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0418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资料一、小学科学课教材特点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主要包括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科学学科不仅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取与积累、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还强调科学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品质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逐步形成与积累。教材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努力贯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观点,把教材的表现主体和使用主体都落实在学生身上,为他们搭建了尽情展现个人创意,放飞自己想象,抒发个人情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拓宽了科学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更大的空间里得到自我积累与

2、发展,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亲近科学,感受科学的魅力,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学生能够自主使用教科书,自主展开探究活动。探究空间是广阔的,探究活动是自由的,内容处理是灵活的,学生可以动手做一做红绿灯、小潜水艇、小玩具、简单的小乐器,可以尽情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玩具车,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一试自己制作的风车,测一测当地的气温,风向等。科学教材除关注科学本身之外,还注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科学教育既满

3、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活动形式,扩大了教育空间。二、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地位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科学教学的基础,也是科学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所以实验在课改后的科学教学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削弱,还大大加强了,因为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科学探究过程可理解为学生在课堂中探究科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实践过程,在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

4、整理事实,最后发现规律。换一种说法就是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搞科学,要求他们发现自已以前没有发现过的东西。实验是一种科学手段,在这个手段中蕴藏着重要的学习目的,教师有目的的准备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渗透了科学教育,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科学意识。包括科学的解决问题、科学的认识事物、运用科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意识,这是一种科学的启蒙、科学的启迪。对于实验教学来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只有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去,才能发挥实验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能开发人的智能、提高人的素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强调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5、。在基础阶段,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恰恰是这样的重要的阵地。实验不是做给哪个人看的,而是探究问题,培养素质的需要。实验要讲究实效,既要能解决问题,又要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因而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人人参与,全面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注意两条:一是不要让说教代替实验。有一句很出名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从这句格言中不难体验到我们实验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就要保证实验计划的顺利完成。二是学生的实验要保证必要的时间。现在的实验教学存在走马看花的现象,不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时间,去落实实验的各个环节。没有时间,学生就无法人人参与,忽略了全面

6、性;没有时间,学生就无法动手,操作能力谈不上提高,忽略了具体的落实,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学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实验教学强调参与,就是要在实验中去培养包括观察思维、动手操作等各项能力。让学生从微小的不值一提的发现做起,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创新的乐趣。我们不求惊天动地的重大发现,只要平平凡凡的泉水积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让学生深入到问题中去,仔细观察,积累事实,层层分析,发现新问题。 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例如四年级电这一单元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除了将电流实验盒按小组配置好之外,还要逐盒检查仪器是否齐全、

7、电池是否有电、仪器是否有故障等,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前教师还要对所做的实验心中有数,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最好要亲自动手操作一遍,这样就会提前知道学生们会在什么环节遇到困难,他们能不能自己排除,需要教师什么帮助。我们这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这样,我选择的这些实验是很典型的,其实也都不难,那么在这里让老师们操作一遍,就是让老师们做到提前心中有数,对我们的实验指导有所帮助,为我们以后的实验教学排除障碍。三、实验操作三年级上册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任何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他们会用积

8、木搭盖“房子”,把铁丝弯成各种形状,当他们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他们还没有思考过,是什么属性使不同的物体具有了不同的用途。那么这一单元就给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这一单元的25课,通过4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测试实验,将学生带入到验证材料物理性质的活动中去。学生将围绕木头、纸、金属和塑料这几种常见材料,依次从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4个方面展开对它们特性的研究。(一)比较硬度实验目的:1.使学生理解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2.培养学生能用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用物理特性。3.发展

9、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实验材料: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或木筷子、金属筷子、塑料筷子这个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需要确定标准和按一定程度进行。教科书中介绍的是经典的刻划方法,这个方法不仅是人类早期研究硬度的方法,而且直到现在还在一些情况下沿用着。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木条或木筷子时,要选用质地不那么紧密的普通木条,不要选用硬木或竹筷子。如果没有金属筷子而选用金属条,一定要把两端适当打磨。如果选用物体的尖角过于锋利,那么划痕的出现就有可能是用力的结果。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但关键是要让学生清楚对比实验的条件,怎样在

