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02490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 案 授课人:张 兰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第三中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过程与方法1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义。2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重点】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方法】1诵读品味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高声诵读以昌其气,缓声慢读以玩其味”,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2描述法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用描述性的语言体会词作的内涵。【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1. 让我们先听首歌,好吗? (音乐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2.谁听过这首优美动听的歌?知道歌的名字吗?对,叫送别3.师:在古代,长亭外,古道边,往往是人们送行分手的地点场所。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题目 叫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课题)导语:同学们听这首曲子之中你有什么感觉?二、作者简介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

3、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三、预习检查交流(一)课文朗读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全诗,注意为对方纠正字音与节奏。2.两人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以举手提问,全班交流解决。3.请学生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与节奏。一生单读(生评价)全班齐读(二)释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4、蜀州,在今四川省。(二)说说诗意请四位同学每人一句说一说大概意思。(三)、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四、赏析1.读全诗,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引导:题目(解题)、“离别”、“在歧路”以及书下注释。2.王勃在哪儿送别有人呢?你是如何知道的?3.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到蜀川赴任。从地理角度看,两地相隔千里。诗人在此用一个什么字将这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望”字。诗人为什么要“望”呢?4.试读首联,想想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重音等,

5、才能读出这份淡淡的离别之情。请一生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一联的朗读的。(生评价并再请一生读)全班齐读,试着读出这份情感。板书: 不舍离别5.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共有的情感体验,别离是古今诗词歌咏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家来读一下我们知晓的一些有关别离的古诗句。出示:全班齐读一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面对离别,人们通常充满了不舍的深情,进而生发出悲苦凄楚之态。那么,诗人王勃的送别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他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带着思考读全诗。

6、你从哪里读出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说一说。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试着读颔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请生展示读,生评价,全班齐读。女生读前半句“与君离别意”(读出一份不舍之情),男神读后半句“同是宦游人”(读出一份释然之情)。板书:不舍释然离别宦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对友人说道:“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正所谓天涯咫尺,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这份友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里诗人用“四海”和“天涯”极言距离之远,但即使如此遥远的距离,知己也依然存在,而且就好像在身边一样。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面对离别,此时他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惆怅已一扫

7、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豪迈乐观的情感!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请生读,生点评。师生合作读,要求:老师读“海内”和“天涯”,学生紧跟着读剩余的内容。板书:不舍释然豪迈离别宦游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引导:语气舒缓,“无为”重读,可以适当拉长语调。请生展示读,全班齐读。板书:不舍 释然豪迈平静 离别 宦游比邻无为7.诗人的这首送别诗一扫以往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总体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对此,在预习时就有同学关于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出示:学生质疑老师不禁想到了之前教授古诗词时告知大家深入探究文本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主体的思想

8、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每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总要大家查一查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读文本的一个方法知人论世!关于诗人王勃,其实诗中已经告知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他的身份宦游人!板书:宦游人“宦游”现象造就了中国的送别诗文化,它们大都有着哀怨凄苦这一共同的情感特点。因为离别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漂泊异乡。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王勃,为何面对离别却如此乐观积极呢?小组交流一下。请生发言。引导:他是一个积极入仕的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心中有大志向,他知道在宦游之路上离别将是常态!既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那就坦然面对,因此,面对同样是宦游

9、人身份的好友,面对同样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友人,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对方,其实,也是在劝慰自己!心有大志,不会深陷儿女情长中而无以自拔!这正体现了诗人非同于普通人的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乐观的胸怀!板书:宦游人离别意:存知己若比邻(积极入仕)(旷达乐观)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次读整首诗,试着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读出诗人心中的这份旷达与乐观!8.回顾全诗: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

10、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师: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你喜欢这首诗?4.指导朗读、背诵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的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听老师再读一遍好吗?看谁悟性最强,感觉最好。在下面试着练一练。谁愿意读?9.小结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五、课后作业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2.背诵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