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98539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上受降城闻笛[26].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理解诗意3、赏析诗句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意、赏析诗句;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掌握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导入】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歌,也是李白的名篇。可我们乍一读来,似乎诗句没有什么出奇之处,那么这首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别人呢?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我们就要了解,看似平淡的诗句背后丰厚的内涵。文本解读1、作者简介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有人把他归入“大历十才子”中。元和、长庆年间,蒋防写了一篇很著名的唐传奇霍小玉传,描写的是大历年间陇西才子李益和妓

2、女霍小玉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李益是一个始乱终弃的伪君子,受到人们的唾弃。蒋防是和李益同时代的人,他笔下的李益,是不是就是诗人李益呢?李益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多猜忌,对妻妾很不放心,他出门的时候,要把家门都关起来,还要在门外和窗户撒上灰,怕有外人与妻妾偷情。当时人们把那种妒痴之人称为“李益疾”。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使蒋防把他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中唐诗人中,李益的边塞诗是很有特色的。他最著名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流传极广,还被教坊乐人度曲演唱。诗是这样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后,仕途并不畅达。后来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朔方节度使李怀

3、光等人幕府,在西北边地生活了好多年,所以他的边塞诗是有生活体验之作。他在录自己的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的自序中说:“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他的边塞诗,慷慨悲凉,又带有些许伤感情绪,真切感人。他的七绝,后人评价很高。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李白)、龙标(王昌龄)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他的诗,很多都被乐人采以入乐。他的征人歌早行等诗,还被绘制为画屏。朗读诗歌播放孙道临夜上受降城闻笛解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古代词话在欣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时

4、往往要提到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这是由谢庄的月赋中的句子“隔千里兮共明月”中化出来的,但到了苏东坡时代,从月亮想到家乡,已经成为传统母题的共用想象途径。这个联想途径,早在唐朝就广为运用了。课本里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个例子。不过,由于这已经成为一个套路,在比较有追求的诗人来说,光是以月亮的共赏来引发思乡的愁绪,就嫌有点单薄。故李益这里,增加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首先是地方的特点:这不是在中原,不是在东部,而是在西部,沙漠地带。故第一句就写沙漠上月光的特点:回乐峰前沙似雪。这是强调荒凉的沙漠上的月亮的反光之强烈。第二句:受降城外月如霜。这就是说,不管是沙还是月光,都是统一的霜雪的色调,那就

5、是一望无垠的银白色。这样就构成了一片空阔的境界,除了白色一无所有的空旷画面。在这样的画面上,一望无际,毫无阻隔,看到月亮,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不是很自然的吗?但是诗人可能觉得这太套路了,于是就在这样的空旷的天地之间增加了一个元素: 不知何处吹芦管。芦管,就是胡笳.这是异族的音乐异族的乐器。这是用听觉来增加视觉的冲击力,提醒战士身在异乡。再加上这么空旷和天地,月光普照大地,空间广阔,直视无碍,故征人望乡,不是随意一望,而是望了“一夜”。这里也写了失眠,但是,一个字也没有直接写到,而用了一个更为含蓄的字眼“望乡”。这当然是一夜失眠的原因,也是一夜失眠的结果。赏析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受

6、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后锦旗乌加河北岸。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如果说前两句写景,

7、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作业 1.背诵古诗。2.预习下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