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55034269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讲九针九针2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毫针的结构毫针的结构1五部分: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五部分:针尖、针体、针根、针柄、针尾2规格:长短(规格:长短(0.5寸寸5.0寸)寸)粗细(粗细(26号号35号)号)3修藏:检查,存放修藏:检查,存放3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练习针刺练习 指力和手法的练习指力和手法的练习1 做纸垫、棉团做纸垫、棉团2 自身体验自身体验4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前准备针刺前准备1 消除病人畏惧心理消除病人畏惧心理2 检查选择针具检查选择针具3 消毒消毒4 体位选择体位选择5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毫针刺法毫针刺法 进针方法进针方法1 指

2、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 :适于短针进针:适于短针进针2 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 :适于长针进针:适于长针进针3 提捏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适于皮肉浅薄部位:适于皮肉浅薄部位4 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适于皮肤松弛或皱纹多:适于皮肤松弛或皱纹多 的部位的部位 6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角度:直刺、斜刺、平刺角度:直刺、斜刺、平刺深度:因病人、因穴位而异深度:因病人、因穴位而异行针与得气行针与得气7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行针手法行针手法1 提插法提插法2 捻转法捻转法3 刮针法刮针法4 弹柄法弹柄法5 震颤法震颤法8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的补泻手法针刺的补泻手法l理论依据:内经

3、理论依据: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补泻手法补泻手法 补补 泻泻提插补泻提插补泻重插轻提重插轻提轻插重提轻插重提捻转补泻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捻转角度小,频率慢捻转角度大,频率快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徐疾补泻徐疾补泻进针慢,出针快进针慢,出针快进针快,出针慢进针快,出针慢开阖补泻开阖补泻出针后按针孔出针后按针孔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时摇大针孔迎随补泻迎随补泻针尖顺经而刺针尖顺经而刺针尖经而刺针尖经而刺呼吸补泻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9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留针与出针留针与出针 留针留针2030分钟分钟 出针:按

4、压针孔,清点针数出针:按压针孔,清点针数10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注意事项针刺注意事项1 过饥、过饱、过度疲劳不宜针刺。过饥、过饱、过度疲劳不宜针刺。2 久病体虚手法不宜过强。久病体虚手法不宜过强。3 妊娠妊娠3个月以内,下腹部及腰骶部禁针。个月以内,下腹部及腰骶部禁针。妊娠妊娠3个月以上,上腹部及能引起子宫收个月以上,上腹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不宜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不宜针。针。4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部位禁针。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部位禁针。11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晕针晕针l 原因:体虚、疲劳、饥饿、紧

5、张及原因:体虚、疲劳、饥饿、紧张及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 过重。过重。l 症状:面色苍白,头晕,恶心,血压下降甚症状:面色苍白,头晕,恶心,血压下降甚 至休克。至休克。l 处理:立即起针,平卧,头低位,轻者饮温处理:立即起针,平卧,头低位,轻者饮温 开水即可,重者针刺人中,合谷等开水即可,重者针刺人中,合谷等穴穴 配合其他急救措施。配合其他急救措施。l预防:消除顾虑,卧位,少取穴、手法轻,预防:消除顾虑,卧位,少取穴、手法轻,避免晕针原因。避免晕针原因。12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滞针滞针l原因:紧张或疼痛致局部肌肉收缩;医生行针原因:紧张或疼痛致局部肌肉收缩;医生行针 不当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不当而

6、致肌纤维缠绕针身。l症状:在行针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行症状:在行针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行 针、出针均感困难,病人感觉非常疼针、出针均感困难,病人感觉非常疼痛痛 的现象。的现象。l处理:嘱患者放松,用手指在邻近部位做循按处理:嘱患者放松,用手指在邻近部位做循按 动作;反方向捻针。动作;反方向捻针。l预防: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注意操作手法。预防: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注意操作手法。13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弯针弯针l原因:患者移动体位,肌肉强烈收缩;原因:患者移动体位,肌肉强烈收缩;医生手法不熟练。医生手法不熟练。l现象:针身出现弯曲。现象:针身出现弯曲。l处理:恢复原来体位,顺势将针退出

