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汽化和液化.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495080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汽化和液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汽化和液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汽化和液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汽化和液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汽化和液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汽化和液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更多免费资源请登录荣德基官网()下载或加官方QQ获取课 题3.汽化和液化总课时数授课班级课型新授课执教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4、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5、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2、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

2、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教学难点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执教人建议1.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1)“水开了吗?”这是在每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问话。“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也许是学生很小就学来的判断水是否“开”了的依据。基本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并未认真观察过水沸腾的全过程,并未探入思考过与水沸腾相伴随的气泡、声音、水量、温度等相关特征的变化规律的教学背景,教师宜按照教科书的提示,利用透明容器构造水沸腾过程的真实情境,激励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引发并确认实验探究问题。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比分析显然是必要

3、的。而且,蒸发在物态变化中,尤其在水的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赋予它应有的地位。除了在表现特征上对两种汽化方式予以辨析外,还可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分子运动模型给出初步解释。影响蒸发快慢的诸种因素:液面面积,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周围空气流动快慢等,都应纳入教学视界。或回顾小学科学,或组织学生讨论(餐厅卫生间装的热风干手器就是一个好例子),甚至组织相应实验探究,应视学生知识和经验基础决定。本段教学设计应围绕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为了使洗过的衣服干得快些,可以采用哪些措施?”就是一个适当的导入话题。2.气体的液化与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一样,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具体

4、教学操作可以着手于以下两个方面。(1)水蒸气液化成水的现象,学生十分熟悉。冷玻璃窗上的水滴,眼镜片上的“雾汽”,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雾”,从冰箱中取出的冰镇汽水瓶外壁上的“泪珠”要注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他们关注水蒸汽液化的细节。例如,冷玻璃窗上的水滴和眼镜片上的雾气出现在哪一面上?水壶嘴喷出的“白雾”紧挨壶嘴吗?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液化和汽化规律大有帮助。来源:学&科&网教学内容及过程执教人建议3.汽化、液化过程中的吸放热伴随气体和液体过程的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是吸放热。本板块的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来源:Z,xx,k.Com(1)沸腾过程中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沸腾随

5、即停止。对此,学生已有实验经历。蒸发过程吸热的例子也很普遍。在温度计测温泡上裹上用水或酒精浸湿的棉球,温度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在手背上涂些酒精,感受如何?对此,学生更有足够的经验基础。气体液化放热的现象,学生虽有感悟,但体会欠真切。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教科书第103页图5-3-8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实验。教师应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观察讨论。左右试管初始状态相同,左管加热沸腾、水量减少(温度维持在沸点);右管通入从左管中导入的水蒸气,温度升高,水量增加。典型地展示了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一物理现象。倘若使两管中的水循环流动,它就是蒸气传热的模拟装置。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发展

6、空间”栏中有关电冰箱的阅读材料,提醒学生注意循环工作物质(R134a等)物态变化过程典型地伴随着工作物质能量的变化:在冷冻室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在冷凝器液化放热(使冰箱外的空气变热)。这里的压缩机相当于教科书图5-3-8中的酒精灯,没有它,不可能完成R134a的循环流动;这里的R134a相当于图5-3-8中的水,不同的是,图5-3-8中的水未能循环流动,而R134a比水更容易汽化、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2)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含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事实上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不仅仅限于水的三态变化。4、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一、 从液体到气体。1、 两种形式:蒸发 沸腾。2、 两者的相同点于不同点。二、液体沸腾与气压的关系。三、沸点。 课后反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