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98595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南州六月荔枝丹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 九年级(下册)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沈阳市第十二中学卜洪娥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一篇较典范的科普性说明文。它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生动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文艺性。本文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学会从哪些方面来阅读此类作品,锻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所以,本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对学生写作说明文也起着示范作用。 2、学情分析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

2、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就接触到了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说明文的主要特征是“它有一个具体可感的说明对象”,与其它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荔枝”,学生不仅看过,而且吃过,但很少阅读过对其详细介绍的文字资料,所以本文的学习,学生的兴趣会很浓厚。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 探究作者引用古诗文典故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明确学习要求。 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品味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

3、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4、 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品读语言,探究作者引用古诗文典故的作用。 难点:本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艺性。二、 教学活动: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荔枝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荔枝不但味美,而且具备可爱的外表和内部结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南州六月荔枝丹,去感受本文准确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教师:(板书课题:南州六月荔枝丹)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的内容简单回顾一下。 (出示幻灯片)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教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学习科学小品有三

4、大要素:把握说明顺序 理解说明方法 感受语言魅力 (出示幻灯片) 教师:我们上节课,完成了科学小品第一要素“把握说明顺序”的学习,这节课, 我们将重点理解说明方法,感受语言魅力。教师:科学小品的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我们以前接触过的说明文,每一篇都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常见的说明方法都有哪些?(出示幻灯片)学生: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 引用、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教师: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全文,将上节课布置的一项作业: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5、请同学们用规范性的语言“文章何处运用了说明方法, 地说明了* 的 特点”,在班级交流。学生: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 下定义,简明准确地说明了荔枝壳粗糙的特点。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打比方、引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荔枝膜的美态和颜色,且增强了文学色彩。 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荔枝贮藏需要一定的条件。 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分类别、列数字,具体准确而又条例清晰地说明了荔枝的不同

6、类型及开花的 特点。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谓我国是原 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 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事荔枝的原产地。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 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引用、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荔枝不耐贮藏,也写出了古代统治者劳民 伤财,增强了语言的文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同学们总结的说明方法非常全面,说明课后下了很多功夫,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其实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止体现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每一篇

7、说明文都有或多或少的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语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 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出示幻灯片) 通读本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同学们也会发现,文章中也有很多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修饰限制性词语,请同学们在书上标注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四人一组,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现经研究

8、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教师:同学们认真阅读了全文,词语找得非常准确,老师把同学们的讨论结果集合到一起,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句子,我们共同来分析这些词语的准确性。(出示幻灯片)例如: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学生:(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

9、明古代讲荔枝的书不只13种)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学生:(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说明成熟的荔枝还有其他颜色)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栽在一起,增加授粉的机会。 学生:(往往是经常的意思,说明有的雌雄花还不同时开放)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 学生:(表推测,说明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是可能的事。)教师: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除了具有说明文的科学、准确、严密的特点,即科学性外,更主要的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和典故,即文学性。本文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明代陈辉的荔枝。(出示幻灯片) 题目古香古色,充满了文学色彩,且与本文的语言风格一致,从题目来看,

10、同学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题目包含了荔枝种植的区域、成熟的日期和成熟的颜色。教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本文引用的古诗文,并在组内大声朗读。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同学们朗读得既有节奏,又有韵律,且富有感情,非常好。 请同学们一起分析这些古诗文和典故的作用。(出示幻灯片)引用古诗文: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学生:说明了荔枝壳、膜、肉、浆液的特点,增强了文学性。)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学生:说明了荔枝林的美态及颜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 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学生:说明了荔枝不耐贮藏,同时也是对古代统治者劳民伤财的讽刺。) 盈盈荷瓣风

11、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学生:说明了荔枝膜的美态和颜色,增强了语言的文学性。) 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学生:说明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学生:说明了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侧面也说明了荔枝的味美。)引用典故: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典故:宋晦宗移荔枝于宣和殿。说明了荔枝生性喜温暖。)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典故:顾氏种活荔枝的事。说明了荔枝生性喜温暖。)(三)、课堂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荔枝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知道了科学小品这种文学体裁,并且被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感染了。同学们培养了观察能力,懂得了写一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加以说明。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课外说明文的拓展延伸,进一步巩固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 (四)、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 1、背诵本文引用的古诗文。 2、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种植物或者动物说明文。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通俗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