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045467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一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渗透总结 南郊小学 付颖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我校极力推行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因此,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十分注意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明确保护环境的责任。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一、善用教材 ,适时施教首先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而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如:第一单元“数一数”中就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第一节课就展示了优美

2、的校园环境:1面国旗、2个单杠、3个石凳、4个环保箱、5幢教学楼、6朵花、7只小鸟、8棵松树、9位女生、10位男生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 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在教材中也有所反映。在如教材例题主题图中出示了学生们在植树,正好结合“3.12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周围的环境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虽然教学大纲

3、上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我想,这种内容的题目会在学生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环保数据,适时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但教科书由于编写时间和容量的限制,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来,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如:1、让学生收集植树对于我们有哪些益处?2、为什么这座居民楼要安装节水阀?3、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有多么的严重?等等。教学

4、时可出示相应的挂图,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导入:1、为什么要大量地植树造林呢?2、为什么要节约用水?3、为什么要禁用塑料袋?等等。让学生在欣赏挂图的同时,了解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了解环保的作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写在我们身边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不乱采摘花草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学会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要求学生不滥用塑料袋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环保科学

5、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从而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做保护地球的好公民。 2012年二年级数学学科环保教育渗透总结 南郊小学 付颖随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崭新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环境教育我们责无旁贷,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我们的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加强他们的环保教育,已成为现代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观念,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环境教育是使学生认识人

6、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过程。在这里我谈几点有关本年度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几点具体工作和经验:一、利用教材,挖掘资源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中结合了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等动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还让学生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又如二年级“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减法里,介绍了美丽的贵州,让学生感受到我省的好山好水。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拓宽,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针对

7、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再如,也是二年级下册,主题图出示了学生们在植树,正好结合“3.12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周围的环境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虽然教学大纲上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我想,这种内容的题目会在学生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结合环保数据,适时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但教科书由于编写时间和容量的限制,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

8、来,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三、开展绿色行动,渗透环境教育,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在教学中我还十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努力创造环保教育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借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数学实践课中我们依据学生渴望对课本以外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我们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用学生实践时间,我们组织“绿色环保小队”去搜索绿色世界,通过调查、总结、反馈以后,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统计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浅薄所造成的损失与危害。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环保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