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99430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父》教学设计(实录)[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父教学设计(实录)教学目标:1. 诵读渔父,读懂词意,读出词味。2. 解读渔父,品悟作品的景、情、志。3. 深入文本,探究作品“何以言志、何以传情?”,明白中国文化里的“符码意义”。4. 比较探究,领会渔父、江雪代表的儒、道文化,滋养学生的人格情操。教学重点:解读渔父,品悟作品的景、情、志,体味中国文化里的“符码意义”。教学难点:比较探究,领会渔父、江雪代表的儒、道文化,滋养学生的人格情操。教学方法:诵读、文本解读、探究体悟法教学辅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一看初中最后一个单元的单元标题是心灵净土。而这节课也应该算是我们初中语文教材的最后一课,也

2、就是说,经过三年语文课程的学习、积淀与熏陶,我们成长了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份怎样的文化情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分享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父,感受他的“钓鱼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他独特的内在情怀。(板书“渔父”及作者,同时发问:渔父是题目吗?)哦,不是,渔父又称作渔歌子,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但这首词的内容恰和打渔有关。在这个词牌名下,我们也可填上其它的内容。二、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景、情、志(板书)三个方面来和古人对话,也就是说,作者张志和借什么景表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首先,我们来诵读这首词。读的时候要读出词中写的内容,写的味道

3、。大家先试读一下,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同桌分享自己的诵读。老师发现好多同学已经读得很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师起:渔父)三、精研课文1. 品悟作品的景、情、志师:大家读得非常不错!同学们也许不知道,(背景音乐起)诗人张志和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好朋友,颜真卿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笔墨飞舞,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眼中呈现什么画面了?如果同学们眼前的画面还不够清晰的话,请大家闭上眼睛,让老师带给你那遥远而又美好的画面。(教师感情浓郁的朗诵。待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句时,感情更加浓郁,重复诵读。)生:轻闭双眼,用心感悟。师:(背景音乐继续,学生依然

4、轻闭双眼。)脑海中有些画面了吗?闭着眼,把你心中呈现的画面轻声诵读出来。(教师轻起)生:进入情境及角色,轻声诵读。学生要沉醉。师:轻轻地睁开眼睛,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争先恐后地)西塞山.生2:飞着白鹭的西塞山。生3:还有粉里透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鳜鱼在那里快乐自在地游着生4:下着些许细雨,一位披着蓑衣戴着箬笠的渔父在安然垂钓。 师:(微笑赞赏,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大家描述的真好!那样的情景可真让人神往,只是同学们刚才把它零散化了。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呢?生:西塞山苍茫葱郁,白鹭在山前悠然飞过。流水潺潺,岸边的桃花在绿树掩映中艳艳地开着;清澈见底的溪水里,

5、鳜鱼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微风吹过,细雨迷蒙,一位戴着箬笠披着蓑衣的渔父在小溪边乐而忘归安然垂钓师:(赞叹)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荡漾在心里的美好。我们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美好的画卷,那么,侧耳聆听,我们又能听到什么呢?闭上眼,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生:闭眼聆听,陆续举起了手。生1:白鹭的叫声、流水声。生2:风声、雨声。生3:还有其它的鸟叫声、风吹过、雨打着桃叶沙沙作响生4:还有鱼儿跃出水面又跌落的声音(若水教育,营造活泼灵动的课堂氛围。)师:对呀!我们看见的景色如此美好,我们听到的声音也这般灵动,我们再仔细地闻一闻,又会闻到什么呢?(老师闭着眼睛作深呼吸状,学生下意识地模仿老师。)生1:我闻到了和风细雨中

6、桃花的芬芳。生2:嗯,还有的空气新鲜潮湿,我还闻到了泥土的清香生3:还有溪水清冽甘甜的味道!师:的确呢,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真想吟诵一曲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生:不由得和老师一起吟诵: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深入文本,探究作品“何以言志、何以传情?”,明白中国文化里的“符码意义”可是,西塞山前仅仅只有桃花吗?会不会有梨花?会不会有杏花?可是却为什么偏偏要写“桃花”?同桌、邻桌探究一下。(借这个问题,向学生讲一讲“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的符码意义。)学生回答交流后,教师引导:“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有着独特的符码意义,正如前不久我们

7、学习过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那里别有天地,那不是人间啊,那是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流水意味着世外桃源,这在暗示着在这西塞山前原来是一个什么所在?”“世外桃源!”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把这两行诗读一遍。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白鹭飞?难道燕子不飞吗?麻雀不飞吗?为什么不是西塞山前乌鸦飞呢”(和刚才一样,继续探讨。)师小结:中国文化中山川万物、花鸟虫鱼都超越了本身,成为情感的载体,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寄托不同的情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刘禹锡可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马致远

8、“枯藤老树昏鸦”,不同的物象寄寓不同的情志。这里的“白鹭”纯洁、悠闲、舒适、舒展、自由,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我们把这个理解再带进去,再读一遍前两行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么,“为什么要把鳜鱼写进去呢?”开放性答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吃还是不吃、直钩垂钓等都可。如此世外桃源,作者置身何处呢?一起读出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有时间的话可以研讨为何是“青箬笠,绿蓑衣”,没时间则带过。我们常说“文学如人学,文凭即人品”,作为作者的缩影,这一渔翁形象的出现可谓是画龙点睛,让文字描述的画面瞬间立体,成为一种生活。这位渔翁安然垂钓,明明已是“斜风细雨”,但他回去了没有?这到底是

9、一个怎样的渔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张志和的生平。多媒体展示:张志和不仅是一位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哥哥这首词写什么?仅仅是叫弟弟回家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10、。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1: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 生2: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 生3:哥哥啊,看到那些官场上的人那么明争暗斗,我实在不想跟他们一起,在这里,我天天在钓鱼,多舒服啊。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 生1:我钓的是自己悠闲的生活。生2:我钓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生3:哥哥啊,我钓到了自

11、由、闲适,我钓到了一份干干净净、一份心安理得。师: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这面镜子,来观照自己的内心。3.比较探究,领会渔父、江雪代表的儒、道文化,滋养学生的人格情操。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优美,钓来恬静,钓来和谐,更重要的,他钓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可同为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垂钓,感觉就有所不同。(多媒体课件展示江雪)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至此我们已然明白,张志和钓的不是鱼,而是一份闲适、一份自在;柳宗元钓的也不是鱼,他钓的又是什么?(可类比当年的“偷菜”,

12、偷的是菜吗?)生:寂寞!(略有停顿后,师生会心莞尔。)师:对,是寂寞!为什么寂寞?生:因为孤独。师:为什么孤独?生:因为倔强。师:为什么倔强?生(略微讨论后):因为不愿同流合污!师:为什么不愿同流合污?生:四、总结升华师:为什么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钓”的是一份操守,这“钓”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坚持?!古代文人的这一“钓”,钓的是他们高洁的志向。柳宗元和张志和代表的两个渔翁其实代表中国两种精髓文化,一个是儒,一个是道。儒家讲求积极入世,如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如这个“儒”字,认为被需要才是存在的价值。而道家则超然物外,养生求真,但并不逃避,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灵恪守。在我们初中语文教材的最后一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命里把这个渔父和那个渔父,全部都吸收进去,但两个渔父都选择捍卫高洁的情操志向,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绝不是指背着书包上过学的人,而是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和用生命坚守的信仰,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五、布置作业 1.比较阅读屈原的渔父,结合本课的学习,分析屈原笔下的“渔父”形象及思想意义。 2.创作从“渔父”看中国文化,下节课互相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