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9938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落地政策和工作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 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持续规范校外 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 校外培训负担作出了规定。我校将从多个方面发力,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响应党中央号召, 立即 行动起来,全面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是 XX 区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加快基础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一、深刻理解“双减”的育人价值“双减是全面认真贯彻教育方 针的重要 举措,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先锋,是新 时代建设高质量基础 教育体系的必然要

2、求。党中央以“双减为“小 切口来撬动基础教育“大改, 着力保障义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落实,可谓定标明确,发力精准。XX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决贯彻 中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既要把“双减工作作为 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又要充分认识“双减工作是建设高 质量 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和价值所在,要通过落实“双减任务,大力营造 全区 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为推进 XX 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起好步。二、全面落实“双减”的重点环节 XX 区坚决按照中央要求,在“双 减工 作的三个重点环节上同时发力。一是强化学生作业的育人功能 抓好作业管理工 作。紧盯学校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

3、化等突 出问题,予以纠正,要求学 校在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 作业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坚决落实教师 认真批改作业和严禁给家长布 置作业的要求;开展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展评活动, 深化作业管改,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 是发挥课后服务的育人作用,抓好学校课后服务。始终把课后服务作 为学校全 面育人的保障。不断强调学校是学生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主 阵地,充分利用学校 优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责, 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治理校外培 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治理在职教师 违规补课办班和克服唯分数、唯升学顽瘴痼 疾的有效路径。三是优化 课后培训的育人环境,

4、抓好培训机构治理。近年来,我们把规范的校 外培训作为家校共同育人的补充,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 部 门,着力构建部门协同、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强 化专项治 理与常态治理,坚持全面谋划、政策引领、多点发力,严格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 理,积极构建起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 制和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效遏制了校外 培训乱象。三、着力厚柩“双减”的质量文化减轻学生负担不仅要全面系统做 好校内外 减负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主阵地一一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上做足文章,做到内 外兼修、增减并重,减负增效,确保学校育人质 量的全面提髙。为此,XX区提出以打造“三个课堂

5、,实施“课堂革 命 XX 行动”,全面推动 XX 区基础教育高 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打 造“三个课堂。我们在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 课程三级课 程和教室、校园和校外三维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并着力打造“三个课 堂,第一课堂(教室)聚焦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课程;第二课堂(校 园)着力 培养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增强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拓展的能 力与素养;第三课堂 (校外)放手让学生在走近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 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切实保障基础教育髙质量发展。二是 积极实施“课堂革命。推出了全学段实施“课堂革命 XX 行动, 要紧扣“第一课堂育人主阵地,一方面变革传统课堂 物态形式和教 学形态,积极

6、开展探究式、项目化、合作式、互动式及情境化教学, 整合信息技术,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改变教学形 态,以学生 发展为主线,提高学生可接受性方式的变化,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吸收、内化知 识,使课堂样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把“课堂革 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扎实推进 “XX 行动二为把“三个课堂”建设 和“课堂革命做实做新做出成效,设计出 了系统的分层活动载体进 行推动,将“三个课堂”的实施载体序列化、层次化、系统化和科学 化,丰富深化课改的内涵,厚柩“双减工作的课程内涵,让课程 成 为实现“双减目标的内驱力,让“XX行动在XX大地落地生根。围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过线上线下结

7、合,安排 “培养 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新 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 行为十项准则未成年人保护法4个专题, 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激励 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孩子,当好“四有 好教师、践行“四个引路人。同 时组建师德师风监督专班,公布监 督热线,开展在职教师暑期有偿补课专项整 治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坚 守师德底线,塑造师魂,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 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延时服务工作总结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 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

8、 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一、自主学习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相融合1. 自主学习课程:低年级开设故事课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 事),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各年级学生开展诗词吟诵、书写练习、 全学科阅读、学科知识梳理和其他趣味比赛等课程。2. 社团课程。学校对社团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起了丰富可选 择的校本“育人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 择社团和指导教师。学校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全校师 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 而广阔的空间。目前已开设书法(软笔、硬笔)、美术(泥塑、剪 纸、国画、)、舞蹈、器乐(电子琴

9、、架子鼓、竖笛)、体育(羽毛 球、篮球、排球、跳绳)、创客、诵读等 10 多个社团。3. 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生活化教学,同时有 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真知。学校设立劳动日,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劳动 活动:划分区域,明确劳动目标和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 洁、绿化和美化。各班级通过认领绿植和学生自带绿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 “绿色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校园劳动元素,逐步普及校园种植,现 已建设“小花圃”“责任田”,并开展小型养殖,逐步建立和完善校 园绿色小生态环境。二、延时服务与成长导师相融合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

10、较差的现 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 作学习模式。主要措施为:1. 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 的三级导师团队。2. 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 职责。3. 开辟网络专栏,特别开设校长论坛为教师的导师作用的提升提 供学习、交流的平台。4. 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 康成长。5. 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6. 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 行职责。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 中,师生共同

11、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 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 阳光下茁壮地成长。三、延时服务与“微德育”相融合我校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工程、书法提升工程、经 典诵读以及各项读书活动,为探索学校延时服务中的微德育有效路径 提供保证。1.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部编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延时服务阅读中,教师充 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2.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诗词诵 读东栾学子礼仪册艺海拾贝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古 文”课程,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

12、上,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 寓言和神话,学习微古文,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培养他们对传统文 化的热爱。3.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我们提供条件,给出方法,引导学 生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学生的品行。(1)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自由对话。为了进行个性化阅 读,学校的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读,校园处处都是阅览区。为了最大限 度促进“读书漂流”,我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全校的“读书跳蚤 市场”活动,学生们自己创设摊点广告、变身店长、会计。学生们在 实践中培养了动手、交流创造的能力。(2)分层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 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阅读童话、儿童故事 等儿

13、童文学整本书;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儿 童文学整本书;高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等儿童文 学。学校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使各个阶段相互联 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构建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网学校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和十月份“读书季”上,开展师生共读、 亲子共读活动;集体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经典诵读、讲故事、美文诵 读及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比赛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 庭等,调动起师生及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的进 行。学校进行优秀读书推荐卡、整本书交流手抄报、诗配画优秀作品 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4. 家庭微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学校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家庭图书角,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 阅读氛围。每天例用微信打卡就能看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读书活动的 身影。5. 发挥网络空间育人作用。延时服务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疫情防控 专项报道;开展党史课进校园、“童心向党”家校诵读活动、“做 新时代的小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 雄的教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生态 环境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