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00029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介绍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艺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介绍我校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是全体德育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创建的具有鲜明校本文化特色的新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调整优化、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理念、教学体系、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是我校多年来德育教学经验的梳理与提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示范性。一、课程理念和特色(一)把“培养人、发展人”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把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课程建设主旨思想。从发展观、价值观、课程观、人才观、评价观等角度确定了五个不同设计理念,使课程设计从培养人开始、以发展作为归宿。即坚持以人为

2、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促进每一个中职生发展”的价值观;坚持以生活世界体验和经验重构为主的课程观;坚持全面发展、多样化、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多元评价观。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实践中,我们加强了“立足学情、促进发展” 的草根研究,并不断总结提升教改经验,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由国家统一规划教材开发创建为具有鲜明艺校特色的新课程,实现了课程的校本化跨越。即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为蓝本,开发创建了具有鲜明校本文化特色的新课程。(二)实践探索了多元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探索出了“以学生个性评价为基础,

3、以学科教学评价为中心,多元评价为补充”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格局,主要从指导思想、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三部分组成的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评价形成了“从学生认识自我开始,引导学生逐渐认识职业,进而规划职业生涯,最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轨迹。一是学生个性评价。主要借助我校的北京师大“易度”心检系统,同时采用各种科学量表对学生自我的评价,主要包括: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在精品网站中,开辟了“在线自测”专栏,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生一入校就进行网络测评,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手的素材,也为学生职业个性的发展奠定

4、了基础。二是学科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考核评价分为两部分,即学习过程考核(占60%)和总结性考核(占40%)。很明显,评价的重点不再是纸质考查方式和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甚至是书本内容的简单记忆,而是侧重增强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职业问题的能力,以提高职业选择水平为重点,更加注重道德的体验和实践的检验,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在课程实践中,教学评价发挥了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三)建立了覆盖学生“生活世界”的网络式教学资源库。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教学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渠道。鉴于此,我们

5、致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资源,经过多年努力,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架构了职业生涯规划大的资源库,主要包括:以教学课例、教学课件为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资源,以客座教授、优秀毕业生为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引领的人力资源,以实习实训基地、舞台展演平台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资源,以网络、视频、影视等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媒体资源。做到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实训、校内与校外等的有机结合,使职业生涯规划由课堂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领域,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有力支撑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课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我分解到各个部分中,限于时间问题,在此只做简要展示。教学资源三结合

6、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实训校内与校外(四)将“艺术”特色作为艺术生职业规划教学的基调。我校是一所艺术教育专业学校,学校特色鲜明,每年一度的艺术教育展示会“无限春光”已成了学校办学的形象品牌,在青岛市都有很强的品牌辐射力。所以我校学生也将“艺术”作为其专业的爱好和兴趣去追求,作为职业去规划,所以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也注重挖掘学校办学特色,融合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中,积累了丰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素材,开阔了学生职业规划的视野,增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厚度和高度。一是网站设有“教学动态”专栏,及时将我校学生参加演出的青岛市大型庆典、重要集会与节目活动演出等作为信息素材进行报道,以影响学生;二是大力宣传我校学

7、生的就业升学情况,尤其宣传活跃在舞台上、耕耘在讲台上、就读名校殿堂里的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以其作为榜样,发挥其具有的感召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激励学生;三是发挥我校客座教授(我市文化和文艺战线的专家、领导代表)的作用,通过专家进课堂、专家讲座等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未来,以引领学生。二、课程建设团队我校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共10名成员,均为学校骨干教师,都开设过市公开课,或在省市评优课获二等奖以上等级(见附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均衡合理,其中市教学能手2人,市德育中心组成员2人,硕士学位2人,高级教师2人。同时聘请了青岛思锐伟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8、董事长、工商硕士、高级商务策划师和国际职业培训师王可锋为课程建设专家,他对我校精品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三、创新点(一)构建了校本特色的框架体系。我们以国家教材为蓝本,继承与发展了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制思想、内容、结构等,沿用了国家规划教材的基本结构框架。之所以采用这个结构框架是因为蒋乃平主编的2009版职业生涯规划,改进了2001版(封面)(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唐凯麟、蒋乃平编)的结构严谨、体系完整、内容丰厚的特点,更加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情境、可读性强的特点。这种风格优越于职业培训的模块式教学,各单元的设计是一个相互承接的逻辑序列,形成了全书“金字塔”式的脉络体系,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落实在“评价”

