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因素增多.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94954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确定因素增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确定因素增多.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确定因素增多,连玉米反弹或将终结 2009年4月玉米月报一、 行情回顾1、CBOT玉米行情回顾2009年3月CBOT玉米走势较为强劲,目前5月份到期合约期价已经上涨至400美分附近,涨幅为10%左右。此轮玉米期价上涨主要是美国股市反弹、原油价格攀升及美联储举措打压美元所带来的支撑。另外美国政府方面可能很快实施12%或13%的乙醇汽油掺混率,在目前油价大幅反弹背景下,对玉米乙醇需求有所提振,这也进一步推动CBOT玉米上涨。随着美国农作物播种季节的日益临近,玉米与大豆种植面积竞争战的升温,市场普遍认为玉米种植面积将下降,且美国中西部将出现的降雨,将影响着春季田间作业和早期玉米的播种,然而近两日C

2、BOT玉米并未走出继续上涨的行情,因此笔者认为种植面积减少的幅度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多,并且3月玉米的涨幅,已经基本消化了前期利好。在整体商品回调压力增加的大环境下,需求将主导商品市场,CBOT玉米或难以独善其身。美玉米主力合约日K线走势图:2、DEC玉米行情回顾2009年3月连玉米震荡上行,成功突破1700关口,最高探至1725元/吨。上涨主要动力来自于现货市场粮源紧张,全国玉米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前期国储4000万吨的收购数量对玉米现货价格起到极大提振,随着国家收储任务的全面展开,产区玉米价格一路上行,销区玉米也水涨船高,政策效应使期现玉米价格都出现了较为可观的上涨。另外,近期整体商品因流动性

3、炒作而走高,也给连玉米上涨也营运了宽松的环境。但我们已经注意到,近两日随着流动性炒作结束,商品也回归以需求为主导。国内玉米前期的政策效应目前基本消化,市场后期关注焦点是国家玉米顺价拍卖情况。连玉米主合约日K线走势图:二、 基本面分析1、中美玉米供需平衡表分析(1)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3月份USDA报告对美国国内玉米轻微利多,供需情况出现一定好转,主要表现在乙醇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全球玉米库存增加,对美国玉米出口打压,因此当日CBOT玉米表现为下跌。本月USDA将2008/09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为121.01亿蒲,与2月份估算相同。供给方面:播种面积、收获面积、单产、期初库存、产量及进口量并没有发

4、生变化,总供应量还是保持在137.4亿蒲。需求方面:工业食用及种子上调了1亿蒲至50亿蒲,乙醇用量上调1亿蒲至37亿蒲,国内需求上调1亿蒲至103亿蒲,出口量减少0.5亿蒲至17亿蒲,总需求量上调0.5亿蒲至120亿蒲。导致期末库存减少0.5亿蒲至17.4亿蒲。08/09年度农场平均价格为4.23-4.30美元/蒲式耳,高于上个月3.65-4.15美元/蒲式耳。总体上,美国玉米供需仍是相当宽松,不利于价格上涨。USDA3月报告:美国玉米供需平衡表美国玉米2006/07年度2007/08年度2008/09年度(3月)2008/09年度(2月) 播种面积 78.3 93.5 86.0 86.0 收

5、获面积 70.6 86.5 78.6 78.6 单产 149.1 150.7 153.9 153.9 期初库存 1,967 1,304 1,624 1,624 产量 10,531 13,038 12,101 12,101 进口量 12 20 15 15 总供应量 12,510 14,362 13,740 13,740 饲料 5,591 5,938 5,300 5,300 工业食用及种子 3,490 4,363 5,000 4,900 其中:乙醇用 2,119 3,026 3,700 3,600 国内消费量 9,081 10,302 10,300 10,200 出口量 2,125 2,436 1

6、,700 1,750 总需求量 11,207 12,737 12,000 11,950 单位:百万英亩;蒲式耳英亩;百万蒲式耳;美元蒲式耳(2)中国玉米产量预测及供需平衡表中国玉米供过于求的格局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2009年3月13日发布3月份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对2009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出最新预测。相对于去年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0万公顷,比去年增长0.07%。产量比去年减少了1.50%。这一最新数据对玉米市场相对利多,但目前公布的数据准确性有待验正,因后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中国玉米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3月预测比上年增长玉米面积28,46

7、329,47828,80029,0000.07玉米产量151,603152,300165,500163,000-1.50单位: 千公顷,千吨本月USDA将2008/09年度中国玉米期初库存为3939万吨,玉米产量16550万吨,进口10万吨,国内总消费量下调600万吨至15200万吨,其中饲料消费11100万吨,出口量50万吨,期末库存上调600万吨至5249万吨。显然,库存增加对价格有抑制作用,但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惠农政策,大量的国家收储使玉米库存增加对玉米价格不会产生太大作用影响,国家政策对玉米市场影响很大。 USDA3月报告: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年度期初库存产量进口量饲料消费国

