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503044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文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文斌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教学设计课题:牛顿第三定律科目 高中物理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张文斌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能综合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综合解决有关问题。(5)能充分让学生体会到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探索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的关系。(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2、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4)、通过对牛顿生平事迹的了解和讨论,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5)学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6)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本节选自必修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质点)说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是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到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作用,

3、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全面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实践中发生的许多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就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教材首先是对生活实例的分析、讨论,定性地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并由此定义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性,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最后又重新回到生活,分析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他们的这一知识只可能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应帮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

4、的力,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说明哪一个力是作用力是任意的。本节的难点为正确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它们的区别,应向学生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对是无条件的。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家往往忽略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根据已有经验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所以,不论是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都需

5、要学习者主动参与。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并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的理念。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物理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宗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难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把这两种力混淆的情况。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6、)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放映多媒体课件(画中的人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并用力划着小船,船在水中行,当人用力划浆时,画面停止)问:船为什么能在水中前行?浆是向后划的,船为什么受到向前的推力呢?浆向后推水与水向前推浆(船)的力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板书: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看、听、思考、讨论并作出回答。(船受到水向前的推力。)烘托气氛,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并质疑。(从生活走向物理)板书: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0页1至3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或利用身边的仪器举例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性。(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

7、结并板书:两个物体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教师提问: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上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自己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准备回答。小组代表A(演示实验):两个小磁针互相吸引。回答:两个物体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小组代表B(演示实验):两个弹簧秤用细线相连,拉开弹簧秤并烧断细线。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 小组代表C(演示实验):用手拍打桌子。回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自学,小组讨论加深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

8、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指导:(1)保持弹簧不卡壳(2)注意实验中要控制的条件(一位同学可不用力,另一位同学改变拉力)(3)记录结果,并准备汇报结论板书:等大、反向、共线板书:同增、同减、同存亡板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 板书: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规律器材:每人一个弹簧秤。同桌进行实验。学生汇报、总结:A:大小相等B:方向相反,一条直线C:同变化,同消失。D:同种性质。E学生总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

9、生共同探讨,体现了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特别强调定律中“总是”的含义。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放在桌子上的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再问:哪两个力的作用?它们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吗?问: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并用演示实验证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结论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都用到了牛顿第三定律呢?对,我们刚才的划船就是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拔河:情景1:学生活动。拔河教师提问:在各阶段(开始、相持、获胜)甲方对乙方的力与乙方对甲方的力的大小关系如何?教师提问:为什么甲方胜乙方输?教师分析: , , 。 情景2

10、:观看录像(神舟六号升天场景) 提问:神舟六号如何获得向上的力?师生总结:1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异同实验分析、小组讨论、列表比较、突破难点释疑(从物理走向生活)亲身体验,纠正错误认识。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根据已有经验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所以,不论是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都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并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的理念。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物理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宗旨。八、板书设计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二、牛顿第三定律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1作用力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1相同点: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反作用力2理解2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