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96879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第二学期化学笔记整理.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下学期化学笔记整理第五章初识酸和碱5.1生活中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和碱 酸:H2SO4、HNO3、HCL(胃酸)、H2CO3、H2S(氢硫酸)、H3PO4、CH3COOH(HAc,乙酸、醋酸) :工业三大强酸 碱:Ca(OH)2、NaOH、KOH、NH3.H2O(易分解,易挥发)二、酸的组成和分类 组成: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分类l 物质类别:无机酸、有机酸l 是否具有氧元素:含氧酸(某酸)、无氧酸(某化氢/氢某酸)l 氧原子个数:一元酸(HCL)、二元酸(H2S)、三元酸(H3PO4) 可结合(如:HCL一元无氧无机酸)三、碱的组成和分类 组成:金属元素(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

2、物 分类l 可溶性1、 可溶:KOH、NaOH、Ba(OH)2、NH3.H2O2、 微溶:Ca(OH)23、 难溶:其余Fe(OH)3红褐色,Cu(OH)2 蓝色,Mg(OH)2 白色5.2酸碱的性质研究一、酸的性质研究 酸的溶液才有酸性 H2SiO3硅酸难溶 盐酸l 物理性质1、 为混合物:HCL气体+水2、 纯净的盐酸为无色液体 工业盐酸不纯净,黄色,含铁的化合物3、有很强挥发性 浓盐酸(36%-37%),有刺激性气味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白雾。挥发出的HCL气体与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浓HNO3类比) 一瓶浓盐酸敞口放置一会后,M质、M液、浓度均变小l 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

3、映2、 与金属反映(方程式) 单质铁在置换反映中一律生成亚铁,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化学性质越稳定 能与水反映,H前能与酸反映3、 与碱反映HCL+NaOH=NaCL+H2O放热 中和反映 定义:酸和碱反映生成盐和水并放热的反映 实质:碱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生成的水越多,放出热量越多。 3化学方程式 应用u 解决废水废气u 改良酸性土壤:Ca(OH)2u 治疗胃酸过多:Al(OH)3、Mg(OH)2、NaHCO3、轻质CaCO34、 与碱性氧化物反映 定义:能和酸反映生成盐和水的氧

4、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3化学方程式 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会有何反映发生?有何现象? 2化学方程式(铁、三氧化二铁分别与盐酸反映) CuO只有一个(金属铜活动性在氢后)5、 与某些盐反映 6化学方程式(涉及检查盐酸) 复分解反映w 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反映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的反映w 形式:AB+CD=AD+BC(酸碱中和反映必为复分解反映)w 条件:至少满足一条(1)有气体生成(2)有水生成(3)有沉淀生成 物质的溶解性w 酸:除H2SiO3微溶,其余均可溶HNO3、HCL易挥发,H2SO4、H3PO4难挥发,H2CO3易分解w 碱:K、Na、Ba、NH4均可溶,Ca微溶,其

5、余都不w 盐(1) Na、K、NH4、NO3盐均可溶(2) 盐酸盐中,AgCl难溶水、酸(3) 硫酸盐中,BaSO4难溶水、酸,CaSO4、AgSO4微溶(CaSO3难溶)(4) 碳酸盐中,Na、K、NH4、均可溶,MgCO3微溶,其余均难溶。 4化学方程式l 用途1、 制药、制氧化物2、 除铁锈:1化学方程式3、 制食品,帮助消化 硫酸(H2SO4)浓:H2SO4(浓)稀:H2SO4l 物理性质1、 纯净H2SO4是无色、粘稠状液体,难混发(纯H3PO4是无色晶体)2、 特性 吸水性(物理性质):用于干燥O2、H2、CO2(碱性气体除外,如:NH3)w 敞口放置:M质不变,M液增长,浓度减小

6、 脱水性(化学性质):使物质碳化w 浓盐酸、浓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前者变红,后者变黑 强氧化性(化学性质):与不活泼金属反映w 1化学方程式l 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映(PH7)遇难溶性碱不变色2、 与酸性氧化物反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CO、NO、H2O为不成盐氧化物 CO2+2NaOH=Na2CO3(碱性)+H2Ow 如何证明反映发生(1)证明新物质生成:往反映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用于证明放在空气中的固体NaOH潮解、变质)(2)反映前后的压强差:书P19、试管水上升、书P15 SO2+2NaOH=Na2SO3+H2O :工业上用碱性溶液吸取SO2 SO3+2NaOH=N

