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99855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车身高质量检验控制实用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北汽银翔汽车技术标准MPV白车身质量检验控制标准编制:审核:批准:2013-5-27发布2013-6-1实施北汽银翔汽车发布Q/YXFCS 0022013A0 / 修 订 页编制/修订原因说明: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备注会签部门设计研发工艺生产工艺生产车间修订记录版本号提出部门提出人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MPV白车身质量检验控制标准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白车身焊接质量管理的控制内容、检验方法、检验频次、记录、缺陷产品处理等方面。2 X围本标准适用于北汽银翔汽车焊接白车身质量检验。3 术语3.1焊接强度 指对焊缝(熔核)与其周围母材热影响区组织的抗拉性能和屈服性能的可靠性评价。

2、3.2 熔透率 单板上的融化高度对板厚的熔透比,一般不超过80%。3.3 边距 熔核中心到搭接板边的距离。 相邻两个焊点的距离。 用与产品一样材料、一样厚度,一致性的焊接参数来对试板进展焊接,观察焊点(缝)的成形质量。3.6 直观检查 用普通、无辅助设备的视力观察,检查焊点(缝)数量、位置和成形质量。3.7 半破坏检查 将专用的工具或装置插入焊接部件以与临近焊缝的部件之间,施加一个外力后,不破坏元部件,观察焊点(缝)的成形质量。 将专用的工具或装置插入焊接部件以与临近焊缝的部件之间直到元部件彻底别离,观察焊点(缝)的成形质量。(螺栓)强度检查 是根据不同规格的螺栓(螺母)加载相应的扭矩后螺栓(

3、螺母)未出现脱落的焊接强度检测方法。(螺柱焊) 是根据不同规格的螺柱加载相应的扭矩后螺柱未出现脱落的焊接强度检测方法。 对生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危险的零件或部件;或者有可能因故障直接或间接引起冲撞、火灾的零部件或部位;违反安全、公害等法规的零件或部位的焊点。 除去缺陷焊点后能够起到有效作用的焊点。4 检验要求4.1 车身外观与焊接质量的检验,检验规程中规定需专检的项目与检测数量,应由检验员进展并作好记录。4.2 检验人员视力不低于0.8含矫正后,除需仪器设备外,以目视、手摸检验为主,检验人员眼睛与被检外表相距0.5米以内,可以在各个方向观看。4.3 车身外观外表质量区域的划分见附录A, 根据

4、各涂装面漆外表对顾客满意度的程度影响,划分为A、B、C、D四个检验区域。 4.4 交验被检验确认不合格的白皮车身允许局部返修或整车返修,返修后的车身再次重新交验检验。4.5 车身外表划分为A、B、C、D四个检验区域 ,具体规定如图1。两个外区A/B分界限B区A区区域说明部 位图示单红色框中间两红色框之间局部A区外观最明显的部位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侧围轮罩边线等以上部位,不包括当车身前后风挡玻璃上,安装轮胎后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区域。除去关门时被遮挡门框部位B区外观较明显的部位车身腰线装饰条或防擦条的下边线、前翼/后侧围轮罩边线等以下部位。 车身前后风挡玻璃

5、上,安装轮胎后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700mm的车型的顶盖区域。 C区不易看到的外表部位或装饰性要求不高的部位打开车门上车时能看到的部位;坐在司机或乘客座位上,关上车门后能看得见的部位;车身发动机盖、尾门打开后看得见区域;油箱加注孔入口等其他区域。D区看不到的间接外表部位除A 、B 、C 三个可视区域,车身上被内饰件等覆盖的、客户一般所不能发觉或发现的部位。5 检验标准-指所有零件,是-指关键件,非-指非关键件标准见表一表一 白车身外观缺陷检验标准项目描述关键件判定整车区域A区B区C区D区裂纹1、 封闭裂纹: 长度50mm;宽度3mm2、 不封闭裂纹:长度30mm;宽度2mm不合格1、 封闭裂纹:

6、10mm长度50mm;宽度3mm2、 不封闭裂纹:10mm长度30mm;宽度2mm是不合格非不合格1、封闭裂纹: 长度10mm;宽度3mm2 、不封闭裂纹:长度10mm;宽度2mm不合格缩颈缩颈部位材料厚度:厚度料厚的80 ;缩颈部位长度30mm;不合格缩颈部位材料厚度:料厚的50厚度料厚的80; 缩颈部位长度:30mm长度60mm ;是不合格非不合格缩颈部位材料厚度:厚度料厚的50 缩颈部位长度:长度60mm;不合格坑包面积8m ;长度10mm ;高度不合格面积8m;长度L10mm;高度1.5 mm不合格合格变形零件外表出现明显起伏;目视明显;严重影响外观与搭接、装配面不合格零件外表出现起伏

7、;目视不明显;手感明显不合格合格零件外表出现起伏;手感不明显;油石检验明显不合格合格合格麻点零件2/3 面积上能看到麻点或小凸包不合格零件外表用油石磨件之前用手感觉明显的麻点或麻点群;麻点面积2/3 零件面积;不合格合格材料缺陷料厚明显不符合要求;外表有明显的桔皮滑移线、镀锌层疏松;锌 脱落长度300 mm ;宽度5mm不合格合格轻微的材料缺陷;磨件后可见的材料缺陷;不合格合格锈蚀锈蚀厚度料厚的40% ;锈蚀面积全部面积的25 ;型面比拟复杂无法消除锈迹;不合格锈蚀厚度:料厚的20%厚度料厚的40 ;锈蚀面积:全面积5厚度全面积25 ;是不合格非不合格外表质量受锈蚀影响但可通过打磨修复; 不合

