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观摩课有感.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99320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观摩课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观摩课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观摩课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观摩课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观摩课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观摩课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全区小学语文观摩课有感近期,我参加“区优质课”小学语文教学赛课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全区16位教师的做课以及马兰老师的评课,使我收获良多。16位教师以自己精心设计和课堂智慧,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16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顾丽丽老师在教学绿叶的梦这一课时,她让默读、出示作者介绍、自学要求,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平添几分活跃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顾丽丽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

2、,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童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内心奠定了基础。郭伟伟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美丽景象,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姜俐冰老师所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听读感悟,2、局

3、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听读感悟时,姜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知道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姜老师要求学生大声读课文,出示学习方法读课文;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在出示了一组组美丽的西沙群岛的图片后,让学生学者归纳板书,有引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边度边想自己学习。课上姜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授予,真可谓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于鱼”。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

4、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16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马月芳老师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从自己搜集的资料入手从而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勿忘国耻”感受得很深?我想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清政府的腐败会有更新的认识,同时对象在中国的强大也会理解更透。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

5、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三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宁夏全区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 (2010年10月) 10月9日、10日、11日,我有幸参加了宁夏小学语文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聆听了16位老师的课,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这16节课可谓各具千秋,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创新思维。教学活动中,各位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思想,努力追求有效

6、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顾丽丽老师执教的课绿叶的梦,教学风格张扬富于个性,课堂活动设计精致,富于互动,教师调控课堂能力特强,赋予了课堂生成性,课上所迸发出的教师的智慧、学生语言的积淀,令人震撼。马月芳老师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使她上起课来游刃有余,信手招来毕成花。想想自己平时那苍白的课堂语言,真有点自惭形秽。下面具体谈谈我听了这几节课的心得体会。一、启发引导,教师的语言具有无穷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当,就能让你的课堂梦笔生花。如顾丽丽老师在执教绿叶的梦这篇课文时,她的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又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精典到位,不留

7、痕迹。这一切就得益于她精练、流畅、生动的课堂语言。看看她是怎么挖掘教材的吧!在理解“着迷”一词后,顾老师启发到:“这里的着迷不是静静地我喜欢,而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心中荡起的波澜。读、悟、说、写把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向了高潮,一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落实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目标达到了。再如圆明园的毁灭中,教师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的引读语言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学生的勿忘国耻情感自然流淌,读得绘声绘色,令人感动。我不禁感慨: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二、充分读悟,扎实有效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听了这16节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8、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这些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姜俐冰老师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充分运用课件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老师用充满豪情的语言,引领学生去感受祖国的富饶与美丽,并当堂练笔,展示学生的作品真正体现了“授人与渔”的教学。课上的朗读指导实实在在,赛读、评读、范读,朴实的举措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课末,姜老师又让学生当堂记忆背诵,积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姜俐冰老师的课更是形象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简简单单教

9、语文、扎扎实实为学生”。 其实,这16位老师的教学俱将文本与语文训练、情感认识、方法掌握融于一体,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三提纲挈领,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每一篇文章理解时切入点都很多,如何把握重点,果断取舍,这本身又是一门艺术。这16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紧扣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感悟,如朱玉洁老师执教的杨子荣借题发挥,就紧扣住课题“借题”、“发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迁移语言。有的把准文章命脉,让学生逐步朗读参悟,如李春梅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怀就紧抓住“爱”展开教学,层层推进,朗读、探讨,使学生逐步领悟母爱的伟大。再如

10、马月芳老师虎玉兰老师们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者就紧紧围绕辉煌了理解毁灭的耻辱体现中国人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设计教学环节,感悟国人对祖国的爱是本节课的起点,也是本节课的归宿。一句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16位老师的课就向我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的理解深刻,也能更好的掌握其内在的东西。把发现给学生,不正是我们应追求的吗?这两天多的学习,让我深深感悟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这16位老师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对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为我们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