8、内总消费出口量期末库存08/09年度3月39.39165.50.11101520.552.492月39.39165.50.11111580.546.4907/08年度36.6152.30.041051490.5539.3906/07年度35.26151.60.021041455.2736.602、 国内需求尚未全面回暖近期虽然国内玉米饲料消费有恢复预期,但是整体需求疲弱不改。进入3月份,国内大部地区气温正逐渐回升,国内养殖业进入传统的补栏集中期,因此饲料需求极度低迷后有恢复预期,预计4月底饲料需求将有所恢复。另外,国内现货玉米价格上涨,同时也引发玉米淀粉价格出现连续上涨,而北方多数深加工企业由

9、于库存水平普遍较去年同期下降约一半,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也不得不提价收购以应付日常生产所需。但是目前的生猪市场表现较差,最低生猪收购价格已经跌破每500克5元,受此影响养殖户补栏状况并不理想。终端养殖市场对于玉米饲料的需求力大幅下降。在市场没有进入一个稳定的空间下,很多玉米采购企业开始少量采购,维持基本需求,转向市场观望。另一方面随着后期天气的转暖,将渐渐不利于玉米的保管,加上备春耕的需要,一些农民将陆续进行销售,届时玉米的上市量将增加。加之近期豆粕与玉米的比价为1.8:1,比价的降低,玉米在饲料中比率的优势不复存在,种种情况对玉米价格上行都有牵制。3、现货价格出现局部回落,未来上涨空间有限上述的

10、国内需求状况在现货价格清晰的反应出来,目前南北港口倒挂行情未有缓解,因需求不振,南方销区在此轮价格上涨过程中一直被动跟涨。虽然前期在国储利好的支持下,玉米价格一路上行,港口地区国储收购任务还未完全完成,以及销区与港口区域价格已明显上涨,现货价格仍然维持着坚挺的态势。但是受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农民售粮进度的影响,近期北方产区局部价格出现回落行情。而且此前政策效应正逐步被消化殆尽,现货玉米上涨已经接近尾声。总体上国内现货价格仍然坚挺,局部地区有所回落。根据最新现货价格数据显示,目前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650元/吨,而蛇口港中等新玉米船板价1,71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

11、480元/吨,吉林地区深加工厂新玉米收购价格,长春大成1,50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新玉米饲料厂进厂价1,500元/吨。四川成都地区东北产中等新玉米到站价1,740元/吨左右。4、国家政策支撑玉米价格上涨国家政策一直以来是国内玉米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家收储计划依然在东北产区大规模的展开,在国家大量收购之下,商品玉米供应大幅减少,现货价格也随着企业库存的消耗而持续上扬。然而国家目前仍有约1000万吨收购指标没有完成,中储粮高层表现,中国今年很可能难以完成收购任务。目前产区农户手中余粮数量有限,农户惜售心理较为普遍,导致现货粮源紧张,而国家已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东北贸易粮源,其对玉米后市价

12、格具有绝对的定价权。此外,我国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近期也曾表示,今年国家将继续执行临时存储收购政策,并对临时储备粮食实行顺价销售;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将适度调整托市粮竞价销售底价,在09年新粮上市前,将销售底价调整到与新粮托市价持平,这些因素都将继续支撑玉米价格的上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0日国家粮食局等发布通知称,2009年第一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跨省移库计划300万吨,其中玉米163万吨,全部为东北地区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粮。另外,日前南方部分地区开始轮出玉米库存,其中江苏轮出20万吨玉米,但没消息证实这批玉米是否抛售。但是从国家最近的一系列举动,我们必须注意国库大规模轮出。一旦国家轮出玉米,

13、可能就意味着玉米现货价格涨势的结束。但目前产区还没有春播,国家大量抛售国库玉米的还不合适宜。但是5月份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家极有可能在现货市场上抛售玉米。目前市场普遍关注国家顺价销售时间与拍卖底价。5、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2009年玉米种植成本较去年不会有太大变化,种植成本高企仍会对玉米价格形成有效支撑。我们知道2008年中国农资产品价格暴涨,使得玉米种植成本高企,后期则受全球经济危机,玉米价格暴跌,农户两端受压。2008年黑龙江玉米种植因人工及化肥的价格的上涨而成本提高。自有地玉米种植成本是654元/吨,而占大部分的租种地玉米种植成本是1028元/吨。按最乐观的黑龙江省官方数据,20

14、08年该省玉米亩收益123元,在4种谷物中排名垫底,相信对于卖粮较早的农户而言,亏损不可避免。不幸的是,今年中国农户可能仍然面临着种植成本高企的窘境,3月中旬中国农资产品价格指数为137.54,较去年同期的125.3上涨9%,而且预计随着春耕展开,农资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扬。这对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预期将推波助澜,而玉米成本居高不下,也将限制玉米价格下跌。6、宏观经济形势尚未明朗,玉米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近两个月国内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看,如CPI、PPI、M2、进出口数据、工业增加值以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经济形势可谓忧喜参半,这也说明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尚未明朗。本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主要是因为中国及美国政府举措,使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