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民俗节考.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98500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民俗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民俗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民俗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民俗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民俗节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民俗节考期号:第211期 作者 马伯庸 大家好,我是2408年的一位古代民俗学者,我的研究方向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民俗。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课题,是在几百年前流行于神州大地的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之一高考节。 高考节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兴于七十年代末。它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时间基本定在每年的六月。有学者宣称,古代高考节的起源是对知识之神的崇拜,人们在这一天献出自己的孩子,向高考之神供奉祭品,祈祷人类知识传承永不断绝。古人对于高考节的热情前所未有,根据研究,几乎每个未成年人都要花上十二年时间来筹备过节。 高考节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静默仪式。高考节与其他中国传统佳节最大不同

2、是,它特别安静。可以这么说,高考节是中国最安静的一个节日。从高考节前三天开始,所有参与节日的人都变得特别安静,甚至不允许周围环境有一点噪音,唯恐这样会触怒高考之神。这一点,与印度教的静默节很相似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锣鼓喧天,连载歌载舞都不许,更别说汽车鸣笛或者深夜施工了。 第二阶段,叫做献祭仪式。这个阶段通常持续两天到三天,每一个家庭都会把自己的适龄子女献出来,放在祭坛之上。祭坛是矩形房间,里面会容纳二十到三十名未成年人,通常会安排两到三名成年神职人员协助。全国参与这个仪式的未成年人有上千万人,遍布几乎每一个省份,他们会在同一时间进入祭坛。 虽然高考节的基本内涵,是献出子嗣蒙神悦纳,但一些学者误

3、解了献祭的意思,不是指肉体的牺牲,而是精神上的奉献。这些未成年祭品们需要做的,是带着由教育部开光的法器“准考证”,进入祭坛。 他们会得到一些纸,纸上事先印有高考之神的神谕,他们必须要在两天之内,分别用文字、数字、外文画圈字母表以及更为玄奥复杂的理论体系出土文献将之称为“理综”和“文综”在纸上写下与神谕相应的回答,这视为与高考之神进行交流。在之前三年,这些苦修者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刻苦的针对性训练,其艰苦程度是今人所无法理解的。 顺便一提,在这些未成年祭品参与献祭仪式时,他们的直系亲属会聚集在祭坛之外肃立,直到结束。这种肃立从来没受过天气影响。仪式结束后,这些神谕将会被教育部的执事收回。接下来的数

4、天,高考之神会附身到数万名教育裁判所的司铎身上,通过他们表达自己的喜恶。有些祭品会获得褒奖,有些则不被喜欢。得到褒奖的家庭,会获得很高的社会地位;失宠的祭品会在次年被重新献上,有的极端案例甚至会持续五到六年。 当献祭阶段结束以后,接下来就进入高考节的第三阶段:狂欢节。经历了献祭仪式的大部分未成年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陷入狂喜。这种狂喜行为有早有晚,有的在一走出祭坛之后就开始,有的要等回到家中。有的还会捣毁祭祀器具、撕碎神谕文书,整个人陷入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狂热状态。具体表现为无规律大规模地进食,不分昼夜地在线测试交互性电脑程序,在国境内进行长距离移动等。这类狂潮通常要到本年9月初才会告一段落。而一些不幸的未成年者,则很快转入苦修状态,准备次年的祭坛再开。 以上就是本人对古代高考节民俗的一些粗浅研究。囿于史料的不足,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精准,可能会对古人的行为造成误读。希望今后有更多研究成果出炉,以还原古代高考节的真正原貌。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