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99599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通过节奏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摘要:节奏是音乐风格特点的重要表现要素,是音乐的灵魂,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准确把握好节奏是学生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章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编号为0619421B子课题研究成果)关键词:节奏 有效设问 听动结合 创编表演节奏是音乐风格特点的重要表现要素,是音乐的灵魂,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准确把握好节奏是学生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2、环节,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音乐活动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何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打下稳定的基础,不仅能使学生唱读节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节奏,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有效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节奏活动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学要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

3、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而节奏的体验是音乐学习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乐教育、增进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大音乐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剖析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设计不同的适合学生年龄的音乐游戏活动进行有效教学。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并且要生动有趣,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打字机是人音版第八册中的欣赏曲。富有动感的节奏,并且规律又不乏变化的音色和音效,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打字机工作的画面。整个

4、乐曲仅五十秒。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首短小乐曲的特点?教师在提问中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就能有效的将学生带入情境。1.打字机在操作中发出了几种声音?2.打字机的速度是怎样的?3.你能否将自己想象成一位打字员,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吗?这样的提问,贴近情景主题,直击音乐要素,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形象,达到有“情”体验音乐的目的。吴斌老师和金亚文老师在正确处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关系一文中提出:“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应做的事是:选用最具有音乐表现力的作品,为学生不断提供感受、体验、表演、创作、理解、判断音乐艺术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增加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而这首乐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打字机

5、作为节奏乐器,配以快速灵巧的旋律,表现其打字声、铃声和换行声等等。因此,可将这些特殊音效作为特点,进行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复听。1.听听哪几句的铃声出现的位置是一样的?在第几拍?2.用身体当乐器,合着音乐模拟铃声,注意音乐中铃声和换行声怎么样来表现?如此这样,使学生在逐步递进的设问中,增加对音乐中节奏的感受。紧接着的几次聆听,即可变换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对节奏的感知来进行肢体的活动体验全曲。二、听动结合解决识谱节奏难题吴斌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识谱是一个综合能力,识谱中优先要解决的是节奏,学生学习识谱,节奏还不能熟练阅读的时候,就不能熟悉乐谱,节奏领先是识谱最重要的”。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要充分

6、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在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对将要学习的新节奏型,在学唱中难以把握准确,我们可以在教歌曲前抽出重点节奏型,采用“节奏读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很快就掌握,而且能够使学生区别出各种不同的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并且在教学中要注重节奏训练,持之以恒。如:人音版第二册母鸡叫咯咯一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节奏问题,可让学生先掌握母鸡“咯咯 哒” XX X的节奏, 再让学生在歌曲中找找“XX X”的节奏有多少,然后用“响板”拍击一下,接着再欣赏歌曲,欣赏中要求学生只在出现“XX X”这一节奏的地方拍打一下节

7、奏,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并为歌曲伴奏,而这一伴奏又恰恰展现了该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因此学生对于这首歌曲情感的把握也就更加到位了!这样的伴奏练习还可以与拍手、拍腿、跺脚或捻指等各种不同的发响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调动各感官并迅速地做出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再如:人音版第七册哦,十分钟一课,先让学生说说课间所做的游戏,接着出示节奏:X 0 | X 0 |XX XX | XX XX |0 X X | 0 X X |然后请一些同学上台表演他们课间所做的游戏,并且游戏中要与上面的节奏相对应。跳 绳 X 0 | X 0 | |溜溜球 XX XX

8、 | XX XX | |跑跳步 0 X X | 0 X X | |教师说出游戏项目,学生按节奏做相应的游戏。这样在教学中通过把枯燥的节奏练习与生动有趣的课间游戏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难点之一| 0 X X |前半拍休止的切分节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动一动,玩一玩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给学生一些游戏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实践证明,听动结合这样的体验对于节奏感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三、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

9、,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如前面提到的听动结合的音乐学习方式时,学生在打击乐器的使用中或游戏节奏中就可以进行即兴创作。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即兴创作中,学生自主地进行说、动、唱,以即兴活动进行着音乐的体验、探索、创造,在活动过程中,把最原始的基本节

10、奏、声部、和声音响逐渐由低向高的递进前进,更加会使学生全面的提升音乐素养、思维得以开阔。同时即兴性创造又是“节奏为先”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即兴性的学习中,情感才得以充分表达,智慧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发展。但要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必须提供恰当的素材。并要设计有创意的范例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音乐课堂中课堂乐器的即兴演奏教学就是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关于节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有趣的音乐创编来提高音乐素养。如:1.游戏法创编设计各种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如:师生接龙、生生接龙。教师吹奏歌曲第一乐句,学生创编第二乐句。蛇形吹奏,学生排队依次吹奏相同的一句。如:变换节拍由二拍子改为

11、三拍子,成为一首新的乐曲。如:八度重复吹奏该乐曲;领奏与齐奏交替演奏该乐曲。如:把几首节奏相同的小乐曲连成套曲等。2.模仿创编法先给出固定的旋律,学生分若干组,教师范奏后,逐次吹奏,之后交换重复做,进行单声部模仿演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分成若干声部小组,每声部再分两组吹奏,进行多声部模仿演奏。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团结协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累生活经验,把音乐中的节奏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音乐教学的开展会更加的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 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文献:中国音乐教育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