7、,处理:恢复原来体位,顺势将针退出,不可强行拔针。不可强行拔针。l预防:患者体位舒适、正确,留针期间预防:患者体位舒适、正确,留针期间 不可移动体位;医生手法要熟练。不可移动体位;医生手法要熟练。14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断针断针l原因:针具质量不好或被腐蚀损坏;肌原因:针具质量不好或被腐蚀损坏;肌 肉强烈收缩;体位改变;弯针滞肉强烈收缩;体位改变;弯针滞 针处理不当。针处理不当。l现象:针体折断在人体内。现象:针体折断在人体内。l处理:处理:1、镇静,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镇静,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端继续下陷;以免断端继续下陷;2、将断端取出。、将断端取出。l预防:检查针具;进针时针身不

8、要全部刺入。预防:检查针具;进针时针身不要全部刺入。15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血肿血肿l原因:刺伤血管。原因:刺伤血管。l症状:出针后出现皮下出血。症状:出针后出现皮下出血。l处理:出血量多,局部肿痛,可做冷处理:出血量多,局部肿痛,可做冷 敷止血后再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敷止血后再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收。l预防:避开血管进针;忌强力捣针。预防:避开血管进针;忌强力捣针。16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刺伤内脏刺伤内脏l原因:由于进针深度角度不当,刺伤原因:由于进针深度角度不当,刺伤l 内脏,严重者可致死。内脏,严重者可致死。l处理:对症治疗。处理:对症治疗。17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灸法灸法l定义:用艾叶

9、捣制成艾绒,做成艾柱或定义: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柱或l 艾条,点燃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艾条,点燃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l 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l 防病治病的目的。防病治病的目的。l现代医学研究:艾灸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18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常用灸法常用灸法l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 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 饼灸饼灸 l艾条灸艾条灸l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19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灸法适应症及禁忌症灸法

10、适应症及禁忌症l适应症:气虚,阳虚及风寒湿邪所致病适应症:气虚,阳虚及风寒湿邪所致病l 症。症。l禁忌症:实证,热证,阴虚发热,妊娠禁忌症:实证,热证,阴虚发热,妊娠l 妇女下腹、腰骶部。妇女下腹、腰骶部。20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艾灸的作用l温经散寒l扶阳固脱l活血化瘀l预防保健21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灸法注意事项灸法注意事项l1、针上加灸时,注意体位,以免灼伤皮、针上加灸时,注意体位,以免灼伤皮肤。肤。l2、发泡灸注意安全。、发泡灸注意安全。l3、实热、阴虚发热者、孕妇腹部和腰骶、实热、阴虚发热者、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破溃处、禁灸穴禁灸。部、皮肤破溃处、禁灸穴禁灸。l4、面部、大血管处不采

11、用直接灸;关节、面部、大血管处不采用直接灸;关节部位不采用瘢痕灸。部位不采用瘢痕灸。22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针灸治疗l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l1 补虚、泻实l2 清热、温寒l3 治标、治本l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l5 局部与整体23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 其他疗法其他疗法耳针疗法:由于耳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耳针疗法:由于耳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 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刺激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刺激 耳穴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耳穴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耳穴像子宫内倒置的胎儿。耳穴像子宫内倒置的胎儿。耳穴应用范围广泛。耳穴应用范围广泛。耳针操作方法:毫针、皮内针、王不留行耳针操作方法:毫针、皮内针

12、、王不留行 籽籽25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26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耳廓的表面解剖耳廓的表面解剖27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耳穴的分布耳穴的分布28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29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30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选穴处方原则选穴处方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穴根据病变部位选穴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穴31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 预防晕针预防晕针l 严密消毒严密消毒,防止感染防止感染l 注意适应证、禁忌证注意适应证、禁忌证l 耳穴宜轮流选用耳穴宜轮流选用32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推推 拿拿l 推拿是通过各种

13、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推拿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 位的一种物理疗法,又称位的一种物理疗法,又称“按摩按摩”。l推拿的基本治法(推拿八法):温法,推拿的基本治法(推拿八法):温法,l 补法,和法,散法,通法,泻法,补法,和法,散法,通法,泻法,l 汗法,清法。汗法,清法。l推拿手法(推拿手法(22种)种)33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推拿的作用原理推拿的作用原理l 调理疏通经络调理疏通经络l 促进气血运行促进气血运行l 调整脏腑功能调整脏腑功能l 舒筋滑利关节舒筋滑利关节l 增强抗病能力增强抗病能力34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35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36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37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38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拔罐方法l火罐法: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l起罐:留罐10分钟l适应症:肩背痛,腰腿痛。l禁忌症:出血性及水肿疾病及某些部位。39针灸方法医学知识宣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