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98089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少不得的。在说理上,或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理性建立于感性之上;或与修辞方式结合,在形象的语言表达中使所说之理更加明晰。或用于开头,如猛虎睁眼,先声夺人;或用于收尾,如孔雀收屏,余音绕梁;或用于中间,在枝繁叶茂之中,使理性之果实更加沉实。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一、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

2、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 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 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3、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二、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如: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

4、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有力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

5、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中心论点。三、反向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

6、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考场优秀作文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四、正面推理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正面剖析,以小见大,从而推证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如史载:晋平公让大夫祁黄羊推荐南阳县县令,祁黄羊毫不迟疑地推荐解狐,晋平公惊讶地反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敌吗?”祁黄羊笑了笑说:“您让我推

7、荐的是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敌呀!”果然,解狐很有才干,成为百姓拥护的好县令。又一次,晋平公让祁黄羊推荐一位法官,祁黄羊推荐了祁午,晋平公听后又很震惊,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他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认真地回答说:“我是把最能胜任的人推荐给您,并没有考虑他是谁的儿子。”事实上,祁午正如他父亲所言,办案精细果断,政绩显著。孔子闻此曾赞叹道:“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啊,祁黄羊两次推荐人,虽然都直涉感情,但他的认知、判断却完全不受感情的左右。可见,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这段文字通过对祁黄

8、羊推荐人才事例的剖析,从正面推证出了“感情左右理性并不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的道理。五、引申类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列举的事例加以引申或类比,联系实际,突出其观点的现实意义。如: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来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高考优

9、秀作文人生的“出”与“入”)这段话由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的事例,引申出“一个人做人、处事或认识社会应出乎其外,审察反观,这样才不会犯错”的道理。把事例引申类比,从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六、因果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如: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

10、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议论文常见的说理技法一、因叙带理,叙议结合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之一。考生在把握话题的基础上,运用发散联想,搜索与主旨有关的素材,有目的地适当展开叙述,然后在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使议论的话题有据可依。如河南考生2007年满分作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

11、能随随便便成功”。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在确立自己的观点之后,举了史铁生和贝多芬的例子,叙述简洁,叙述之后对例子作了精当的分析,然后总结分析,使论点更加有说服力。如广东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开头两段,叙述时化用了李

12、清照的如梦令词意,由叙而引申的说理紧紧扣住叙述内容,巧妙引出主题。这样的叙,既起到论据作用,又彰显考生的文化功底和阅读积淀,一举两得。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 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广东考生海棠依旧?绿肥红瘦?二、援事立理,事中见理用事实证明道理,这是考生广泛运用一种说理技法,这种技法运用的关键在于事例的选择。优秀的考生往往能够常中出新

13、、出巧,给读者以多方面的艺术震慑。如2007年山东省考生的满分作文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忘不了杜甫脸色憔悴、形容枯槁地吟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深陷的双眼里流出的是对人们的同情,对河山沦丧的哀痛。忘不了刑场中,谭嗣同激扬的狂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愧为侠之大者。忘不了毛泽东站在山顶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中国有了新生。这些被封存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无穷的瑰宝,无论何时何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杜甫、谭嗣同和毛泽东的例子不可谓不熟悉,但本文作者用它来证明“民族记忆是永不退色”的观点却给人新鲜的感觉,这是议论的平中见奇,奇中显新,

14、同样使道理深刻。下面举浙江考生“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中最典型的一段。本段文字所举三个人物众所周知,这是“常”,但其所准确引述的文句则许多人是陌生的,这是“新”;所举三件事情也是熟悉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常”,但是角度换为“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让人一惊,这是“巧”。读这样的文章,如走进知识的殿堂,如品尝佳美的煲汤,有“知”有“味”。 例文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

15、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浙江考生“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三、抒情壮理,形象透彻理若无情理则生硬,情若无理情则无羁。只有情理相辅,方能相成。如2007年江苏考生的满分作文怀想天空:当然,李白给后人留下的天空更多地体现在他豪迈的心胸与浪漫的情怀上,他对这大千世界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欣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于是,高尚大川,清风明月,再现他热情洋溢的篇章;飞湍激流,峭壁栈道,内化为他雄浑深沉的思想。因其心胸豪迈,他仰视宇宙,视接苍穹,故而他能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能看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因其情怀浪漫,他俯察生灵,脚踏厚土,故而他能“天子呼来不上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激荡山川的精神,吞吐宇宙的豪气,使他的个人天空既棱角分明,拒绝任何外物侵入,又真气激荡,崩开丘峦,摧裂石扉,溶化自然万物。无限大而有无限小的空间竟如此矛盾地集中在这位“另类”的诗人身上,使后人在他的精神天空里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情与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源于作者对李白的用心感悟,也基于对文学的衷心热爱,并最终落实到或是排比铺陈,或是对偶列举,或是长短句错杂运用的靓丽的语言上,从理性化的情感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