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老山界[10].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99050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老山界[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老山界[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老山界[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老山界[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老山界[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老山界[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老山界[10].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老山界 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朱奇伟合作教师:王娜 张世芬 齐敏 修丹 徐艳红 白玉荣 任颖 张利【学习目标】1、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以及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2、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难点: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主备教师课前建议】1讨论与点拨方法相结合:老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师生达成共识。2研讨探究法: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和重要语段,让学生互动、想像,通过积累材料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2、艰难。【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检查生字新词。纵(zng)队 惊惶(hung) 攀(pn)谈 苛(k)捐杂税篱笆(l b) 峭(qio)壁 骨碌(g lu) 包裹(gu)酣(hn)然入梦 打颤(zhn) 蜷(qun)曲 点缀(zhu) 矗(ch)立 奔驰(ch)呜咽(y) 澎湃(png pi) 督(d)促 悬崖 马匹(p) 索性 落(l)下 大显身手 灌(gun)输2、多音字chng :盛饭 shng :茂盛ju :咀嚼 jio :细嚼慢咽 咬文嚼字jio :睡觉 午觉 ju :觉得 觉悟3、背景链接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瑶山,又名越城岭,土名老山界,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

3、北部桂林市境内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千米。为花岗岩断块山。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 米。路很陡,绝壁上开辟的栈道、石梯宽不过盈尺。本文写的就是红军与1934年冬翻越这座难爬的高山的的情景4、作者链接陆定一,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备课拓展:二、 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速度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和主旨。【交流点拨】内容: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让我们了解到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主旨:表现红军不怕困难,艰

4、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注意精神。 2、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士兵们都是怎样的态度? 【交流点拨】翻山之难描述态度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打趣逗笑,奋勇登山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鼓起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毫不畏惧,讥笑敌机3、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交流点拨】时间地点事情第一天 下午 瑶民家与瑶民攀谈 天黑 山脚下 爬山 半夜 山腰 半夜露宿 第 二 天 黎明之后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下午两点 山顶 登上山顶 两点以后 山下 下山征服老山界 4.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交流点拨

5、】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苦难 第二部分(2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2-32)红军翻越老山界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3、攀登雷公岩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6、快速下山。 第三部分(33);简写作者的感受备课拓展:三、 点拨提升(一)深层探究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的攀谈,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机,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这也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

6、中心意思。2、课文采取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点拨】1、使文章脉络清晰2、使文中的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3、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3、作者在文中细致地描写了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二)语言赏析4.在 “半夜露宿”这一部分,作者说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但又是说“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这两者是否矛盾? 【交流点拨】“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有说

7、明红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 (三)写法探究5、第12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出的“奇观”,第18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这段描写行不行 【交流点拨】不行。这段描写是对前端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地下去”“向上看乡下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时壮丽,宏伟的景象,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备课拓展:四、 达标测评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

8、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

9、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

10、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踉踉跄跄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

11、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夜过鬼门关”的理解。【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答案: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党岭山的险恶,从侧面烘托了红军战士翻越这座山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句子的赏析】 (1)选文第段中“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环境描写。表现了党岭山气候环境的恶劣,突出翻越党岭山之困难,从

12、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党岭山恶劣的气候环境,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行军的艰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生活的艰苦和翻越党岭山时行军的缓慢。从而彰显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精神。3选文中的指导员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答案:指导员是一个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红军干部形象。4结合老山界和本文内容,说说红军能够胜利翻越老山界和党岭山的原因有哪些?【理解文意】示例: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备课拓展:五、 课后作业练习册:17-19页备课拓展:【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