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65388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总课程刚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 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 课程名称:音乐 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时:36课时课程类型:必修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生设计者: 韩颖慧背景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对音乐的掌握程度,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的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从内容上看全册只要求学唱的歌曲、乐曲欣赏、乐器竖笛。重点更多地放在了音乐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上,所以欣赏和编创活动的分量超过了歌曲演唱。体现在几个重点内容

2、上。 1、学习五线谱知识和键盘知识。 2、能用乐谱来记录自己创编的东西。 3、继续开拓艺术视野,积累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点,形成风格鉴赏能力。 4、积累音乐作品主题和风格印象的记忆,熟悉音乐经典作品。 5、剖析西洋管弦乐队的音乐表现力,巩固对各种乐器的认识。6、调号、拍号的认识与理解。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分别是:第一课水乡;第二课国歌;第三课月夜;第四课快乐的课间;第五课妈妈的歌;第六课 少年的歌;第七课回声;第八课童心。第九课唱大戏。1.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2.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3、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音乐。目标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

4、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2.分目标: a.感受与鉴赏知道常见的中国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b.音乐表现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

5、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c.音乐创造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d.音乐与相关文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

6、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内容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第一课 水乡聆听:1.采茶舞曲2.渔光曲3.洪湖水,浪打浪表演:1.采菱2.柳树姑娘编创活动4第二课 国歌聆听: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歌唱祖国 表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编创活动第三课 月夜聆听:1.小夜曲 2.月亮月光光 3.梦幻曲表演

7、:愉快的梦编创活动4第四课 快乐的的课间聆听:1.乒乓变奏曲2.陀螺3.旋转木马表演:1.哦.十分钟2.大家来唱编创活动4第五课 妈妈的歌聆听:1.只要妈妈露笑脸 2.摇篮曲3. 摇篮曲表演:1.摇篮曲2.摇篮曲编创活动4第六课 少年的歌聆听:1.小机灵的歌 2.牧羊姑娘表演:1. 我是少年阿凡提2.小小少年编创活动4第七课 回声聆听:1.回声 2.羊肠小道表演:1.友谊的回声 2.山谷静悄悄编创活动4第八课 童心聆听:1.山童2.真善美的小世界表演:1.荡秋千2.小孩世界娘编创活动4第九课 唱大戏聆听:1.唱不完的河南戏2.学锄地表演:1.看大戏 2.学锄地编创活动4实施:(一)教学方式充分

8、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二)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三)实施对策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一)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

9、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标准设定

10、的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例如感受与鉴赏即包含有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表现的过程同时也是音乐感受和培养、展示创造力的过程。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促进音乐创造力的发展。同理,音乐与相关文化也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和教师要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学生音乐能力的客观差异,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给予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

11、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习。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

12、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评价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1、每节课的课堂评价活动:教师要多采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2、每单元的单元评价:应在单元学完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3、阶段性评价活动:要结合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以及平时的课内外活动的情况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