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950521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扮演好三重角色班主任要有“农业心态”“工业作风”和“商业头脑”。“农业心态”是指我们要向农民学习,收成不好,从不抱怨庄稼;不抛弃,不放弃,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工业作风”是指我们要向工人学习,合理设计流程,精细加工,讲究质量。“商业头脑”是指我们要向市场学习,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讲求教学效益。 节选自人民教育2012.21教师队伍建设从寻回幸福开始(2012-11-21 15:52:56)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推荐阅读 黑龙江富锦市一中 徐宝娟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长期面对的系统工程,要想在队伍建设中有实效,避免教师“被动应对,被动提升”的尴尬,关

2、键是要启动教师自身的动力系统,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过程中来。我始终认为:“教师善教之本在于乐教,而乐教之根在于幸福。” 学校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在工作中体验幸福,在创造中感悟幸福,在成就中提升幸福。学校应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收获幸福的场所。优质教育应是建立在师生共同的既善又好的生活之上。只有教师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拥有幸福,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非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非单纯的付出,教师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谁来寻回教师的幸福?靠政府,靠社会,靠自己。从学校来讲,寻回教师的幸福,首先要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要把工夫下在软环境上,使“幸福”这

3、个意识形态的东西有了行动能力,学校自然就会硬起来。我们要坚持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有机结合,心理需求与物质需要统筹兼顾,减“负”与增“值”和谐统一。 一、为幸福奠基,帮助教师形成健康乐观的职业心态。 幸福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教师的幸福感往往与情感的欢悦、精神的快慰紧密关联。对教师来说,源头活水的充盈是快乐的,得心应手的教学是快乐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快乐的,莘莘学子的成功是快乐的。一切的快乐都缘自职业的馈赠。然而,真正走近教师,却很难见到光风霁月、诗意盎然的气象,教师中的多数人,往往陷于平淡琐碎的俗务层面,更多听到的就是教师的抱怨,如“学生怎么教都不会,教学怎么努力也不见成效”,还有教师群体中的竞争

4、压力、新课程与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等。这一切,无不让教师体验着一种压抑与沉重。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向教师传递这样的思想:教师要有“农业心态,工业作风,商业头脑”,要能接受现实,心存感激,悦纳自我。 “农业心态”是指我们要向农民学习,收成不好,从不抱怨庄稼;不抛弃,不放弃,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工业作风”是指我们要向工人学习,合理设计流程,精细加工,讲求质量。“商业头脑”是指我们要向市场学习,按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讲求教学效益。 其实,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每个人对幸福情绪的体验只能是相对的。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真正

5、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职业上的幸福感。我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则尽力推行人性化管理,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通过多种途径为教师培植情感土壤,尽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受。 二、为幸福拓源,提升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和成就感。 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因此,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我们的做法:学校通过听评课、业务测试,将教师分为不同发展层次,依此设计有层次性的培训内容,并设法为教师成长提供机遇和平台。比如每年举行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竞赛,抓好三

6、课:推门课主要针对教学效果不好和新上岗教师重点听,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化;研究课结合课题研究或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课;观摩课对形成教学风格或在专题研究上取得成果的教师,推广其研究经验,共享成果。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开设“青年教师研究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培养,让他们学有示范,赶有目标,研有套路。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引领教师在实践中进行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校园。我校承担了国家级、省级4项重点课题,教师自愿参加,组成研究小组,自主探索与研究蔚然成风。 学校还出台了教师教学规范,制订了“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评选与奖励办法”等方案,派教师到外地名校参观学习;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则给他们更

7、多的自由空间,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享受学校一些特殊待遇。这一切为教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教师在自我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三、唤醒教师幸福之魂,明确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德润人心,文化天下。学校进行师德建设,首要的是要唤醒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感。教师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教师的“幸福”,也是教育的资源,是有待于深入开掘的校本教材。师德建设要回归到普通人的层面,充满理性的光芒和人性的芬芳。 我们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从人性化的角度制订了富锦一中师德实施方案,提出了教师师德修养新要求:倡导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8、但更强调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开放大气的世界眼光、现代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我们规定合格教师的师德要有三条底线:一是履行职责、收获成长。这是对待事业的基本道德,要求教师遵纪守法,按要求完成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收获自己的成长。二是合作宽容,融入集体。这是对待教师集体和自己的道德规范。用正确的心态处理人事关系,相互合作,默契愉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爱生敬业,蹲下来倾听花开的声音。这是对待学生的道德规范,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学生和家长并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用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随时注意强化底线要求,鼓励教师个性

