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04450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要做好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工作,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长期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想要学生能写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过渡自然、语言流畅、感情真挚的文章,必须有一个前提:学生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内外读物。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长期的、自觉的阅读,日积月累,为自己写作提供了大量的间接材料。 1、促使学生多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语言运用的场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靓词佳句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并进行迁移重组或仿写练习,做到读写结合,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让学生摘抄文

2、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景物描写句;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自然现象等各类有表现力的词语;记诵优秀的典范古诗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名言警句、发人深省的俗语谚语等。引导学生在正确规范的语言中感受生活中多姿多彩的画面,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积累丰富的语言。在这样不断地积累中,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质。 2、引导学生善读很多农村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恰当,随意性大,凭感觉读,读书不求甚解。因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书要多读,反之,不读。同时要熟读精思。多读、多思、多积累,使之形成习惯,长此以往,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

3、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作文写的就是生活,写得最好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而指导学生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向生活索取作文素材很有必要。笔者的做法是:一是引导学生敏锐捕捉当时当地发生的新人新事。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广泛了解、深入观察生活。如寒假指导学生观察本地乡土风情,留心观察农村婚姻嫁娶、建新房进新居等等具有浓厚乡俗的文化场面,悉心了解诸如新娘办嫁妆、女送男迎的礼俗;守岁风俗、拜年风俗;压岁钱的由来;春联的渊源及风俗的形成等等。让学生多侧面、多层次了解并熟悉生活,从生活中索取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指导学生把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写成作文,如寒假见闻。实践证明,让学生观察生活,学生的收益不仅在心中有人有

4、事,笔下也能把它写成文章,还在于给学生思想、道德、情趣等多方面以有益的熏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有效地养成了学生主动、积极地走向生活、观察生活、研究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一)按课程的设置分阶段进行写作训练。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应该按课程设置分阶段进行训练,教师传授写作招式,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因为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以及在生活观察中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但如果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哪怕学生有再多的素材也难以写出优秀作文,因为“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那么,如何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笔者是这样做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和课程设置标准,记叙文写

5、作训练主要放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按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现象等分类的方法进行训练;八年级第二学期主要是说明文训练,九年级是议论文和散文的综合训练。 (二)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1、审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作文时经常感到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大多是拿到作文题目后没有认真审题,以至于对题目的要求“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明其意,作文时当然写不出东西来。如果能从“辨”、“准”、“明” 、“清” 四方面去认真审题,这样的问题就不难解决。 “辨” 辨识类别。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文题的形式。看看是命题作文(包括全命题和半命题),还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二是文章的体裁。看看是写记叙文,还是写

6、议论文,或是扩写缩写比如,我劝爸爸戒酒是全命题作文,那就重点放在“劝”上;想起这件事,我就 是半命题作文,那么就应该首先在横线上填补完整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高兴”、“后悔”),然后才写作文。 “准”找准对象。所谓“对象”,就是写作时要写的内容。只要明确了写作内容,才能把握写作的大方向。以记叙文为例,如我家的老黄牛,题目中的写作对象是“物”;又如记一场精彩的篮球赛,其写作对象是“活动”;再如我的妈妈中的写作对象是“人“;再如愉快的周末其写作对象是“事”。 “明”明确范围。“范围”是命题者给我们写文章时画定的“圈”,作文写出了“圈”,就跑题了。范围有时间上的,也有空间上的。如一个秋天的早上,尽管写

7、作的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景等,但写作的范围却从时间上给以限制秋天的早上;听妈妈过去的事,从时间上讲是写过去,但从人物上只能写“妈妈”。又如一次比赛、一次难忘的比赛、我参加过的一次令人难忘的比赛等文题的限制越来越多,写作范围也越来越小。 “清”弄清重点。所谓重点,就是“题眼”。 弄清了“题眼”,写作时就能把握住重点。如一次有趣的活动,重点词是“有趣”,作文时如果选择“野炊”“踢键子”等等,就容易突出中心;又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重点词是“有意义”,选择重阳节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其内容更能突出重点。 学会审题只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养成平时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并坚持练笔不缀,作文水平才能不断提

8、高。 2、选材能力的培养 学生选择材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生活经历,二是学习积累所得。作文写的就是生活,但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却无从选择写作材料,写自己的事吧,又觉得没什么可写;不写自己吧,又不知写什么,结果是“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不会选材,生活中的材料不会提取,书本上的材料又不会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选择材料。比如,教学生运用对比选择的方法来选材。其步骤是:首先根据文题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寻找第一个书面材料后,再反向联系,寻找与之相反的材料。如在学会宽容的作文中,如果从正面找“蔺相如宽容廉颇”的事例,再从反面找“周瑜不宽容孔明”

9、的事例,那么这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很有表现力。 3、书写能力的培养 要知道,一篇文章,一手好字,书写工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反之,书写马虎潦草,令读者想看也看不清。因而平时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保持文面整治。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的训练。 学生作文由“拟题审题选材构思布局起稿修改抄正”几方面组成。写作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处理,都要花一份心思,费一番力气。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首先要给出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挥。在学生构思过程中出现的“中心不突出、选材不恰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老师要耐心疏导,让学生的构思过程进行充分酝酿

10、、反复推敲,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反之,学生遇到难题,无从下手,结果是胡编乱造,马虎应付,结果徒劳无功。所以教师布置学生作文,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在“审题选材构思列提纲起稿修改抄正”的几个步骤都得到落实,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重视修改 我们传统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多是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久而久之,学生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对作文修改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所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进入妙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

11、培养学生自己自觉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后一个反思过程,也是一个起到查漏补缺作用的过程。而互相修改,则在类比中产生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合理运用,学生写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与时俱进。必须将课堂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社会,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又把社会上、生活上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将其灵活运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促听说,以听说促写,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是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良好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