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94651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20世纪西方音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20世纪西方音乐剧及其发展 吴珊珊 摘 要音乐剧是20世纪一项重要的通俗艺术形式,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文化产业。它虽然是一种大众文化,却复杂多变。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关键词:音乐剧;西方;艺术 ;发展;20世纪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也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

2、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 西方音乐剧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带来音乐剧这一体裁概念的显著变化。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这样的观点,认为音乐剧己处在危机状态,没有发展前途。一些西方现代学者建议放弃歌剧的词义而用更广泛的“音乐戏剧”、“音乐表演剧”等概念来代替。说到音乐剧的发展,就不得不说在音乐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歌剧了。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首先出现在1

3、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也需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过去的我并不懂得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别,通过本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熏陶。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剧可以算是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为歌剧赋予了更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过去歌剧的一些相对专业的美声唱法、宣叙调、咏叹调等唱法,并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而且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没有音乐伴奏的独白,这也是让高雅艺术更容易的收到普罗大众的追捧和喜好,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妥协,但这种妥协个人认为是有效的,在很多国家地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音乐剧都一直收到不同程度的

4、追捧,在现代亦有很多音乐剧的衍生电影上映播放,从巨额的票房可以折射出音乐剧的流行。回顾历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爵士音乐在美国南部一带开始流行,这股潮流很快就影响到了音乐剧,两者一拍即合,亦从此美国的音乐剧舞台与爵士音乐永远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数十年,两者的融合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如著名的西区故事等。而在现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摇滚乐、轻音乐、社会变迁的丰富创作题材等相继登上音乐剧的舞台,并且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随之而来的一部又一部闻名于世、风靡全球的著名作品,如猫

5、、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 现在,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音乐剧一于过往一样,不断吸收新的元素,令自身一直焕发新活力,保持新鲜感。在现代电影技术的帮助下,音乐剧不再仅仅在舞台上表演,还搬上了大荧幕,跟随光盘、网路、无线信号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所津津乐道。而在课上,我亦有幸观赏了歌剧魅影在2004年的电影版本,其中动人的音乐、美妙的场景、感人的情节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下面我将对此剧发表个人的感悟,简单赏析。音乐剧电影歌剧魅影赏析 关键词: 情节曲折 爱情故事 成功 歌剧魅影是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汇

6、音乐剧。又译: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作品讲述的是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一段爱情故事,因情节曲折、充满离奇而恐怖的色彩,因此吸引了大批读者,并相继衍生出一些根据原作改编的电影和戏剧作品。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于2004年同名电影上映,卷起一阵观影热潮。这部令全球无数观众动容的经典音乐剧被导演乔尔舒马赫搬上了荧幕,极尽奢华的高成本制作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享受。杰罗德巴特勒(男主角扮演者),埃米罗苏姆(克里斯汀扮演者)

7、和帕特里克威尔逊(拉奥尔扮演者)共同演绎了这段惊心动魄的三角爱情故事。黑夜之歌响起,一切令人目眩神迷,却又光怪陆离。自这部音乐剧1986年在伦敦首演16年来,一共在20个国家110个城市演出了超过65000场,观众达到58000000人,获得包括劳伦斯-奥莉维亚、托尼奖等50多项音乐剧大奖,可见这部音乐剧的魅力之大。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于1948年3月22日出生在伦敦的肯辛顿特的一个音乐世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1992年被册封为爵士;1997年,再被封为终身贵族,封号是“劳埃德-韦伯男爵”(Baron Lloyd-Webber)。 他的父亲是音乐学家、管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威廉劳埃德韦伯,母亲是钢琴

8、教师简约翰斯通劳埃德韦伯,弟弟是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他在威斯敏斯特学校获得了英女皇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摩德林学院攻读历史专业,尽管韦伯没有读完课程就决定将他的兴趣转向了音乐剧剧场。 故事讲述了一名音乐天才由于脸部畸形而从小受虐待,在马戏团长大,被当作玩物。他逃离戏团后开始在巴黎歌剧院地下定居。女高音卡洛塔彩排时,幕布突然落下,卡洛塔愤怒的从幕布后走出来,指剧院无视自己的安全,扬长而去。原本演侍女的舞蹈员克莉丝汀被推选出来代替卡洛塔。她的唱能力得益于一个神秘的老师,不断用自己的声音引导她,就像父亲临终前所说的“音乐天使”那样,令人惊讶的是,完全不被新经理看好的克莉丝汀技惊四座,克莉丝汀的

9、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其周围又突然出现了一位青梅竹马的贵族子弟罗尔,由于忌妒,魅影开始逐渐陷入更深的疯狂。但最后女主角用自己的爱情感化了魅影,和罗尔一起,而魅影则彻底消失。 仅仅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已经深深的打动了我,久久地随着音乐的响起,突然我有一种洒脱的美感,为了魅影有风度的退出,也为了他致死不渝的爱,我不能指责克里斯汀不选择魅影,只重视外貌不会品读爱的愚笨,也不能从爱她的英俊少年上挑出任何的不对。只是我有些许的遗憾。在生活中又有多少像魅影这样的痴情人在为自己的爱人忘我的付出。我想魅影虽然没能等到同等的爱,但是在百年来经久不衰的歌剧魅影中,他却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他虽是幽灵但在观众的心中却早已成为

10、人间唤醒唯美真爱的天使。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出色的音乐是一部音乐剧成功的关键之一。剧中采用了大量古典音乐的背景,(例如歌剧院在排练歌剧汉尼拨耳背公爵唐璜的胜利中出现的古典歌剧中用传统的美声唱法演唱的咏叹调),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使两者完美结合,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歌剧魅影不愧是音乐剧史上的佳作,我深深地被它折服了,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是令人心动的旋律,亦或是对魅影的遗憾和他才华的惊叹,无一不是音乐剧能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原因。歌剧的境界已经被扩展。今日艺术世界的一个意义重大的特色是各门艺术的分界线模糊不清;歌剧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宜于作试验的场地,它的本质是一种混合艺术,各种力量在台本作者、作曲者、舞台设计者、导演和听众之间不断地变动以求平衡。今日的作品中的某些破坏性因素似乎在向歌剧的最珍贵的传统(从歌唱艺术到作为建筑物的歌剧院的合理性)挑战,但这实际上不是衰退的象征,而是令人放心地证明歌剧今天并不是奄奄一息,而仍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参考文献: 西方音乐剧史 西方音乐剧探源 慕羽 部分资料来源: 来自维基百科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歌剧魅影”、“音乐剧”词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