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505150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用情深的会先放弃。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内容简介 为什么贪睡者反而记性更好?为什么我们在照相之前爱梳头?为什么我们会“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男人心跳越快,女人越喜欢?为什么信用卡会让我们花更多的钱?为什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愿意与人共处?我们的记忆会不会骗人?人在觉得被重视、被赏识的时候,潜能到底有多大?无孔不入的媒体是怎样影响我们的人格与生活?都是一句“我爱你”,你们的爱情又有怎样的形态?为什么明明心里有了主意,关键时刻又会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真理

2、,还是商家的噱头? 这是一本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认识他人的书;这是一本让我们明白人际交往是怎么一回事的书;这是一本解答我们的好奇,并让我们更好奇的书 本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开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书中通俗易懂的实例和语言将引导你去发觉身边的意义世界,启发你去思考那些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的人类行为。而且借助本书,你将会发现:只有了解人类的本性,才能够用更合理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合理对待别人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简介 贝特萨勒(Beat Schaller)具有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的多元知识背景,并获得了洛桑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曾

3、任某所商业职业学校校长一职,并达10年之久。 现任瑞士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苏黎世大学经济管理系高年级讲师、国际知名能源服务企业的经理、州议员。 畅销书作家,著有语言的力量在交往中使别人信任你的101个工具等书。 目录 第1章学习与记忆 为什么我们会“左耳进右耳出”? 别再嘲笑瞌睡虫啦,实验证明贪睡者记性更好! 还在为自己的分数耿耿于怀吗?多问问别人怎么样,分数是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的! “事后诸葛亮”是怎样炼成的? 第2章情感与意志 积极或消极,都在你的意念中! “假如你剥夺了普通人说谎的权利,那么你也剥夺了他的幸福。”看来我们都需要美丽的谎言。 有竞争是好事,这能激发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能! 情欲之

4、爱、依附之爱、友谊之爱、游戏之爱、现实之爱、利他之爱,你们的爱情属于哪一种? 第3章感觉与知觉 人的瞳孔会说话。 长得漂亮一定成事轻松吗?其实芭比娃娃也自卑。 未开口就已定好恶:陌生人相见,80%的判断早已通过非言语的沟通完成。 商标的读音会影响到我们对商品的感知。 第4章判断与决策 戴眼镜的多为成功人士?胖子都是平易近人的?让我来告诉你,这些成见从哪里来。 塞车时我们忍多久才会按喇叭? 面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福特公司的算盘经。 信用卡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 第5章思维与语言 小窍门:语速快更容易获得好成绩。 你知道吗?笑话的种类不同, 效果也不同。 先想后说请遵循谈话中的“三秒原则”。 称

5、赞和谴责都是一门艺术。 第6章个性与人格 看我们的社会如何炮制男性传奇。 为什么排行老大的孩子更胆小? 你是爱干小活儿的人吗? 相面术:我们的外貌与性格。 第7章社会交往 为什么我们在紧张的情况下更愿意与人共处? 真的有人能够忍受与世隔绝吗? 当你遇到工作中的不道德行为时,你会怎么办? 面对凶案,为什么我们会像看台上的观众一样袖手旁观? 第8章身边的动物效应 猴子们为什么要群居? 为什么小雁鹅会管第一眼看见的生物叫“妈妈” 蜜蜂是按习惯行事的动物吗? 神马“汉斯”的故事。 第1章学习与记忆 为什么我们会“左耳进右耳出” 20分钟后遗忘的内容比一个月后遗忘的多 赫尔曼艾宾浩斯教授是进行记忆力实验

6、的第一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然后不断地背诵,直到把所有音节都准确无误地记住为止。 根据实验资料,他总结出了一条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以百分比的方式呈现出他在实验中所记住的音节量。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就连艾宾浩斯教授自己的遗忘规律也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事实清楚地呈现,我们(教授自己也好不到哪去)在最初的20分钟内遗忘的内容要比在之后一个月内所遗忘得多。在熟记后的一个钟头内,我们差不多就忘掉了一半的音节;然而之后遗忘似乎会在某一点完全停止,好像记忆力在一段时间后就会爆发进而抵达某个点,所学的知识也就因此变得经久不忘了。 我向您提出的建议是:重复记忆那些关键信息

7、,要不断重复!写作文的时候,“重复”总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许老师还会在作文本上大大地批写“重复”二字。长期以来的训练使我们逐渐疏远了“重复”。然而还是请您忘记这些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最好的证明。重复有助于提高信息被固定在脑中的几率,从而提高记忆量,而仅仅记忆一次是一点用也没有的。所以当您向他人传达事情时,必须在20分钟后把所传达的信息再重述几遍。不会重复的人将会败在“左耳进右耳出”效应下。 在最初的20分钟内遗忘的要比在随后一个月内所遗忘的多,因此我们对关键信息要重复4遍,当然了,这些重复还是要建立在有意义、有理由的基础上。为什么贪睡者记性更好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无论您是否相

