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500315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搞清民国这一时间概念:1912-1949年)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2、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3、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教学难点: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2、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3、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二、教学方法: 讲述法、材料引导法、比较归纳法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主要探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今天这次可我们复习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请大家先明确一个时间概念即民国时期,具体的是指1

2、912-1949年。本课的课标要求是:(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对于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下一节可再具体论述。(二)新课讲授(过渡)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短暂的春天)。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此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下面请大家结合下列材料和以前所学知识探讨问题(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及表现。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

3、,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趣旨展示备课答案:内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 (2)、“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有知之士倡导发展实业;(3)、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外因:(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4、侵略;一般来讲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是事物的内因,但此时决定民资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表现:1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几乎遍及所有省份;2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3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过渡:明确了民族工业的原因及表现后,请大家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第二个问题:民族工业的特点?)(结合三维设计22页随堂巩固的材料题)材料一: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年产量(万吨)1001099191外商企业10088.5410华商企业011.559100(请学生回答并做必要的引导和评价)展示备课答案:(1

5、)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2)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4)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发展艰难.(过渡:请大家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第二个问题: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1、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1935年)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短暂发展的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发展艰难的原因:官僚资本的控制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材料一: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

6、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荣氏家族百年传奇那么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是否恢复生机了呢? 材料一: 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板书)四、抗战胜利后:陷入困境 阅读课本第3637页,归纳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答:(板书)原因:国民

7、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争的巨大消耗课堂小结: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甲午战后至一战爆发(1895-1912) 初步发展民国初年(19121919) 短暂春天抗战前夕(19271936) 发展较快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四、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学生容易混淆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打算从史料入手把握发展的规律,但是鉴于没有多媒体展示,去打印学案又浪费纸张,唯有利用三维设计的材料和我自己抄材料在小黑板上。 此外,在课堂小结时用时间轴和诗句对应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区分不同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