8、格起皱肉眼能看出的严重皱折、棱线错位,严重影响焊接与装配;不合格棱线、弧度不够清晰光顺; 肉眼可见的皱纹、波纹、棱线错位;是不合格非不合格合格毛刺毛刺高度H 大于料厚的40% ;有操作危险性的粗毛刺;不合格毛刺高度:料厚的20%高度料厚的40 ;毛刺影响定位、装配、焊接、压合的;一般孔合格定位孔装配孔不合格一般料边合格压合/焊接料边不合格毛刺高度:高度料厚的20 ; 合格拉毛压痕划伤料厚的50%深度料厚的30%;4mm宽度2mm ;7mm长度5mm ;是不合格非不合格料厚的 10%深度料厚的 30% ;宽度2mm ;长度5mm不合格合格深度料厚的10%;不合格合格圆角不顺圆角半径不均匀,未达到

9、要求;明显地不清晰、不光顺;配合间隙达2 mm 以上;不合格圆角半径不均匀,不够清晰光顺;配合间隙达2 mm 以下不合格合格叠料板料重叠宽度:宽度8mm不合格板料重叠宽度: 3mm宽度8mm是不合格非不合格板料重叠宽度:宽度3mm不合格合格其他能引起严重功能障碍的缺陷不合格对使用有明显影响的缺陷不合格5.2 点焊检查标准见表二表二 点焊检查标准序号点 焊 检 查 标 准重要度检查方法检查频次1零部件外观质量1.零件无变形、裂纹、锈蚀与其他板金缺陷。2.外表无划伤、变形、生锈。a目视100%2检查零件完整性完整、齐全、应符合设计图纸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所有零件。a目视、手感100% 3点焊外观质量

10、mm=2+3mm,为焊件板厚。2压痕深度:不超过板厚15。c150mm游标卡尺一次/每天每工位3.2.焊点距离tmm倍。2.焊点间距均匀。c150mm钢板尺一次/每天每工位1.焊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表无凹陷、凸起、错位、飞溅、毛刺、焊穿、裂纹、气孔、缩孔、夹渣、过烧、烧蚀等缺陷。2.各焊点形状一致,无缺陷。a目视100%1.符合工艺要求。2.焊点数量与工艺一致。c目测计数一次/每天每工位点焊质量应可靠,不允许出现漏焊、假焊与连续开焊,同一条点焊缝上开焊焊点数应不超过5%且不超过5处,不允许出现连续两点开焊与连续的焊点间隔开焊现象。c目视一次/每天每工位请工艺部门盛波完善检测的具体方法与要求扁铲

11、从两板间楔入,用锤子锤打扁铲,检查熔核的破坏状况b扁铲榔头每天随机抽取两个工位5.3 螺母、螺栓凸焊检查5.3.1 车身本体上的凸焊螺栓、螺母应焊接结实可靠并保持外形完整,不允许有烧蚀变形。5.3.2 凸焊焊接强度:检验员用扭力扳手在凸焊螺母件上做剥离扭矩检查或用螺栓连接后垂直于螺栓做敲打实验(如果凸焊螺母不被敲掉,原材料已变形,如此为合格,否如此为不合格),每天每工位巡检一次,测量规X参数见下表三。表三 凸焊螺母剥离扭矩参数表凸焊螺母规格mmM5M6M8M10M12剥离扭矩N. m5.3.3 螺纹质量:无焊渣、无乱扣,检测工具:螺纹通止规。螺柱焊接符合焊接工艺规X,螺柱焊接后焊接处无气孔,焊

12、瘤堆积,无变形,且垂直于焊接面。熔焊检查标准见表四。表四 熔焊外观检查标准序号熔 焊 检 查 标 准重要度检查方法检查频次1熔焊质量焊缝外表呈均匀、整洁的鳞状波纹,无溅渣、弧坑、焊丝头、裂纹、焊瘤等缺陷。b目测100%不允许有漏焊、假焊、裂纹、烧穿、夹杂等缺陷。b目测100%板厚为14mm时允许咬边深度不大于料厚的1/4,长度不大于焊缝长度的1/5。在任意长100 mm的焊缝段中直径在1.11.5 mmX围内的气孔不多于2个。a目测一次/每天每工位5.4. 焊缝形式和尺寸符合工艺要求。c目测计数2米卷尺一次/每天每工位5.5. 有密封性能要求的焊缝不允许渗、漏。淋雨实验可用涂底漆后的车身检验5.6 打磨外观5.6.1外露焊缝、焊点与外露缺陷应修整抛光平滑,不得影响外观质量。5.6.2止口应无毛刺、缺材等缺陷,应打磨平齐。5.6.3流水槽等部位应修整平滑。5.6.4前机罩、前围、侧围、前门、后门、尾门、顶盖等明显的位置外表不应有划伤、凹凸变形、锈蚀、毛刺等缺陷,其它外表不允许有明显的划伤凹凸变形、锈蚀等。其外观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6 白车身间隙控制标准见表五 表五 固有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