(4)结合书本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有什么作用呢?补充: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及影响。2、城市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材料展示:1978年与1987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表,观察发现了什么变

5、化?(二)开放1、提问:最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哪几个?目的是什么?2、开放的进程。3、图片展示开放的格局: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三、改革开放的成就(一)图片展示深圳速度与小渔村的巨变、浦东新貌与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图片,说一说深圳和浦东的巨变有什么共同点?深圳与浦东的成就说明了什么?(二)图片展示奥运会成功举办、APEC会议召开、世博会成功召开;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三)图片展示过去的生产用品与现在的用品进行对比,以及人们生活用品和休闲方式的变化,说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四)归纳改革开放的意义: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

6、所未有的提高。课堂小结: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练习六、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想让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要注意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要切实联系个人生活和社会实际,知识的讲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本课时教学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感悟的过程。本课的设计思路清晰,但有以下两方面需要改进。一、 联系前后知识,注意复习巩固文中讲到历史的转折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初二历史中有没有历史转折点,引导学生复习遵义会议的内容,帮助

7、学生总结中共历史上两次转折。“改”字也可以做文章,学过知识中涉及到改的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这些改都是舍弃了原来旧的制度而建立新的制度,既可以让学生联系原来的知识,又能对改革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二、 利用新闻素材,加强时政引导改革开放可以结合的知识点较多,如温家宝总理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会议上的讲话的相关数据,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新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有更全面的认识。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原主备教师:陈华 主修改(备)教师:陈华 年级:九年级学科:历史与社会 备注:重编 2011年9月20日一、 学情与教材分

8、析第三课主要概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但为保持相对的完整性,本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呈现。以中美关系的发展作为探究重点,在“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外交逐步走向成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我国的外交关系特点以及对世界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化,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和平共处的外交意识。三、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各阶段外交关系的特点。四、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与世界形势的关系。五、 教学过程导入:材料展示新中国

9、成立初期的国际背景,思考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新中国如何展开外交?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新课讲解:(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自学思考: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哪三条外交原则?如何理解?有什么意义?(二)五十年代的外交1、周恩来还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有什么意义?2、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还提出什么方针?3、图片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三)七十年代的外交1、图片1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图片2反映了中国和哪个国家的交往史实?3、图片3展示,用一句话概括图片反映的中美关系。4、思考:为什么从7

10、0年代开始,中美关系有所改变,出现好的势头?回答后得出答案: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美国同苏联争霸,联合中国牵制苏联中国反对苏联搞霸权主义,与美关系改善以抗衡苏联。5、出示中美联合公报的材料,谈谈对中美关系演变的看法?(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关系1、看书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何新内容?2、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哪些伟大成就?(1)图片展示APEC会议召开场景。有什么意义?(2)提问:上海合作组织有哪些成员国,其成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国有何意义?(3)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召开过哪些重要会议。课堂小结六、 教学反思在

11、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时间顺序把课堂分成三部分:建国初期的外交、七十年代的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外交成就,思路较为清晰。同时找了每一个时段的外交成果的图片,配合教学过程有选择地展示给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营造了教学情境、烘托了教学主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课堂总结,起到了引导学生整理、巩固课文知识,形成正确认识,深化教学主题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这节课设计缺乏创新,材料引进方面还需要结合最新的时政,让学生对当今世界的外交关系有更新的认识。“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原主备教师:杨利琴 主修改(备)教师:陈明霞 年级:九年级

12、学科:历史与社会 备注: 2011年9月6日一、学情与教材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世界力量对比的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恐怖主义力量的增长,民族矛盾的激化,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教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等等,迫切需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和发展。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说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和平;说出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遭受的挫折及“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说出“北约”东扩的原因及影响;说出当今世界和平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 2. 过程与方法:分析资料,认识当今时代的主题,并正确分析当今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

13、化和平意识。三、教学重点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遭受的挫折及“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四、教学难点世界和平遭遇的一系列挑战。五、教学过程(一)时事导入引入利比亚的时事材料,让学生了解利比亚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不和平的因素。(二)视频感受 采用了苏联解体这个视频材料,让学生体会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存在哪些不和平的因素。(三)和平在哪里1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相关史实的了解与分析,让学生得出当今世界的格局变化,直接归结到和平主题。2再具体了解北约东扩,以及造成的影响。3列举当今世界的不和平问题,及形成的原因。特别指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让学生了解世界上还发生了哪些恐怖主义的事件?以

14、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四)呼唤和平 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人们的反战行动,让学生明白“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五)为了和平,不懈努力通过一些相关图片,告诉学生当今世界各国为了和平在不断地努力,尤其是中国。(六)课堂小结东西方对峙(冷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追求和平六、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侧重情感的熏陶这课的内容是关于“和平”这个主题,对于生长于和平年代与环境中的当代学生而言,不和平所带来的体会或感受是不深刻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能够体验。所以,我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体会和平的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