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923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班级 姓名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一年耕耘,一朝收获。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做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旗开得胜!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 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分).酷肖(xio) 稽首(q) 诘责(ji) 狼藉斑斑B. 炽热(ch) 污秽(hu) 阴翳(y) 狂妄自大C踌躇(ch) 雨霁(q) 馈赠(ku) 莫衷一是D. 忏悔(chn) 咫尺(zh) 祈祷(do) 粗制烂造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踌躇 夜澜人静 长吁短叹 朔方(北方)B. 褪

2、尽 彻夜不寐 盛气凌人 诘责(责问)C. 憔悴 翻来覆去 无可致疑 睥睨(眼睛向前看)D蜿蜒 海誓山盟 鸣罗开道 禁锢(束缚,限制)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B、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C、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D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4.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作者不仅仅是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很多的思想感情,他能以仁爱之心随遇而安,与民同乐,实属难得。B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

3、作者山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寄托了作者的喜悦之情。C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这一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D日本科幻小说家星新一在喂出来中,以环境污染为题材,以神奇又合理的想象,警示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非常必要。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生命是酒 生命是咖啡 生命是茶 A、 B、 C、 D、 6、名著填空(4分)(1)名人传主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 和俄国

4、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国的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7、填空:(10分)辛苦遭逢起一经, 。 ,愁云惨淡万里凝。 ,西出阳关无故人。欲渡黄河冰塞川,_ _。)山水之乐, 。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描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8)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塞外奇特风光,被誉为“千古名句的是:_,_。(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5、。(10)王老师退休后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义务“坐诊”,可用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来称赞王老师。8有这样一副对联:(3分)洞庭月,衡月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这副对联提到了中国三大楼,分别是 、 、 ,以及崔灏、范仲淹、王勃三人关于三大楼的作品: 、 、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

6、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102006年春节即将来临,传统文化习俗为你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请为下面的春联拟出下联:(2分)上联:春来繁花似锦下联: 11在下列文后的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2分)郭功甫经过杭州,带一首诗去请教苏东坡。见苏东坡后他自己先朗读一遍,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声音宏亮。郭读完后问苏东坡:“请看我这首诗能打几分?”苏答:“十分。”郭心中十分得意,又请苏再详细指出哪些地方最好。苏东坡捻须微笑说:“十分么,七分是读,三分是诗,加起来是十分啊!”苏东坡对郭功甫诗作的评说,告诉我们 。12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7、分) (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自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它建于公元一九0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补修而复通。A B C D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10分)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

8、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

9、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

10、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最新的科学实验使他们获得了富有价值的第一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完全证明克里克的学说是可信的。他在医学杂志上撰文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将神经细胞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人类意识仅仅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细胞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些神经元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地区。这一小块地区就是人类灵魂细胞的居住地。”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3

11、分)(l)“灵魂细胞”是否存在?(2)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2.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2分)3.倒数第二段加横线句子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1分)4.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灵魂细胞”存在的结论,这一成果是 学、 _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共同研究的结果。(2分)5.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闭“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2分)(二)鼾声 (15分)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

12、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13、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我哽咽着答道:“睡吧。”7、这篇文章以_ 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