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5001037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林深处人家练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林深处人家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屏风(png) 山岚(ln) 鲜嫩(nun)B.竹坞(w) 淹没(m) 器皿(mn)C.沏茶(q) 拨开(b) 忙碌(l)D.竹笋(sn) 隧道(su) 竹坞(w)2.填空。(1)黄蒙田,当代家_、_家。(2)作者起初在竹海看不到人家,其后看见_处有_,才发现竹林深处人家所在。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2)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 )(3)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 )(4)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

2、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4.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好它。(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修改(1):_修改(2):_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第2、3两段(即从“我们沿着小溪边的石子路深入到竹海里去”至“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完成57题。5.作者为什么把江南竹乡的竹林比作竹海?这一比喻有什么作用?6.“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的上句是什么?文章引用这一诗句有什么用意?7.景物描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自己的体验,简要谈谈作品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临窗看柳 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的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飘舞。 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中。 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地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

4、,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的。8.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_。9.首段中的“窗外”和结尾一段中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说明理由。10.从文章结尾看,作者说因为“我看了许久”,所以“我明白了许多”,并且说“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的”。那么,将本文的题目改为“由临窗看柳想到的”可以吗?说明理由。二、语言运用11.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提示:写出一种生活现象,然后写出由此而引发的感悟。句式要与例句一致。竹林深处人家(答案)答案:1、 a (1)画 散文 (2)

5、山麓的竹林上 缕缕炊烟提示:注意反问和设问的区别,反问是无疑而问,设问是自问自答。答案:(1)比喻 (2)反问 (3)排比 (4)设问提示:此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答案:(1)去掉“一切”;(2)在“野生动物”后面加上“的行为”。提示:从比喻的相似处入手去进行分析,“海”来表现数量多、面积大。参考答案:因为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表现了江南竹林茂盛。提示:后一问要结合上文内容来回答,即当我们以为前面的路已经到了尽头时,却又“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参考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为了表现眼前景物突然出现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提示:结合景物描写及语言来分析,景物描写中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感情。参考答案

6、:对江南竹乡的热爱。提示:柳枝的特点并非天生的,而是人赋予它的。参考答案:乐观、积极提示:结尾往往进行升华,结合上下文可以体会出两个“窗外”的区别。前一个可以从“呆呆地望着”的提示中知道,此处的“窗外”是实景;而结尾处是作者将窗外的意义升华了,此处的“看看窗外”则是指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之意。参考答案:不完全一样,前一个指实景,后一个指更广阔的天地。提示: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不可以。从选材和写作重点看,本文主要落笔在“看”上,而“由临窗看柳想到的”应主要写“想”。从表达方式看,本文侧重于记叙,而“由临窗看柳想到的”应侧重于议论、抒情。从文体看,本文属记叙文体,而“由临窗看柳想到的”可以写成议论文答案示例: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