9、化发展,享受教育又享受生活,我们并不要求所有教师都成为师德模范,只把它作为一种提倡。这是对教师人性化的要求,教师没有了过重的道德负担,更能挥洒全部的激情,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体会到职业带来的内在幸福。 四、滋养教师幸福之根,彰显学校文化,浸润教师心灵。 教师幸福这个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可以拿来和给予的,是可以赋予行动的意义的。我们把满足教师的需要作为管理工作的“当前窗口”,把幸福指数的“短板”作为管理工作的“光标”,在学校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与创新,以期实现对人的终极目标的关注。 我们创新、优化“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从强化内部管理人手,提出“严”、“和”兼融的管理理念,全面实施目标管

10、理,用岗位目标的实现形成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固有的“刚性”形成制约机制;通过畅通民主渠道,发挥党支部和教代会等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让全校教师共谋学校发展,从而优化校园人际心理环境,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学校还开展“教师关爱工程”:工会把每个教职工的生日记录在案,教师过生日时,会收到由校长亲自书写的贺卡、由工会送出的生日蛋糕,让教师感受家的温暖。每年组织教师旅游、体检,让教师的身心得到修复。根据夫妻同在学校工作或其家属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情况,专门成立教师家庭后勤保障组,关心教师家庭琐事,如帮助修上下水管,帮助办理婚事、丧事等。 在制度的保障下,学校工作井然有序、赏罚分

11、明;教职工则最大限度地享受着制度带来的公平和公正,置身于宽松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艰苦工作后物质和精神上的最大满足。 寻回教师的幸福,还在于管理渐入佳境后,整个学校彰显出的个性文化。“她”清晰地站立在全校师生甚至家长的心中,或清新婉丽,或浓厚持重,无需口号宣扬,漫步其间,一移步,一转身,那种气质便扑面而来。这便是学校内化于心又外蕴于神的独特文化。正是这种独特文化,熏陶、滋养着师生的心灵与品德,形成对学校而言的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发展与团体的发展并联接通,形成共同愿景,激发师生内驱力,凝聚心智和力量,最终实现共同愿景的达成。正是这独特文化的传播与浸润功能,净化了一方水土,滋养了幸福之

12、根。 总之,我们通过“温暖工程”的开展,让教师职业有所享;通过“师德信仰”的塑造,让教师追求有所归;通过“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教师学习有所乐;通过评价机制的引领,让教师发展有所向;通过“幸福课堂”的打造,让教师教学有所获;通过“人文管理”的实施,让教师参与有所得;通过文化校园的创建,让教师心灵有所依。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们对教师群体心灵的呵护,能够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学校行为、领导行为、管理行为。希望通过“帕累托改进”方式,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教师得到更多的眷顾,使每一个普通教师有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 我们希望通过对教师主体幸福意识的唤醒和提升,实现罗森塔

13、尔效应,把幸福的感念、健全的人格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现在乃至未来,影响家庭和社会,从而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农民种地与教书育人出生于农村的我从小看着父辈在田地辛勤耕作,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修剪,何时收割,一件件得心应手,虽然不知原理,但深知这样耕种才有最好的收成。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无意中发现,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些方法与农民种地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巧施“刀”功,健全学生的人格 每到深秋,村里的一些树木会被村民砍一遍,砍掉树上的一些枝杈。记得我曾问父亲,这样不就把树砍死了吗?父亲却说,如果不砍,来年树就不长了,以后树就不能成材。果然,被砍的树不但没死,反而越长越茂盛。 村里每户的

14、自留地上都要种一点韭菜,初长的韭菜往往不是很好,母亲叫我用镰刀割掉,再浇上肥料,说下一批韭菜就可以吃了,果然被割的韭菜越长越整齐,越割越鲜嫩,割了又长,长了又割,成了餐桌上一道佳肴。 由此,我想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巧施“刀”功,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该“砍”的就“砍”。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的夸奖声中长大。在学校,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许多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敢批评,更不敢惩罚,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念,在课堂上常常用“你真棒”等话语夸奖学生。诚然,适度的夸奖和鼓励能让学生获得自信、快乐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然而,每个人身上有

15、优点也有缺点,过度的夸奖会让学生迷失方向,难以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长大后经受不了挫折,处理事情只从自己出发,没有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如果一味地去纵容孩子,就无疑等于给孩子喝慢性毒药。” “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发展”。我们的学生大多想少做些作业,多看一会儿电视,多睡一点懒觉。在“减负”的号召声中,少数学生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拓展视野,发展个性,陶冶情操,但也有不少学生三五成群进网吧,玩游戏,打架斗殴,或者迷恋那永远也看不完的电视连续剧,从而影响了上课的效率,作业马虎,文化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对于这种种现象,若不适当惩罚,学生会主动改变吗?“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戒,与有效的赏识教育一样,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玉不琢不成器,树木不砍不成材,适当的惩戒,可“砍”掉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引导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防微杜渐,引领学生正确方向 秋天,农民收割好水稻以后,又在地里撒上麦子。麦子与水稻不同,不是生长在水田里,因而,一些喜欢走近路的村民常常横穿麦地,久而久之,走的人多了,渐渐成了一条路,麦子就被踩死。这时候,村民往往拿锄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