9、上、核心落实在“管理”上,从而更有实践指导意义。但在风格转轨中,有些地方难以避免在逻辑上跳跃性太大、在内容上理论艰涩的窠臼,所以我们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增加整合、优化调整了部分内容,丰富了国家规划教材,更切近学生实际,使职业生涯规划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具有校本特色。一是进一步丰富、提升了国标教材的脉络体系。其一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人的价值的教育,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点,没有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学科价值,所以增加了绪论珍爱生命,勇于担当两课时的内容;其二我们认为高一职业生涯规划和高二创新与创业两本教材是一个逻辑的承接转合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是蓄积待发,创新创业是厚积薄发,

10、所以将第四单元第3课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整合到高二的创新与创业,从而开阔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视界。这样对教材结构的处理,使课程构建了一个新的脉络体系,形成了一个科学的逻辑序列,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起步于生命和责任教育,落脚于创新和创业指导,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增加的内容,都是针对教材内容前后衔接断层,逻辑上跳跃性太大,所以在内容上作了铺垫和过渡。而且增加了拓展课程4课时(职业、创业调查2课时,编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1课时,关于企业、行业劳模成长历程的调查报告1课时),将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等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社会,寻找榜样,探索成功人士的成长经验,以榜

11、样激励,不断进取,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三是优化调整的内容,多是理论性比较强,不符合教材平实可读的风格,融合不到教材中,给人突兀艰涩之感,也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也有一些是根据我们新建立的脉络体系进行的结构调整。(二)实现了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德育是德育教学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所以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面向学生、面向个体、面向素质,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寻找学生成长的足迹,真正使课程“源于生活、指导学习、回归社会、升华情感”,努力实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工作有:一是设计编制

12、了“三案并举”教学案:课前导入案,课中探究案、课后拓展案,其中课前导入案和课后拓展案都采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作为“案例”材料或背景,包括视频材料81个,其中导入案47个(每课时1个)、拓展案34个(除了第四单元以单元为单位合并外,其他也是1课时1个),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材料,再现了生活,使职业生涯规划“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社会”,更有真实感,从而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开辟了“教学体验”、“视野拓展”、“检测反馈”等栏目,将社会中真实的人物和故事编辑成材料案例,例如:许振超的“振超效率”、招行的“刘娟流程”等,引导学生走进身边的社会生活,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13、,全面认识自己,合理定位,发展自己。三是与教务处、招生实习处联手,将实习实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职业生涯规划学科评价范畴,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宽度。四是积淀了丰富的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例:社会资源部分,不仅选取了大量的青岛本土知名企业、而且精心选取了部分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明星,增强学生创业自信;校外资源既选取了部分青岛知名的文化名人、名家,也将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作为榜样典范,开阔职业规划视野。更为了使理论和事迹亲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而引领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三)创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生态课堂。课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渠道,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人,所以我们

14、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把课堂、时间、话语权、主演还给学生,把“讲堂”变成“学堂”,使课堂教学建构在沟通、交流和共享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一是创新了课堂教学环节。国标教材内容主要采取“心海导航”、“人生启迪”和“学以致用”三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立足学情,以导学案为载体,将课堂教学整改为五环节教学,即:“学海导航”、“预习热身”、“问题探究”、“拓展训练”和“梦想职场”,教学环节由三个拓展到五个,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

15、地提高了教学效益。二是采用了独创的教学法: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法。我校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程重点采用三个教学法: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这三个教学法各有千秋,相互融合补充,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重点探索实践“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它是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的个性教学法,这是我在教学中探索实践出来的独创的个性化教学法,它融通了情境体验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吸收了其思想精髓,创设情景、编制案例依然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物质载体,但学生自主建构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扩充或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自己。2010年3月被市职业教研室评为市职业学校优秀教学法。所以将其贯穿于整个精品课程始终,为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四)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宽度。我们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目标,形成了课堂为主阵地、活动为载体,资源为支撑的职业生涯规划网络式教育模式,实现了学科的跨越发展。主要活动:社会调查、实习汇报、舞台演出、专家课堂、客座教授,优秀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