10、公平的情况下比较,所以我们教师在选材上要严密,即大小、厚薄和形状等都要一致。在操作时,教材上强调的操作步骤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这个实验中,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材料更坚硬,标准是这种材料能否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同种材料间一般不能划出痕迹,如果材料硬度相对较小,也不可能在被划材料表面留下痕迹。因此,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必须逐个检验,先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划另一根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再分别用金属条和塑料条重复这个实验。通过逐个检验,这三种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金属、塑料、木头;但如果选用的木头比较坚硬,也可能是金属、木头、塑料这样的顺序。当然,除了这种实验方法,还可以选用铁钉来刻划这三种材料。通过实验

11、揭示了物体硬度越大,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相反,物体越软,就越容易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一般情况下会有上诉结果,但如果教师材料选择出现了问题,就可能会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影响实验结果的要素一般为:刻划不同材料用的力度不同、刻划材料的角度不同等。另外,材料的软硬会和品种的不同而变化。生活中有很硬的木头也有很软的木头;有很硬的金属也有很软的金属所以我们还可以渗透给学生,在精密研究材料硬度时,科学家们会用专门的仪器来测量材料的硬度。操作提示:1.体现公平性,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2.注意实验安全,不要划伤手指。(二)比较柔韧性实验目的:1.使学生理解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

12、不易折断的性质。2.培养学生能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柔韧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实验材料: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带刻度的纸或“7”字尺、钩码、线绳这个实验是比较木头、金属、塑料这三种材料的柔韧性,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实验中要求参加检验的材料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要严格达到这个要求可以说难度很大,要想找到相同宽度、相同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确实不容易,如果实在找不到,也可以用粗细相同的铁丝、塑料丝、竹丝来代替,效果也不错。这个实验需要做到的是定量标准

13、,我们用一定的钩码(50克)做为标准,如果在缺乏钩码的情况下,还可以找一些替代品,如用绳捆一些书、捆一些文具等做为重物,然后将它们悬挂在这三种材料下,观察各自的弯度实验中如果在这三种尺子的一端打孔太费时费力,我们可以在它们约一厘米处系紧线绳用它来栓重物。标记尺子的弯曲程度可以采用教材上的方法,也可以用专门测量弯曲度的“七”字尺,还可以用笔记本的纸。另外在观察数据时,要做到平视。这个实验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测量三种材料弯曲度的方法,并且现场演示、细致指导操作步骤:1.准备3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金属条、塑料条。2.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挂上钩码

14、,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3.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下来。4.强调测量时小组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三)它们吸水吗实验目的:1.使学生理解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2.培养学生会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吸水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实验材料:大小和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膜、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们也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他们可能从没有真正

15、的去比较过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把它作为一种物理性质看待,更很少会去思考各种材料吸水能力不同的原因。所以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金属、塑料、木头、纸这四种材料吸水过程的观察、比较和描述,产生关于“材料是怎样吸水的”“为什么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等问题,去尝试发现材料吸水性能与它们构造的关系。这个实验很简单,只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和观察要点就可以了。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尽量保持相同。观察要点: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四)我们来造一张纸实验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纸是用细小的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2.使学生亲历造一张纸的简单过程。3

16、.使学生认识到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实验材料:废报纸、玻璃杯、筷子、水、棉布、毛巾这个活动有两个层次:1.经历用废报纸造纸的过程: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了解纸的构成方式。2.将自己造的纸与平时用的纸进行比较(厚薄、疏密),分析存在的原因,认识到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具体的实验步骤:1.把一小块废报纸撕碎,放在杯子里。2.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3.再加点水,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4.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5.从棉布上揭下,就是一张纸了。注意事项:1.将报纸尽量撕碎,节约搅拌时间,提高效率。2.平铺在棉布上的稀纸浆尽量均匀。(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使学生理解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