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00558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及其他风险,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通过查找、梳理、评估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施一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我局工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乡(镇)财政所、单体

2、本局各股室和局属各单位。第四条 内部控制目标:(一)严肃行政纪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履行财政职能,贯彻落实好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二)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合法合规。(三)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四)工作记录和其他管理信息、预决算报告和相关报告真实完整。第五条 内部控制主要要素:(一)内部环境。包括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监督检查、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文化等。(二)风险评估。及时识别、分析工作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合理确定

3、风险应对策略。(三)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四)信息沟通。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处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局内以及财政局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应用。(五)内部监督。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缺陷并督促改进。第六条 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改进和反馈全过程,贯穿财政局各项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覆盖所有股室和岗位,并由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任何决策或业务工作都应有案可查。(二)制衡性原则。分事

4、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在管理结构、机构设置及职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实现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三)权责对等原则。各股室各岗位人员在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过程中行使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相一致。(四)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键业务、环节、岗位和重大风险。(五)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与职责分工、业务范围、风险水平和人员构成等相适应,并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六)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和反馈,有效管控各类风险。第七条 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一)指导各股室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即本制度。(二)根据本制度以及局内机构

5、和职责调整后印发的各股室职责范围规定,制定的八类专项风险管理办法。即对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政策制定风险、法律风险、机关运转风险、公共关系风险、信息系统管理风险、岗位利益冲突风险等分别进行识别、评估、分级(分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两级)、应对、监测和报告全过程管理的办法。(三)各股室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制度、本制度和专项风险管理办法,在查找本股室风险并定级、完善工作流程、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基础上制定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第八条 内部控制组织管理架构:(一)财政局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相关局领导兼任内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内控领导小组成员。内控领导

6、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内控办)。内控办设在财政监督检查股,负责本局内部控制日常工作。(二)各股室设置内控管理岗和内控管理联络员。各股室的内控管理岗由股室负责人担任,内控管理联络员由各股室内部监督联络员兼任。第九条 牢固树立内控理念,将内控制度作为组织纪律的拓展和延伸,倡导和推进内控文化建设,使内控意识贯穿于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中,并成为一种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作为,坚决杜绝庸、懒、散和消极应付等不作为现象。第二章 内部控制方法第十条 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不相容岗位(职责),是指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岗位

7、。(一)各股室应全面系统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岗位(职责),通过实施分离措施,明确细化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与纵向相互制约监督的工作机制。(二)实行清晰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设置,并建立和实施相对独立的报告制度,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各股室各岗位应有正式、书面的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晰的报告关系。(三)关键岗位应具备双保险机制,建立人员A/B岗制度,不同职务层级之间形成传帮带的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关键岗位应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第十一条 授权控制。(一)建立与组织机构、财政业务及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授权管理体系,明确授权主体、范围与权限,规范授权管理与监督程序,科学分配权力,

8、确保各股室及关键岗位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二)制订内部授权制度,对授权内容和程序作出规范,对所有授权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业务性质与特点、管理层级、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对被授权人分级授权。各股室根据其职责制订具体授权方案,报主管局领导审核。(三)根据组织机构、财政业务及管理等发展变化、风险状况,审慎确定被授权人的权限,并对授权执行情况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调整。第十二条 归口管理。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合理划分、科学配置内设机构职能,对有关业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构建权责一致、归口管理、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职能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第十三条 流程控制。(一)通过流程再造使所有控制在流程中解决,

9、实现指标流、资金流、业务流的流程统一,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二)将内控管理嵌入业务流程,对流程执行进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优化,构建业务过程控制的自我完善机制。(三)重点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分级和模块化管理,制订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四)制订涵盖财政业务活动的书面流程,财税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以及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流程应讲求实效性和风险可控。第十四条 信息系统管理控制。通过财政信息化加强内部控制,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措施等嵌入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第三章 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10、第一节 预算编制风险控制第十五条 预算编制风险是指因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和预算安排依据不充分等,导致预算不科学、不准确、不细化等的可能性。第十六条 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健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库管理,规范预算项目设置和报批,强化重大项目事前评审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第十七条 预算编制应根据年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财政监督检查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并按照规定程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第十八条 健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审核

11、,完善预算编制规程,加强局内预算管理相关股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推进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和部门决算的有机结合,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第十九条 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将各项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厘清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功能定位,明确收支范围,加强统筹协调,避免资金安排交叉重复。第二十条 构建和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财政国库管理之间有机衔接、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以配置流程和配置标准为核心的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管理体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管理,规范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行为。第二十一条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地方政府

12、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第二十二条及时批复部门预算,加快年初预算下达,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第二十三条 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预算执行风险控制第二十四条 预算执行风险是指因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导致预算刚性不足、部分支出进度较慢、资金安全性和效益不高等的可能性。第二十五条 硬化预算约束,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减少和规范预算调整事项,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办理。第二十六条 严格按

13、照财政预算、用款计划、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金支付。第二十七条 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强化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监管、项目投资评审、国有资本经营监管等职能,确保预算支出依法依规。第二十八条 健全资金支付规章制度,完善内部岗位职责,建立各岗位间协调制约机制。建立贯穿资金支付全流程的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支付中的疑点问题。第二十九条 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大结转结余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衔接的约束机制。第三十条 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和执行通报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重点监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和实施重大

14、项目财政财务监管。健全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三节 政策制定风险控制第三十一条 政策制定风险是指因调查研究不扎实、决策层次较低、统筹考虑不够等,导致政策不符合实际、操作性不强、碎片化、不可持续等的可能性。第三十二条 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自治区、市、县委县政府方针政策,明确制定政策的目标。结合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跟踪研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和重大政策变化。第三十三条 牢固树立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可持续意识和中长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和现代政府治理理念,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区分公共性

15、的层次。第三十四条 坚持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既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更着眼于完善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 第三十五条 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全区的差异程度,提高政策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十六条 健全政策制定层层把关制度,明确政策制定各环节的权责,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完善政策制定集体协商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统筹协调,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第三十七条 提高政策信息透明度,充分了解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政策实施后评估机制,全面、客观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完善。第四节 法律风险控制第三十八条 法律风险是

16、指各股室及个人在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未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引发法律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第三十九条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中央、自治区、市、县委县政府有关决定、命令,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审核涉及财政工作的文件,制定财政规范性文件,健全财政制度体系,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理念内化为日常工作制度和流程。第四十条 建立财政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完善建章立制后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改完善、清理废止。第四十一条 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内部公开性、科学性,重大政策制定与调整实行集体决策并由内部法制机构进行法律风险评估。需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应采取适当形式公开征求意见。第四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