7、a2SO4+H2O SiO2+NaOH=Na2SiO3(硅酸钠,水玻璃)+H2O 存放NaOH试剂瓶不用玻璃塞,用橡皮塞3、 与酸反映 3化学方程式4、 与盐溶液反映(盐、碱必须都可溶) 3化学方程式 判断依据w 是否均溶解w 复分解反映是否发生l 用途1、 用于化工原料,制肥皂,纺织工业2、 用于干燥气体 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l 物理性质1、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2、 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3、 Ca(OH)2悬浊液:石灰乳,石灰浆l 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反映2、 与酸性氧化物反映 4化学方程式3、 与酸反映 4化学方程式4、 与盐溶液反映 3化学方程

8、式l 用途1、 用作建筑材料2、 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蓝色悬浊液) 化学方程式3、 调节酸性土壤4、 制漂白粉,制烧碱 2化学方程式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l 通入CO2,变浑浊的是Ca(OH)2,无明显现象的是NaOHl 滴加Na2CO3溶液,变浑浊的是Ca(OH)2, 无明显现象的是NaOH 碱的通性l 与酸碱指示剂反映l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2化学方程式)l 碱+酸=盐+水l 碱溶液+盐溶液=碱+盐l 可溶性碱相应的氧化物能与水反映生成相应的碱(Na2O,K2O,BaO,CaO) 2化学方程式l 难溶性碱受热分解成相相应(价态一致)的氧化物和水 3化学方程式 鉴别NaOH5

9、%H2SO410%H2SO4l 酚酞1、 滴加酚酞,变色者为NaOH2、 取等量滴有酚酞的NaOH3、 滴入2种酸,先褪色者为10%H2SO4 鉴别Ca(OH)2KNO3HCLl 石蕊l 酚酞l CO2(CaCO3沉淀分两份加入此外2中溶液,产气愤泡者为HCL)l Na2CO3六、常见的金属和盐6.1奇光异彩的金属一、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二、金属的分类和共性 分类l 密度:重金属(密度4.5g/cm3Cu、Zn)、轻金属(密度4.5g/cm3Mg、Na)l 颜色:黑色金属(Fe、Cr铬、Mn)、有色金属 共性l 导电性、导热性良好(Ag导电性最佳)l 具有延展性(Au延展性最佳)l 具有金属光泽

10、,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Cu红色,Au金色) 金属之最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反映(O2、CL2、S)l 5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酸反映l 1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盐溶液反映l 条件1、 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2、 反映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l 4化学方程式 探究Fe、Cu活动性l H2SO4FeCul CuSO4Fel FeSO4Cu 探究Fe、Cu、Ag活动性l Fe、Cu、Ag+酸Cu+AgNO3l CuSO4l FeSO4CuAgNO3l FeCu(NO3)2Ag 探究Zn、Fe活动性l ZnFeSO4l FeZnSO4 随堂练P128(12)分析Cu(NO3)2+Mg=Mg(NO3)2

11、+Cu2AgNO3+Mg=Mg(NO3)2+2Agl Mg过量1、 滤渣Mg、Ag、Cu2、 滤液Mg(NO3)2l Mg少量1、 滤渣Ag(也许有Cu)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2、 滤液Mg(NO3)2【也许有Cu(NO3)2、AgNO3】四、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l 可燃性:1化学方程式(点燃CO、CH4、H2均会有淡蓝色火焰,点燃前须先验纯)l 还原性:2化学方程式 制法l 工业法:电解水l 实验室1、 药材:锌粒+稀盐酸/稀硫酸2、 装置w H2O2制O2装置w 启普发生器 用途l 高能燃料l 冶炼金属五、金属的锈蚀与冶炼 锈蚀l 原理:游离态

12、转变为化合态l 因素:O2、H2Ol 防护:油漆、电镀、搪瓷l 1化学方程式 Cu生锈:Cu(OH)2CO3铜绿,碱式碳酸铜还原剂氧化剂 冶炼: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l 不活泼:加热分解法1、2化学方程式l 较活泼:还原剂法1、4化学方程式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关系例子:点解水,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6.2盐和化肥一、中和反映的产物盐 盐的定义: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盐的分类l 正盐1. 含氧酸盐:Na2SO4、NH4NO3、K2CO32. 无盐酸盐:NaCL、KCL、Na2Sl 酸式盐NaHCO3、Ca(HCO3)2、NH4HCO3l 碱式盐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l 复盐K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CuSO4.5H2O、Na2CO3.10H2O、FeSO4.7H2O二、盐的化学性质l 盐(溶液)+碱(可溶)=碱+盐(3化学方程式)l 盐+酸=酸+盐(4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