8、信,我要告诉您的是:在学习结束之后应该马上去睡觉,因为在睡眠时我们比较不容易遗忘学过的内容。 如果在学习结束后仍保持清醒,那么新的学习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您,使您将原先记住的知识遗忘得更多。举个例子,如果您先学一些英语单词,接着又背诵一首法语诗,那么背诗会对英语单词的记忆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学专家把这种负面影响称为“倒摄抑制”。 那么,在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后,我们对于所学到的知识究竟还能记住多少呢? 表中显示,遗忘在睡眠两小时后就会停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睡眠两小时后的遗忘率达到停损点,即50左右。相比之下,在清醒状态下的遗忘率还在不断地上升。贪睡者记忆力却更好 以上的数据说明

9、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所以与那些过于勤奋的“工作狂”相比,贪睡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要好得多。而不知疲倦的“学习狂”对知识的遗忘就更快了。此外学习结束之后看电视并非最佳放松方式,它和“拉锯战”式的学习一样,都是有害的,睡眠才是学习结束后最合适的活动。 为什么愚者越愚,智者越智 为什么有些人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来获取信息,他们的知识水平却依然处于低谷?因为仅有大量的信息还是不够的,电视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就像剪刀一样,剪开了信息闭塞者和信息灵通者之间的知识差距。 大众媒体加深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教育水准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因为社会地位高、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拥有以下特点: 1更常利用信息内容

10、丰富的印刷媒体(读书、阅报,而非看电视); 2掌握更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 3悟性强; 4拥有更多的社会信息渠道(家庭、公司、朋友)。 以上4点是造成信息闭塞和信息灵通者之间“知识鸿沟”的主要原因。愚者和智者问的差距就这样被拉大了。信息的传播是不均衡的,那些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准较高的人本身拥有更好的信息接受和吸收能力,在一般人观赏电视的时候,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象棋大师的指南针 象棋大师只需花上5秒钟,就可以清楚无误地记住棋盘上所有棋子的位置。与之相比,中等水准的棋手平均只能记住40的棋子位置。为何象棋大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认清形势呢?因为大师们的脑海中有个“指南针”,他们运用这个“指南针”即

11、可准确迅速地检索记忆里的知识,专家称之为“知识图式”。 我们记忆中的知识是以图式的模式来组织的,而这张图式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比如在我们去吃饭的时候,脑海中就有这样一张图式:我们总是要先预订一个座位,翻看菜单和酒单,然后再决定点什么食物和饮料等。这种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使我们在很多方面能迅速地辨清方向。正是这种“棋盘”效应使得专家与外行人相比时,获得了时间上的优势。记忆改写的生活剧本 记忆是如何工作的 目击者在法官面前必须而且也只能陈述事实,但法官却很少考虑到目击者记忆的准确程度。记忆并没有“罢工”,但是它是怎样工作的呢?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让被实验者观看一部交通事故的短片,

12、然后将他们分成两组,并向这两组目击者分别提问,而两个问题只有些微的区别。 向第一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 “当汽车发出碰撞声时,车速大约是多少?” 向第二组目击者提出的问题是: “当汽车相撞时,车速是多少?” 一周以后,我们再次邀请这些被实验者,请他们对上次影片的细节再次进行回忆。所有的被实验者都回答同一个问题: “当时您是否看到汽车的玻璃碎了?” 尽管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玻璃破碎的镜头,但第一组目击者回答“有”的人数是第二组的两倍,因为他们受了“碰撞声”这个词的诱导。谁在改写我们生活的剧本 我们的记忆显然不像录像机那样地工作。录像机只需按下键,就会乖乖地将录制的内容忠实地播放出来。相反地,我

13、们的记忆总是不断地改写我们的生活剧本当然总是按照有利于我们的方式。首先记忆会删掉那些令人不快的部分,然后添上一些让人向往的东西,最后再把过去的事件赋予新的含义。这样一来,假的回忆就披上了真实的外衣。法庭上的证人 法庭上的证人常常会因为记忆的结构特点而说出一些与事实相悖的话,对于这一点,我们不用感到奇怪和意外。那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在记忆中也会与它们的原样大相径庭。不信的话,请您按着记忆画出一枚您每天随手可得的硬币,然后再与真实的硬币比较一下结果将会令您大吃一惊。分数在比较中才有意义 很多的社会现象对于观察者来说,都是无法准确阐释的。在成绩的评定中,就存在着这种模糊性。比如说您在某次考试中得了36分,或者在年度鉴定中得了45分,这些分数有什么意义呢? 人们对于那些含有比较意义的信息十分感兴趣。分数本身通常并不能说明什么,人们在乎的只是一个比较的标准。面对一个具体的分数,我们得先对以下12个问题进行评定。 1理论上的最低分是多少? 2理论上的最高分是多少? 3实际得到的最低分是多少? 4实际得到的最高分是多少? 5得最低分的频率是多少? 6得最高分的频率是多少? 7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是多少?(范围) 8经常得的分数是多少?(中间值) 9平均得分是多少?(平均值) 10多少人得分比我高?(以计) 11多少人得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