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99511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活动给教师的建议利用假期的时间坚持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本书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拜读的教育名着。苏霍姆林 斯基是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 的教育理论家。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共写了对老师的有100条建 议,内容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语言通俗易懂,说理生动形象。 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里面很多撕裂都是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真实做法。该书针对教师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不解,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用 建议的形式吧教育的真谛向我们娓娓道来。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 老师来说,受益匪浅。他的教育思想,尽管过了这么多年也丝毫 不显过时。在阅读

2、中,我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思乡不断反思我的教 学活动,获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79 条建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条的感受。在给教师的建议79条中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 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 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 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 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我们的教育则更多 地存在于多学生外在的教育和培养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自我教育 的养成。这也就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陷入了一种怪圈: 老师拼命的管,学生的逆反心理却越来越重。直接导致的结

3、果就 是老师累死,学生烦死。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 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在学校教 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本 和基础,最好的教育也就是自我教育。其次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教育应当从 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就要进行。他认为“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 早期,即从7岁到10、11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 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 以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教育的问题”。反思对照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小学、初中教育老师和家长更多地将精力和世界花在了对 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

4、的培养。他认 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的弱点的满足,那么他 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 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 我纪律。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孩子在刚上小学时表现的都很积极,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厌学逆反心理为什么会越来越大。因为他 们在童年时期没有过清晰地自我认识,没有养成自我的认知和教 育习惯,所以在学业辅导一天天加重的情况下缺乏能够克服困难 的自我纪律的约束,所以但学校、老师强制性地将这些负担夹在 他们身上时,他们就只能学则叛逆和逃避。在此条建议中列举了很多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一、自我教育从身体锻炼开始在

5、文中写到:“身体锻炼在自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每一个学生家里都有淋浴设备,要强制自己天一亮就起床,洗淋 浴,而且要每天坚持。家住在湖边的孩子,则每天在湖里洗澡。 在冬季,9、10岁的男女孩子练习用雪擦拭身体。”这让我很震 惊,原来前苏联也是这样教育孩子锻炼身体的。我只听说过日本 的孩子,冬天衣服都穿得很少,学校也作了严格的规定,只能穿 制服,不能穿冬衣,并且故意让他们在雪地里穿短裙、短裤,裸 露双腿,进行耐寒训练,目的是锻炼其身体和意志。由此我也想 到了咱们中国的教育,好像学校从没作出如此的规定,让学生冬 季进行耐寒训练的。更令人受不了的是一些传统的爷爷奶奶,到 了冬天总是给孩子穿很多

6、的衣服,裹得一层又一层,丝绵外面再 加羽绒服,可孩子却仍经常生病,爷爷奶奶想不通啊!现在是该 想通的时候了,孩子衣服穿得越多身体素质就越差哪!二、自我教育从集体劳动开始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在学校,每一个学生在7、8岁的年纪, 都会在校园里种一棵树,用来纪念他最亲爱的一个人,每个学生 都是个人完成这件劳动的。照料这棵树要持续5、6年之久。“如 果有人在某一段时间里偷懒不干,同学们就会当面喊他是懒汉和 游手好闲的人。他们谴责和嘲笑的不仅是懒惰本身,而且是意志 薄弱、不想克服自己的弱点,不能管住自己的现象。少年对于别人给予自己人格的这种道德评价是非常敏感的:他好像能用别人 的眼光来看自己了。在这一点上,

7、也正包含着对于人的自我形成 起着重要作用的自我认识的实质。”种一棵树,看似个人的一个 行为,却有着集体的力量,树伴随着自己一起成长,树时刻督促 自己去养护它,同时身边同学的榜样及督促,也让自己慢慢地形 成一种自我约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可见苏的高明之处。三、自我教育从真正阅读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 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他去 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 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因此他开辟了 一个“思考之室,里面收集了几百种最富有智慧的、最美好的 书。他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

8、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很 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用英雄人物的生活作为测量自己的尺 度。因此他们有一个书柜中专门放名人传记,让学生从英雄人 物的道德财富中为自己找到榜样,从而达成自我教育。四、自我教育从教育他人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能鲜明地表现出学生的自我教育 的精神生活的领域。这就是让少年去关心别人,要他在某件事情 中把自己的劳动、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贡献给别人。这件 工作是从小事做起的:让年长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帮助年幼的同 学。这个提议非常好,让高年级的同学与低年级结对,去帮助低年级同学提高成绩、改正缺点,当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时, 他势必会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要好的趋势,当自己好的一面在别人 身上体现了出来的时候,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那么他才 是真正地开始了自我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